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山居秋瞑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清新、宁静
1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萧瑟、悲凉、惆怅、孤独
2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秋的凄苦
3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天的励志怡情
4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寒秋严霜下的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5
6
学习目标
1、朗读,有情感的朗读,深入领悟语言和语感。
2、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
3、理清文章结构,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4、抓住关键句和词语进行品评和鉴赏语言特色、艺术手法。
7
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郁达夫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在个人的性格方面,他抑郁消沉;在文艺观和审美追求上,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文学。” 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 1928年与鲁迅合编《奔流》,并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并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8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
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
影响广泛。其中以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和《出奔》等最为著名。
他的散文直抒胸臆,毫无隐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写得清新秀丽,富有气势和神韵,与他的小说一样,具有真率,热情、明丽、酣畅的风格。
9
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在这个时候,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的。
再加上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从小失去父亲,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呢?又到日本去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
写作背景: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