1 / 27
文档名称:

【文学历史类】万圣悲魂.pdf

格式:pdf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文学历史类】万圣悲魂.pdf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8/1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文学历史类】万圣悲魂.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万圣悲魂
刘予建

对美静、宁和的小镇衣阿华市来说,一九九一年万圣节
( )不啻一个“凶日”,一个名符其实的“鬼节”。
似乎老天恶作剧,这一天风云突变,天气骤寒,第一场暴风雪异乎往
年早早地降临了⋯⋯
这是一个周末下午。在衣阿华大学《衣阿华人日报》编辑部办公室内,
仅剩下学生记者凯勒一人在电话上采访该校万圣节庆祝活动的新闻。这时,
另一张桌子上的电话响了。他没去理它,继续采访。不料,其它七、八部电
话机紧接着也不约而同地纷纷响了起来。他觉得奇怪,不耐烦地走过去,抓
起其中一只。只见他刚听了几句话,脸色陡然大变,“叭”地摔下话筒,顺
手操起小收录机和笔记本,飞也似地跑出办公室,朝物理系大楼奔去⋯⋯
而在宿舍里,女学生哈里斯四十分钟前刚从物理系大楼做完实验回来。
她太累了,正躺在床上休息。突然,一个朋友从加利福尼亚州打来电话,紧
张地问:“你没事吧?”
她莫名其妙:“我很好啊,怎么回事?”
“刚才电台广播说,你们学校校园里发生了持枪滥射事件,我耽心你会
不会⋯⋯”
“什么?有人持枪滥射?我刚刚从学校回来,什么事也没发生呀!莫非
你搞错了,把内华达州听成衣阿华州了吧?哈哈,现在这种事也太多了!”
她挂上电话,继续睡觉。
但不久,那电话不甘心似地再次打过来:“这次我听得清清楚楚,是衣
阿华大学。没错!”
当天傍晚,更多的人从电视新闻节目中获悉了这一惊人消息。人们一
下子从全美各地打来成千上万个电话,焦急、关切地询问他们在衣阿华大学
的亲友的命运,以致所有通往衣市的长途电话竟整个晚上一直占线!
与此同时,校方举行记者招待会。
次晨,周末通常休息的该校《衣阿华人日报》破例印出四页“号外”:
一名枪手因未能获奖心怀不满,射杀三人、重创两人后饮弹自尽⋯⋯
在美国,人们对于持枪滥杀的案件并不陌生。就在两个星期前,德克
萨斯州刚发生过一名狂汉开枪滥杀餐厅廿余人的惨案。而所不同的是,这次
事件的主角是一名东方人,一名刚获得博士学位不久的中国留学生!另外,
枪手表现冷静,显然并非滥杀。
于是乎,衣阿华大学华裔作家聂华苓在电视上曝光并接受全美最大华
文报纸采访,指出凶手因妒生恨,其犯罪意识源自中国大陆的“文革”遗毒,
并倡议重建所谓“文化中国”⋯⋯
这的确是一局发人深思的悲剧。不过,人们记得,一年前,衣阿华大
学就因一场旷时长达五年的性骚扰讼诉而在全美引起过轰动。在那场官司
中,该校华裔女医学博士周艳珍控告校方长期偏袒一名污蔑中伤她的男教授
而终获胜诉,校方不得不向她道歉了事。不料此事刚过去不久,一场重大血
案又接踵而来!
衣阿华大学,这所一向以学术开放而自豪的优良学府,到底受了什么
诅咒?

一九八五年秋天,位于衣阿华河畔的衣大校园出现了一名眉目清秀、
文质彬彬、中等身材的中国学生。这位阅历简单的青年,可算是国内一代学
子中的佼佼者和幸运儿:他叫卢刚,北京市人,出生于工人家庭,十八岁考
入蜚声海外的北京大学物理系,八四年通过李政道主持的中美物理学交流计
划(CUSPEA)考试,毕业后旋即以交换学生身份公费赴美攻读博士学
位,时年二十二岁。春风得意马蹄疾。从北大到衣大,漫漫的大洋之隔,不
过是小小的一步之跨。
聪颖、优秀的中国学生,一向是美国大学物理系的宠儿。卢刚来到衣
大物理与天文学系的头一年半里,仍然十分顺利。他研究的理论太空物理领
域,是该物理系实力最强的部分,在全美具有相当影响。他来后不久,即从
师于颇负胜名的理论天体物理学家戈尔咨教授。
戈尔咨教授是个个子不高,满头银发的德裔科学家。他七十年代初从
南非过来,先后发表过一百五十多篇有关天体物理学研究的学术论文,并主
持世界一流水平的专业杂志《地球物理学研究》(JGR)。最近一年里,仅
他个人从美国太空总署获得的研究经费就高达五十多万美元。他血管里流着
的日尔曼民族血液,加上他在学术上的显赫地位,使他同时兼有学者、绅士、
主子的特征。他或许能在走廊里主动为中国女孩拉门让路,却从来悭吝在脸
上多挂些笑容;他每句话都是那么认真严肃,似乎永远难以找出半点幽默与
玩笑。但他欣赏自己的第一个中国弟子。他甚至给卢刚机会去欧洲进修、开
会、游玩;而卢刚工作也很卖力,没有竞争对手,没有后顾之忧,门门功课
得A。系里对他十分器重,甚至在录取新的中国学生时,也常常参考他的意
见。那段时间确实是他最得心应手的时期。他意气风发,言无顾忌,行无规
避,人事小节,皆不在话下。
可是,戈尔咨教授对卢刚的欣赏却有如雪中观景,春天一到,顷刻冰
消瓦解。

转眼间到了一九八七年春天。戈尔咨的麾下又多了一位中国人。他刚
从德克萨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