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福建农林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 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班级: 13材料化工创新班
指导教师: 刘淑兰
当代大学生道德观调查报告
曹力丹 3135903008
前言:
道德观是人们对自身对他人对世界所处关系系统的认识和看法。然而随着我的迅速提高,人们的道德观念却在下降,尤其体现在我们当代大学生身上。作为知识青年的我们应增强我们的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现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和道德水平,我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
社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
(二)调查方法
网络问卷调查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作为现在的新生力量,当代大学生不仅仅是在知识和技能的方面需要进行学习,而且在道德观的方面也是众人所关注的地方,之前关于网络中所曝光的一些事件中,使人们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出现了质疑,有些人认为作为多数是独生子女一代的当代大学生,身上的道德观较为薄弱,较以自我为中心。于是我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地区的大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此次发出的问卷有100份,总共回收了100份问卷。
(一)大学生自我感觉
通过这次的问卷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在关于“您认为当代大学生道德怎么样”这一问题中,%的同学认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只是一般。
从这个调查中可以看出来,其实在普遍大学生的潜意识中对于道德观有着些许轻微的忽视的。虽然,大部分的大学生都能够意识到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并不是很强,但是从调查问卷的其他问题的回答情况中,我们能够发现,虽然大学生们能够认识到当前大学生普遍道德观念不强的这一现状,但是并不是有加以改正的想法。
(二)纵观整个调查报告,我们可以发现一下几点
(1)、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存在矛盾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思想的解放、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也迅速提高了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他们在道德认识上是非分明,崇尚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原则、奉献精神以及优良的中华美德,能对个人和社会的道德失范现象和行为进行鞭笞,而对于自己在道德行为上的失范往往缺乏自律,或者放任自流。在学习生活上,表现为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协作精神,“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意识;在对社会和他人方面,则表现为缺乏奉献精神。大学生道德行为滞后于积极向上的道德认识,在行动上缺乏具体的体现,道德行为和道德认识存在断裂和脱节现象。
(2)、道德评判标准多元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不再以一个尺度、一个模式来衡量一件事、一个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出现了相对化、多元化的道德评判标准。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这种多元化的道德评判标准,解放了大学生的思想,拓宽了道德评价的尺度和方式,使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诸多事物,能够做出自己的道德判断和选择。但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观念,再加上各种传统的道德观、市场经济的道德观、民族的道德观、外来的各种道德观多元并立的影响,这种多元化的选择会导致青年大学生产生选择的困惑,也往往会出现了道德评价是非混乱问题。
(3)、道德信念缺失
全球化浪潮使社会经济、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