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伤寒
学习目标
课时: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伤寒的流行病学资料、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
2、熟悉伤寒的临床表现(重点)。
3、熟悉伤寒的治疗要点及预防(重点)。
4、掌握伤寒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难点)。
女性,15岁,学生,持续发热16天,T38℃~39℃,伴乏力、食欲减退、腹胀、近2~3天未解大便,于1999年7月12日入院。
  身体评估:T 39℃,P90次/min,面色苍白,神志恍惚,听力下降,前胸可见5~6个充血性皮疹,心肺(-),,。
实验室检查:×109/L,,,尿、便常规正常。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经粪-口途径感染发病。
一、病原学
伤寒沙门菌: 沙门菌属中D群
生物学特点:G-、无夹膜无芽胞、有鞭毛,
胆汁培养基更佳。
理化特点:自然环境生活力强,耐低温热、干燥
抵抗力弱一般消毒剂敏感
致病原: 内毒素
伤寒杆菌的抗原:
菌体抗原——“O”抗原
鞭毛抗原——“H”抗原
表面抗原——“Vi ”抗原
伤寒杆菌
伤寒杆菌电镜照片
二、发
病
机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