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内部控制评价管理制度.doc

格式:doc   大小:134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内部控制评价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lanyou1106 2018/1/3 文件大小:1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内部控制评价管理制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核准通过,归档资料。
未经允许,请勿外传!
心浪微博:朴恩俊丶熊猫
核准通过,归档资料。
未经允许,请勿外传!
心浪微博:朴恩俊丶熊猫
核准通过,归档资料。
未经允许,请勿外传!
核准通过,归档资料。
未经允许,请勿外传!
内部控制评价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及时发现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提出和实施改进方案,确保内部控制有效运行,依据《公司法》、证监会等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内部控制评价”,是指由公司董事会和经营层实施的,对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
内部控制有效性是指公司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能够为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
第三条公司实施内部控制评价至少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 全面性原则。评价工作包括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涵盖公司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 重要性原则。评价工作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单位、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三) 客观性原则。评价工作要准确地揭示经营管理的风险状况,如实反映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
第四条公司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必须关注以下业务风险:
(一) 公司组织架构不合理,内部控制评价人员未能保持适当的独立性、客观性,影响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有效性;
(二) 受内部控制评价人员自身业务素质的限制,评价质量达不到专业要求,导致不恰当的判断。
第五条评价依据和标准包括《公司法》、证监会等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简称:
“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简称:“评价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流程等有关规定。
第二章内部控制评价的组织和实施
第六条内部控制评价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即公司董事会负责领导,公司内部审计监察机构负责具体组织和实施。
第七条内部控制评价的职责
(一) 董事会负责公司内部控制的设计、运行和评价工作,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二)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对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并审阅内部审计监察机构提交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三) 监事会对董事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进行监督。
(四) 内部审计监察机构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评价。
第八条公司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包括对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和运行有效性的评价。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是指,为实现控制目标所必需的内部控制要素都存在并且设计恰当;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是指,现有内部控制按照规定程序得到了有效执行。
第九条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重点关注下列内容:
(一) 内部控制是否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涵盖了公司层面的风险和所有重要业务流程层面的风险;
(二) 内部控制设计的方法是否适当,内部控制建设的时间进度安排是否科学、阶段性工作要求是否合理;
(三) 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组织是否有效,人员配备、职责分工和授权是否合理;
(四) 是否开展内部控制自查并上报有关自查报告;
(五) 是否建立有利于促进内部控制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和问题整改的机制;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