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油坊榨油.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油坊榨油.doc

上传人:liwenfei1314 2017/12/30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油坊榨油.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油坊榨油
费洪泉
黎里是吴江古镇,在清末时期有九当十三车传说,九当是九家当铺,十三车是十三家油车,也就是榨油坊。源兴油坊是黎里最后一家油坊。
生产操作过程
解放前的源兴油坊,日耗菜籽三千公斤左右,出油率百分之二十九左右,损失油率百分之十左右,工人每天工作时间达十二小时,采用石榔头榨油,具体操作过程是:
第一道工序,菜籽进入车间采用毛锅烘炒。这座毛锅烘灶砌法是锅子四十五度斜形安装,锅子厚度有二公分,直径八十公分。翻炒菜籽工具用木料制成月牙式翻板,中间装一百公分长木柄,用铁链条吊在毛锅上面,这个翻板正好插在锅底中间。工人操作时用力不断地将翻板翻动菜籽,约炒三十分钟直到菜籽疏松为止。
第二道工序,将熟菜籽投入碾槽内碾成粉末状。碾槽是用金山石制成,圆周直径约六公尺,石槽每段六十公分拼成圆圈,中央安装一个中心轴。石槽中间安放二个石碾,石碾中心安装一根横轴,两头各装置石碾存放在石槽中间,用齿轮传动二个石碾慢慢地在石槽中滚动,将熟菜籽碾成粉末(俗名屑子)。早期用二头牛拖动石碾,后有柴油机,采用二十五匹引擎拖动。石碾(俗名碾珠)圆形二公尺直径,中心厚度二十五公分,圆周边沿厚度五公分,象鲤鱼背形态,约一吨重。碾成粉末后工人用狭铁铲将粉末取出。
第三道工序是将屑子上蒸,然后进行人工包饼。蒸熟屑子工具用土汽灶,砌成四个汽眼,上面存放蒸腰蒸桶,每桶可容纳屑子二公斤,两个帽蒸工人各负责二只蒸桶。蒸透后,两个包饼工人站立面对面进行包饼。包饼工人一定要熟练,是榨油工序中一级操作工,工资最高。操作时,用二根三公分粗细竹头斜直装置,先两手把稻草施成圆扇形放在地面上竹箍内,然后将蒸桶内屑子倒入稻草竹箍内,后两手拉住二根竹头,两脚将稻草包成圆形菜饼。这样二个包饼工人不断地操作,以包成三十片饼满一车,共包五十车为止。
第四道工序将包成菜饼投入木榨,由大烧火工人帮助送行油,然后榨油工自己压榨取油。木榨工具是采用榉木制成,车夹阔约有二十公分正方形,长三米六左右,两头用杂树拼成长形井字架车身,两头杂树俗名钮段,底下安装车底。车底是直径六十公分的大
榉树,锯成二块车底卧放在地面上,略有高低形,车底低处,开一个八字形油槽,在八字形油槽出口处安装一只小油缸埋在地下。这样,压榨时油从上端流向下端八字形油槽,再流入油缸中。榨油工人也是技术熟练工,工资也较高。在进行压榨时用杂木制成大小不一长方形小木块(俗名榫子、小家生等),用石榔头打下去的叫杖头,形状一市尺二寸长,下端扁方形,上端圆形包铁箍。采用二道杖头进行压榨,即左面杖头打下去后,右面这一道杖头松出来,这样轮流敲打。据统计工人每天十二小时操作要打石榔头二千余下,石榔头重二十公斤,还有其它小榔头动作,劳动强度惊人。
第五道工序是出油和出饼。每车压榨时间五小时左右,即产油已停止,进行松车剥饼。工人要把每张饼竹箍剥下来再利用。菜饼由拖饼工人运到仓库。出油是榨油工人自己把油缸内油过筛至桶内,另有辅助工一人帮助扛油,进行过磅入油库。油库约六十只大油缸储存。
经营管理方法
解放前的源兴油坊有一套管理办法。整个油坊人员分二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经理”统管全油坊的钱财物人事大权,“帐房”管钱财货物帐册,“业务”管进销货,“门庄”专管验收菜籽,“管作”管理生产,“管仓库”管理进出仓货物和保管储存,门市部零销菜油等人员作为上等职工,每天供给桌头饭菜,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