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2温病学.ppt

格式:ppt   大小:388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温病学.ppt

上传人:yixingmaoh 2018/1/2 文件大小:38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温病学.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章 温病的特点、范围、分类
一、温病的特点
(一)特异性:病因——温邪。
(二)传、流、季、地性




(三)阶段性—— 病理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
(四)共同性——临床表现
、猛、快、多。
吴又可:“一日三变,险情叠起”

壮热→低热
实热→虚热
表热→里热.

“三易证候”:易斑疹吐衄、易神昏谵语、易惊厥动风。

肺胃阴津↓→肝肾阴↓
二、温病的命名和分类方法
(一)命名原则
:春温、冬温
:风温、湿温、暑温
:秋燥
:大头瘟、烂喉痧、伏暑
:温疫
(二)分类方法
:
温热性及湿热性两大类。
:
新感温病: 感受时令病邪后即时而发的温病。
伏邪温病:感受外邪后未立即发病,邪伏体内经过一个以上季节后才发病的温病。
三、温病与伤寒
(一)概念上的区别:
广义伤寒:
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包含了属性为风寒的狭义伤寒和属性为温热的温病在内。
狭义伤寒:
温病与狭义伤寒是并列关系。
四、温病与温疫
(一)温疫的概念
疫,是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温疫: 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二)温病与温疫的认识:
一是认为温病流行时即为温疫。
二是认为温病即为温疫。其中代表性的医家是吴又可。
三是认为可按传染与否区别温疫、温病。传染的为温疫,不传染的为温病。其代表医家为陆九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