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常见问题预防与处理(高阳).doc

格式:doc   大小:5,309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常见问题预防与处理(高阳).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7/12/30 文件大小:5.1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常见问题预防与处理(高阳).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常见问题的预防及处理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高阳
置管过程中常见问题
送管
困难
导管
穿刺点
渗血、
异位
血肿
置管中
心律问题误伤
失常 动脉
刺激 血管周
神经 围淤血
2014-8-25
主要内容
置管过程中常见问题的预防与处理
导管留置中常见问题的预防与处理
导管留置中的常见问题
导管终端位置 示意图
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至右胸锁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
导管末端最终停留在上腔静脉的中下1/3即中心静脉
1
2014-8-25
置管后拍片定位导管末端位置在上腔静脉中下1/3处
左侧置管末端位置
静脉的粗细
头静脉
直径
6mm
贵要静脉
直径
8mm
腋静脉
直径
16mm
锁骨下静脉
直径
19mm
无名静脉
直径
19mm
上腔静脉
直径
20mm
导管末端位置
导管的粗细
导管型号
内径
外径
3F


4F



导管的流速
规格
重力()
泵压(8psi)
3Fr
150-275 ml/h
450-750 ml/h
4Fr
300-500 ml/h
850-1000+ ml/h
5Fr
600-1000 ml/h
1000 +ml/h
5Fr(双腔)
250-350 ml/h
600-950 ml/h(腔)
2
2014-8-25
导管选择
行业标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置管过程中常见问题的预防与处理
评估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和静脉条件,在满足治疗需要
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较细、较短的导管

临床
•阻力感、无法送管、导管皱起或蛇样弯曲
表现
• 过度紧张、静脉壁痉挛、病人体位、导管异位、导管型号、静脉疤痕、静脉硬化、静脉瓣膜、静脉分叉、多次
原因 穿刺史、穿刺鞘没有送入血管内、血管内打折。
• 送管速度不宜过快、选择粗直静脉瓣少的血管穿刺、尽量不要在头静脉进行穿刺、拔出少许在腋窝处扎止血带
处理 后送管,边推生理盐水边送管,抬高术肢靠近头部
导管异位

阻力感、病人不适
无法抽到回血
异常静脉解剖结构、既往手术史或外伤
•临床表现
史、病人体位不当、测量误差;在头静脉
穿刺。
•原因
发生率 4-6%

发生率
部位:同侧颈内、颈外、腋静脉、
对侧锁骨下静脉、右心房、右心室、

预防
奇静脉

处理
摆好体位再行穿刺,
阻断颈内静脉、准
确测量、抽回血
避免在头静脉穿刺、可用5-10ml生理盐水
快速冲管,改变体位,通过自然重力下降,
X线确认,重新定位
导管末端入同侧颈内静脉
3
置管后45分钟所见
5、血管周围淤血
•穿刺时碰破或穿透血管、按压时间过短、止血带过紧、原因时间过长
•正确的穿刺方法、正确的按压方法预防•使用非直接进针法、采用塞丁格技术
• 24小时内指压法按压、冰敷。处理• 24小时后热敷
2014-8-25
3、穿刺点渗血、血肿
临床
•穿刺点渗血、剧痛、肿痛、麻木、刺痛、皮肤冷、
表现
有斑纹
原因
•导入针型号过大、留置导管过细、穿刺不当或创伤性穿刺、
•选择血管不当、有出血倾向者、抗凝治疗的病人、穿刺部
位活动过度
预防
•用药史、实验室结果、熟练穿刺技术、避免“钓鱼”探针,
•正确选择穿刺针、穿刺方法正确、按压方法正确
•穿刺失败两点按压:皮肤上的穿刺点和皮下血管内穿刺点处理•加压止血15秒以上、避免过度活动、停用抗凝剂、必要
时给予止血剂。
4、心律失常
原因 •导管尖端位置过深,刺激上腔静脉丛
•准确测量导管置入长度
预防
•退出少许导管
处理
6 、误伤动脉
临床表现
原因
预防
处理
•血液颜色、
•辨认动脉失
•识别动脉、
•立即拔除加
脉动的血液
误、穿刺过
穿刺不宜深、
压包扎止血
回流、血液
深、
避免“钓
倒流
•过度探针
鱼”探针
4
7、刺激神经
原因:穿刺过深、刺激静脉瓣膜神经
预防:避免穿刺过深、避免在有静脉瓣处进针,一般在肘下两横指处进针
1 、置管机侧手械臂沿血性管走静向的发脉红、炎条索状改变,肿胀、疼痛、硬结,发生在置管后的2-10天
•临床表现 选择导管的型号不当、过度活动、
导管的材料、置管过程中穿刺鞘和
•原因 导管对静脉内膜、静脉瓣的机械性
摩擦刺激引发变态反应。
•预防 穿刺技巧、合理型号选择、接触导管
前冲洗干净附于手套上的滑石粉、将
•处理导管充分地浸泡在生理盐水中、送管中动作轻柔,活动时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