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荆轲刺秦王.ppt

格式:ppt   大小:201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荆轲刺秦王.ppt

上传人:cjc201601 2018/1/4 文件大小:20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荆轲刺秦王.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战国策》是辑录战国时期谋臣策士谋划或辞说的著作。或称《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及《修书》等,西汉刘向编纂。 《战国策》是以国分类(国别体),各自成策。计分西周、东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每策若干篇,每篇若干章,共486章。记春秋末至秦,凡245年史事。从春秋末年韩、赵、魏三家灭智氏开始,到秦二世继位为止,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情况都得到反映,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资料。
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尤其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
既有史学价值,又有文学价值。叙事状物,铺张渲染;说理论事,纵横恣意;刻画人物,逼真动人;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故事,语言绚丽多彩。
历史背景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
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
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轲,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侍奉……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补充介绍:
【后人对荆轲的评价】: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苏洵在《六国论》中认为荆轲的行为“始速祸焉”,朱熹认为荆轲是“匹夫之勇”,也有很多人对他表示称赞,比如,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陶潜说他“其人随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己亥杂诗》中:“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不管怎样,荆轲刺秦王不是为一己之私,是为“国家大事”,所以他的故事才会流传千百年,历久而不衰。
1、要把荆轲的事迹和精神在历史上曾经产生的作用和今天对荆轲的重新认识区别开来;
2、要把荆轲个人的动机与客观效果区别开来;
3、要把宏观上的历史趋势于微观上的具体历史环境区别开来。
荆轲作为英勇机智、济弱扶困、敢于自我牺牲的英雄形象流传后世,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作用,这是客观存在,应当受尊重。荆轲的报恩思想是和当时燕国的思想结合在一起的。秦统一天下是历史的趋势,但秦国兼并的残暴,却又是不可否认的。荆轲采取个人的恐怖的手段是不可取的,但也应看到这种行为的实质,是正义的,而当时广大人民对强权暴秦的反抗也是多层次的,我们不能苛求古人。
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使工以药淬之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通假字: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故振慑同上。     设九宾宾,通“傧”,傧相(bīn xiànɡ) ,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bìn。     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秦王方还柱走同上
通假字: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秦武阳奉地图匣同上。     轲既取图奉之同上。     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同上。     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卒惶急无以击轲同上。     卒惶急不知所为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