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8
文档名称:

狂犬病讲课稿2009.ppt

格式:ppt   大小:8,731KB   页数:10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狂犬病讲课稿2009.ppt

上传人:wz_198613 2017/12/30 文件大小:8.5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狂犬病讲课稿2009.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狂犬病的诊断与治疗
(南京市)
1
世界狂犬病日(9月8日)
2007年,在国际狂犬病控制联盟的倡议下,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及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共同发起了“世界狂犬病日”,各国纷纷开展相应宣传活动,“共同努力,使狂犬病成为历史”。
2
概述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发的急性、进行性、几乎不可逆转的脑脊髓炎,是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因其有恐水特征,故又名恐水症,它是目前病死率最高的疾病。
1881年法国巴斯德认为本病的病原体是极小的生物,1903年Negri在狂犬病人尸脑部发现了包涵体,并命名为Negri小体,直至现在仍然是诊断狂犬病的标准之一。
Negri小体
3
病原学
4
病原学
狂犬病毒于1962年首次在电镜下被发现,一年后,对其形态结构进行了描述。随后在鸡胚组织、神经组织中增殖成功。
狂犬病毒属弹状病毒科拉沙病毒属,大小约75×180nm,病毒中心为单股负链RNA,狂犬病毒是拉沙病毒属的典型种。从感染动物或病人中发现的狂犬病毒称野毒株或街毒,街毒经过系列传代称固定毒。
包膜(为薄膜)
基质蛋白
糖蛋白
核糖核蛋白
垂直切面
5
根据对不同毒株的血清学反应和单克隆抗体分析,将狂犬病毒分为5个血清型:
1血清Ⅰ型:为典型的狂犬病毒标准攻击毒株;
2血清Ⅱ型:拉哥斯蝙蝠病毒,从非洲分离到,包括6个亚型;
3血清Ⅲ型:马可拉原型株,在非洲分离出,包括5个亚型;
4血清Ⅳ型:杜文海格原型株,首先从南非分离到,以后从南非和中欧的蝙蝠中分离到,含有8个亚型;
5血清Ⅴ型:欧洲蝙蝠狂犬病毒。
6
病原学
病毒耐低温,一70℃或冻干置0—4℃中能存活数年,在中性甘油中室温下可保存病毒数周。易为紫外线、季胺化合物、碘酒、高锰酸钾、酒精、甲醛等灭活,加热100℃2分钟可灭活。
病毒传代细胞常用地鼠肾细胞(BHK—21)、人二倍体细胞(W1—38)
狂犬病毒
7
流行病学
8
(一)传染源
病犬仍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它传染源还有猫、狼、狐、獾、熊、臭鼬、蝙蝠等动物。近年来对世界上54个国家和地区狂犬病报告的综合分析表明,因犬所致的狂犬病占57%,野生动物所致占33%,因蝙蝠所致占10%。
国内由狂犬传播者约占80%一90%,其次是猫、猪及牛、马等家畜和野兽如狼、狐、狗獾等温血动物。
9
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
区域主要宿主
亚洲狗,猫,猫鼬,
非洲狗,豺,猫鼬,狐狸
拉丁美洲狗,蝙蝠
北美洲臭鼬,浣熊,狐狸,蝙蝠
加勒比海地区猫鼬
西欧狐狸,蝙蝠
东欧狐狸,狗
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可以感染狂犬病。
亚洲和非洲:狗是主要的传染源,猫也可以传染狂犬病。
欧美发达国家野生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