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低聚糖、水苏糖和宝塔菜
林翔云
低聚糖
低聚糖,也称寡糖,是由2-10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构成的聚合物,并根据糖苷键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低聚木糖、低聚果糖、低聚甘露糖……等。它作为双歧杆菌生长促进因子,是上个世纪70年代日本东京大学光罔教授发现的。因其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而广泛使用在食品和饲料生产中,并为各国政府批准,承认它们可以促进双歧杆菌生长,有着良好的整肠功效。
功能性低聚糖,经长期广泛的研究被证实,它能被肠道有益菌双歧杆菌利用,而不能为肠道有害细菌产气荚梭菌所利用,其主要生理功能归纳如下:
肠道腐败细菌受到抑制、腐败产物显著减少。
双歧杆菌发酵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产生醋酸、丙酸、丁酸和乳酸,促进肠道蠕动,解除便秘,粪便臭味减少。
降低血液和肝脏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酸脂,促使血脂正常化。
改善机体对食物中的矿物质的吸收。
合成B族维生素。
提高免疫力,防止癌变发生。
热值低,不会引起血糖升高。
各种功能性低聚糖,被肠道细菌利用的难易程度有所不同,故它们所起的双歧杆菌因子效果也会不相同,大量试验表明:水苏糖、低聚木糖、低聚果糖、大豆低聚糖等,只能被双歧杆菌、乳酸菌利用,而不能被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尤其是产气类膜梭菌等腐败菌所利用。由于难消化的低聚糖在体内不能消化吸收,食用后直入大肠,为大肠中有益细菌所利用,发酵产生有机酸,合成维生素,促进矿物质吸收,同时抑制腐败菌生长,刺激动物免疫机能,通过免疫途径发挥营养作用。
作为双歧菌因子,因肠道微生态和体质的不同,对低聚糖的反应也不同,有效日摄取量以低聚木糖和水苏糖最少,,。
在低聚糖出现的20年来,由于其独特的生理功效而得到迅速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1990年,,,,产值超过百亿元;比利时、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年消费量也达3万吨以上。 2000年已达到30多万吨,主要用于保健食品、医药、饲料等方面。目前日本年需求低聚糖10万吨,欧美各国年需求120万吨,预计在10年内,功能食品所占的比例将为普通食品的25~30%。日本应用低聚糖生产的各种食品总价值每年高达4亿多美元, 可见低聚糖是一种新颖的,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食品功能因子。
据有关部门预测,目前东南亚地区需求量在1 万吨以上,,产品销售市场增长较大,预测每年以20%的速度增加。
我国于1996年开始生产各种低聚糖,目前产量约3万吨,主要是低聚异麦芽糖,年产量近1万吨,远远满足不了需求,销售状况比较好。而更为优良的大豆低聚糖(主要成分为水苏糖)则基本上由日本垄断。大豆低聚糖由于其来源和纯度问题,在我国尚未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其间存在巨大的市场空白。
水苏糖
所有的豆类食品都含有水苏糖,如大豆、黄豆、绿豆等等,但水苏糖的含量均较低,一般在2%~4%之间。大豆低聚糖就是大豆综合利用的产物。豆类发芽时,水苏糖会很快消失,所以食用豆芽菜并不能补充水苏糖。
常用的中药泽兰,也属于唇形科,但它的味道较苦,一般不作为蔬菜食用。药典上记载:泽兰具有活血化淤,行水消肿的治疗作用。泽兰中也含有丰富的水苏糖,但由于提取的时候,苦味物质很难消除,且纯度较低,组成复杂,一般很少用来提取水苏糖。
从中药之母——地黄中提取的地黄寡糖,其主要成分也是水苏糖,现在有很多科研机构在研究地黄药理作用的时候,常常用水苏糖直接代替地黄寡糖作临床试验,两者生物活性基本没有区别。厦门牡丹香化实业有限公司拥有用地黄提取地黄寡糖和地黄多糖的专利技术。
宝塔菜是提取水苏糖的最佳原料。
宝塔菜的民间传说
大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至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佛学高僧玄奘从印度取回真经,回到长安,受到了长安官民的隆重欢迎。唐太宗李世民对玄奘的才华和见识极为欣赏,劝其还俗为官,被玄奘婉言谢绝。玄奘要求去少林寺翻译佛经,太宗安排玄奘去弘福寺译经,玄奘欣然同意。临行前,玄奘对太宗说,我取经途经西域屈支国(今新疆库车地区),发现那里的百姓身体康健且长寿,问当地人缘由时,当地人向我推荐了一种蔬菜,称作“地灵”。玄奘由此给太宗讲起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地灵原栽于玉皇大帝的御菜园,称“天灵”,是专供玉皇大帝和王母娘食用的宫廷御菜,有长生不老的作用。有一位御厨看到民间生计艰难,生命苦短,突发善心,偷偷将此菜种赠与屈支国山民,并教授他们种植。后来被玉皇大帝发现,把御厨打入天牢。当地人为纪念这位御厨,特将此菜称作“地灵”。玄奘说:“当地人告诉我,常吃地灵具有益寿延年的作用,我已将地灵菜种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