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二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篇一: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本学期我教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在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更多关注的是使已经让学生在思维中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学内容有: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第三单元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第四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一);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二);第六单元图形与拼组;第七单元混合运算;第八单元时、分、秒的认识;第九单元统计;第十单元总复习。数与代数:
1、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有余数除法的笔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
千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近似数;估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几千几百几百。
3、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一):
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简单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估算;稍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验算。
4、万以内加减法
(二):
较复杂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估算;应用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回顾整理。
5、混合运算:
两步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带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应用加减运算解决问题。
6、时、分、秒的认识:
认识时、分、秒。空间与图形:
1、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长度单位的进率和简单的换算。
2、对称:
认识对称现象。
3、图形与拼组:
平面图形的认识:
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②、五边形、六边形的初步认识;图形的拼组。统计与概率:
统计:
分段统计。实践与综合应用:
1、奇妙的动物世界:
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2、户外活动:
加深对统计过程的体验,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回顾与整理:
回顾整理全册内容。教学目的、要求知识与技能:
1、数与代数:
①、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②、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③、能正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2、空间与图形:
①、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②、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③、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
3、统计与概率:
①、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②、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