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三角贸易模式对中国对美出口增长的影响.pdf.pdf

格式:pdf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三角贸易模式对中国对美出口增长的影响.pdf.pdf

上传人:ying_zhiguo02 2015/4/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三角贸易模式对中国对美出口增长的影响.pdf.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国际经贸探索
第28卷第4期 N o .4
2012 年4月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
三角贸易模式对中国对美出口增长的影响
安礼伟, 杨夏
(南京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 江苏南京 210093)
摘要
: 中国在国际生产网络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主要扮演着加工装配地的角色, 即从日本、韩国
等工业化国家或地区进口中间品, 经过加工装配后再将最终产品出口至以美国、欧盟为主的发达
国家或地区, 从而形成了三角贸易模式。中国对美出口的快速增加与三角贸易模式的发展密切相
关, 文章研究表明, 中间品进口的增加和三角贸易模式的发展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对美出口的增加,
因此中美贸易失衡主要不是一种双边贸易现象, 而是一种结构性现象。
关键词
: 对美出口; 三角贸易; 进口RCA指数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 : A : 1002-0594 (2012) 04-0015-09
一、引言
1994年以来, 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不断扩大, 特别是对美贸易顺差, 2001 年
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为 280 多亿美元, 而到了 2008 年和 2010 年则分别达到 1700 多
亿美元和 1800 多亿美元。持续和大规模对美贸易顺差给中国带来了经济上和政治
上的诸多问题, 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际生产网络的兴起以及中国
在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对美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以及服务联系①(service link) 成本的不断下降, 最终产品
被分割为不同价值增值环节并配置到不同的国家或地区, 以利用其要素禀赋优势
节约生产成本, 这种碎片化生产催生了国际生产网络。在这一全球化的新模式下,
东亚也成为了生产网络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国际生产网络在东亚地区近期的贸
易增长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零部件贸易的增长比最终产品贸易的增长要快得多,
东亚对于这种新型国际专业化生产模式的依赖程度要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Ng 和
Yeats (2003) 分析了东亚生产网络的特征及形成动机, 指出东亚贸易中存在着大
量的零部件贸易, 零部件的装配环节正在向亚洲的低工资国家转移, 低工资国家
在组装上具有比较优势, 而像日本、韩国等较为富裕的国家则在零部件生产上具
有比较优势。尽管东亚地区通过基于生产网络的分工合作,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
产体系, 但是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具有很强的出口导向特征, 如美国对最终产品的
需求是其重要驱动力②。
收稿日期
: 2011-10-04
作者简介
: 安礼伟(1977-), 江苏淮安人, 南京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副教授, 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
15
安礼伟杨夏三角贸易模式对中国对美出口增长的影响
, :
得益于中国劳动力禀赋优势和潜在的市场规模等因素, 30 年来, 中国已经发展
成为贸易、投资和东亚生产网络的枢纽, 东亚经济相互依赖关系由以日本为中心转
向以中国为中心, 并在中国、东亚其他国家和美国之间形成了“三角”生产和贸易格
局(Ahn, 2004), 亦即东亚其他国家(地区) 向中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