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2023年四川内江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pdf

格式:pdf   大小:2,612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3年四川内江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pdf

上传人:1781111**** 2024/1/30 文件大小:2.5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3年四川内江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3年四川内江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是由【178111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年四川内江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2023年四川内江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 Ca-40
A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 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铜丝导电 B. 玻璃破碎
C. 酒精挥发 D. 食物腐烂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铜丝导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玻璃破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酒精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 D。
2. 化学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B.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C. 露天焚烧塑料垃圾
D. 使用公共交通出行,践行“低碳生活”
【答案】C
【解析】
【详解】A、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做法正确;
B、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防止水体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做法正确;
C、露天焚烧塑料垃圾,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烟尘,不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做法不正确;
D、使用公共交通出行,践行“低碳生活” ,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故
选项做法正确。
故选 C。
3. 2023年 5 月 30 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其火箭中的 NO 属于
2 4
A. 酸 B. 碱 C. 盐 D. 氧化物
【答案】D : .
【解析】
【详解】A、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B、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C、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D、NO 是由 N、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2 4
故选 D。
4.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延长其保质期
B. 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
C. 稀有气体可用于制造电光源
D. 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支持燃料燃烧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反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延长其保质期,故选项说
法正确;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而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加剧温室效应,故选项
说法不正确;
C、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造电光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D、空气中的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支持燃料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B。
5.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 2 个钠离子:2Na B. 3 个氮原子:N
3
2
C. S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SO D. 氯化锌的化学式:ZnCl
2 2
【答案】C
【解析】
【详解】A、钠离子的化学符号为 Na+,所以2 个钠离子为2Na+,说法错误;
B、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
字,因此 3 个氮原子表示为3N,说法错误;
2
C、SO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化合价应标注在化学式中对应元素正上方,故 S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SO,
2 2 2
说法正确; : .
D、氯化锌中锌元素化合价为+2,氯元素化合价为-1,所以氯化锌的化学式为 ZnCl,说法错误。
2
故选 C。
6.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不必食用富含纤维素的蔬菜
B. 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之一
C. 变质的油脂也能提供能量,可大量食用
D. 奶茶具有良好的口感,可以代替饮用水长期饮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A、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但是纤维素能助消化,故应食用富含纤维素的蔬菜,不符合题意;
B、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之一,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符合题意;
C、变质的油脂含有有害物质,不能食用,不符合题意;
D、奶茶具有良好的口感,但是长期饮用,对人体健康不利,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7.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A. 干冰可用作制冷剂 B. 铁丝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 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氢气 D. 碳酸氢铵受热不易分解,可作氮肥
【答案】A
【解析】
【详解】A、干冰升华时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可用作制冷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只能持续红热,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铜的活动性比氢弱,铜不能与盐酸反应,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碳酸氢铵中含有 N、P、K中的氮元素,可作氮肥,与其受热是否分解无关,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 A。
8. 如图为铝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铝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表示铝原子带正电
B. 铝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核外 13 个电子上
C. 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 .
D. 铝原子核外有3 个电子层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图中“+”表示原子核带正电,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于电子质量很小,铝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3,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选项说
法不正确;
D、弧线表示电子层,由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铝原子核外有 3 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9. 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合金中只含金属元素
B. 金能压成很薄的片,说明金的熔点高
C. 在锅铁表面涂油漆,可减缓钢铁的锈蚀
D. 铁能从ZnSO、CuSO的溶液中置换出锌和铜
4 4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合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中不
是只含金属元素,还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金能压成很薄的片,说明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氧气、水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因此在锅铁表面涂油漆,隔绝氧气和水,可减缓
钢铁的锈蚀,故选项说法正确;
D、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锌>铁>铜,因此铁能置换出 CuSO的溶液中的铜,不能置换出 ZnSO的溶
4 4
液中锌,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 C。
10.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
B. t °C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1
C. 通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乙的溶液中获得晶体
D. t °C 时,在100g水中加入 25g甲,可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
2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此选项正确;
B. t °C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 t °C 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1 1
此选项错误;
C. 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一般采用蒸发结晶法从溶液中获取晶
体,此选项正确;
D.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 °C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25g,则在 100g水中加入 25g甲,可形成甲的不饱和溶
2
液,此选项正确。
故选 B

11. 下列有关物质及变化的叙选正确的是
A. 将稀硝酸不断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的pH减小
B. 生石灰露置于空气中其成分不会发生变化
C. NaCO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 3
D. 浓硫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稀硝酸是酸,pH<7,氢氧化钠是碱,pH>7,所以将稀硝酸不断滴入 NaOH溶液中,溶液的pH
减小,叙述正确;
B、生石灰具有吸水性,会和空气里的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生石灰露置于空气中其成分会发生变
化,叙述错误;
C、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会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叙述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硫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叙
述错误。
故选 A。
12.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 .
A 鉴别棉线和羊毛线 灼烧闻气味
B 分离木炭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将磁铁靠近混合物
C 除去 CO中的 HCl气体 通过盛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
2
D 检验蜡烛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冷烧杯,观察现象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棉线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有纸燃烧的气味,羊毛线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
毛的气味,气味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B、将磁铁靠近混合物,铁粉能被磁铁吸引,木炭粉不能被吸引,可达到分离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C、通过盛有足量 NaOH溶液的洗气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和氯化氢反应
生成氯化钠和水,不但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符合题意;
D、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冷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根据质量守恒
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水由 H、O 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则蜡烛中一定含氢元素,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 个小题,共24分)
13. 某消防队到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本次活动中:
(1)消防队员模拟炒菜时油锅着火,常采取的灭火措施是_______。
(2)消防队员使用高压水枪对燃着的木材喷水灭火,其主要原理是_______。
【答案】 (1)用锅盖盖灭
(2)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消防队员模拟炒菜时油锅着火,常采取的灭火措施是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灭火;
【小问 2 详解】
消防队员使用高压水枪对燃着的木材喷水灭火,其主要原理是:水蒸发吸热,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
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 : .
14. 如图所示:烧杯A中盛有10mL浓氨水;烧杯B中盛有20mL蒸馏水,并滴入2~3滴酚酞试液,得到无
色溶液。几分钟后,观察到烧杯B中的溶液变红,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氨的水溶
液显_______。
【答案】 ①. 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②. 碱性
【解析】
【详解】几分钟后,观察到烧杯B中的溶液变红,其主要原因是: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
断运动,当运动到B中时,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氨的水溶液显碱性,故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15.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根据所给信息按要求填空。
(1)观察第2、3 周期的元素,这两个周期开头的是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结尾的是稀
有气体元素。
(2)由原子序数为 6 和 8 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常见有毒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答案】(1)金属 (2)CO
【解析】
【小问 1 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