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东海县2015年电教装备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
以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和省《江苏智慧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为指导,以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构建智慧型的教育信息化环境、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努力实现教育全过程信息化。以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为工作重点,以促进教育信息化设施和教学设备使用为工作中心和主体,积极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效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目标
1、以教育现代化建设为抓手,推动“三通两平台”的智慧教育建设,全县教育信息化国家达标率达到80%。新建村完小和教学点多媒体教室820口,改造老旧投影教室和新建高标准多媒体教室210口,全县85%以上班级达到“班班通”的基本要求,改造教育城域网,建设县教育城域网光纤环网,推动所有教学点10M宽带上网,大力推进“人人通”工作,建设县和学校两级“人人通”平台,组织教师和学生在县、校“人人通”建立学习空间,80%的教师有学习空间,60%的学生有学习空间。创建数字化校园20所,使我县数字化校园达到60所。建成智慧校园10个。建立全体教师和学生电子身份及统一认证系统,构建工具化的学习环境和智能化工作环境。建立全县统一的教育信息化综合管理数据中心,新增、完善智慧教育信息化管理子平台5个。完善
“东海县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提升我县教育“人人通”建设工程。新增“人人通”网络存储空间30T,“人人通”空间平台覆盖率不低于90%,推进“人人通”和连云港教育博客互补,汇聚一线学科教师“微课”教学资源,丰富公共资源服务平台。
2、以新技术应用为基础,推进智慧教学。建立全县教育教学资源中心,完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按照“标准、开放、协作、共建、共享”的基本要求和“平台+资源+服务”的模式,制定和完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标准、规范质量评价办法,理顺开发体制,完善激励机制,采用征集、整合、自建、共建、引进、购买等多种形式,建成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优质“微课”数字化教学资源2T,借助“远程教学”、“微课程”等手段促进资源交换应用,加强全县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在2014年e学习试点的基础上,以班级为建制推动多种e学习方式进教室、进家庭,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建成基于“电子书包”e学习等方式的专用室10个、走廊交互式自主学习系统2个、推进学生学台资源,推进学生自主学习进程。小学和高中依托我县名校、初中依托名师,完成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生物6个学科“微课”资源,满足学生课前、课中、课后自主学习。积极扩大“一根网线连通城乡课堂”试点覆盖面,开展高中小学科大规模在线学习的研究和实验。
3、启动省中小学教育装备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全面提高信息化设施和各类教育教学设备的使用率,提高教育技术装备和优质资源的使用效益。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开出率达到100%,图书借阅每生每月1本以上,电子阅览和网上读书每月2次以上,学生信息技术课开课和上机率达100%,班级多媒体设备使用每台每周10次以上,音乐、美术在专用教室上课率达80%,体育器材使用率达80%。
三、工作要求和措施
1、继续加强学校信息中心机构和队伍建设。独立建制学校全部建立信息中心,信息中心全部挂牌,作为学校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