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浅论藉医传教与文化适应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5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论藉医传教与文化适应论文.doc

上传人:pppccc8 2018/1/4 文件大小:5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论藉医传教与文化适应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论藉医传教与文化适应论文
藉医传教与文化适应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藉医传教与文化适应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传教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摘要:基督教传教士藉医传教,目的在“教”,为中国人所接受的却是“医”。藉医传教除了带来医学所具有的工具性特点,还有与之相关的人文理念、制度等。西医东渐自下而上的传播路径和层次,提示着近代中国文化调适的方向;西医东渐在战争以前就已开始,显示了文化接触传播的常态性。至民国时期,西医人数仍然很少,但中、西医势力的转移已十分显著。
关键词:西医东渐;基督教;医学传教士;文化适应
1000-2731(2008)05-0092-04

西医流入中国,初由西方基督教传教士传进境来,中国的西医人数凤毛麟角,可以说是点缀而已,也无所谓中西新旧之争。传教士藉医传教,目的在“教”,为中国人所接受的却是“医”。藉医传教除了带来医学所具有的工具性特点,还有与之相关的人文理念、制度等。医学传教自下而上的传播路径和层次,提示着近代中国文化调适的方向;传教士的医学活动在战争以前就已开始,起初并无武力作后盾,显示了文化接触传播的常态性特点。西医东渐的历史,显示了在近代中西文化竞争中,医学传教士所具有的独特地位。

一、传教与传医

西方医学在中国传播,最初是通过西方基督教医学传教士的努力来实现的。医学本来就与宗教相关联,跨文化的研究很容易显示,世界各民族传统医学体系的分布,总是与一定的宗教传播范围相重叠一致的。特别是近代来华之新教传教士,他们为现代医学教育和社会福利所吸引,为了解决中国的疾病、愚昧和饥锇,在19世纪末的中国展开现代化运动。传教士心理上的优越感是不言而喻的,那时,西方对中国的普遍看法是贫穷、落后、文盲充斥,是“异教徒”之国,同时又是疾疫流行的“东亚病夫”之国。
近代基督教东传,其方式分为直接传教、间接传教两类。直接传教,就是将基督教义不经中介,直接灌输给受众。间接传教,则主要通过教育、出版、医学三大途径(此外还有赈济、慈善等)。到20世纪初,几乎每一宗派都接受社会福音的策略,把大量的人力和资金都用于教育、医疗等方面。据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的统计,1897年大约1 000名在华新教传教士中,约有100多人全部时间从事医疗工作,另有100人专职做教育工作。到1911年,来自美国的传教士,有一半以上的人都不从事直接布道。医学传教,是在传授知识、出版书刊、治病救人的同时取得受众信任,再传教。从近代中国观察,一般情况下,是间接、直接并用,一边治病,一边送《圣经》。三大途径,在效果上各有千秋。书籍、报刊的出版、流传,首先对士大夫即精英阶层产生影响,然后向普通大众扩展;医学方面,首先影响的则是底层民众,然后渐至上层。前者走的是由上而下的路径,后者走的由下而上的路径,教育方面的情况则要复杂些,早期是由下而上,进入早期教会学校多是底层民众的子弟;后期是上、下兼顾,既有收费昂贵、培养精英人才的高等学府,也有面向底层民众的一般学校。
三大途径,在思想史上的作用各不一样。通过书刊、学校传播知识,传播思想,间接传教,掀起的是近代启蒙运动波澜,最具标志性的事件是戊戌维新。藉医传教,带来的是中国社会对西医由下而上的普遍认同,然后是中医、西医的纷争、竞争、会通与并存。
藉医传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