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8
文档名称:

【文学历史类】中国现代短篇小说.pdf

格式:pdf   页数:13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文学历史类】中国现代短篇小说.pdf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8/1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文学历史类】中国现代短篇小说.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出版说明
这是一套献给老年朋友阅读的文学礼品书。题名为“红叶”,是取唐人
杜牧《山行》诗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意,表达对老
年朋友的敬爱和祝福。
人生在经历了风华正茂的青少年时期和奋斗奉献的中年阶段之后,总是
要进入老年的。这时就要从紧张、繁忙的工作、战斗的第一线退下来,适应
新的休闲生活。老年人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颐养天年,也需要高雅的文学作
品丰富和充实精神生活。《红叶丛书》是为满足老年朋友这方面的需要而编
选的。所选的作品均是中外古今文学中短小精粹的珍品,适合于吟诵,经得
起揣摩;能怡情养性,也能启迪睿智。其中很多是老年朋友熟悉和喜爱的,
有些虽然还不大熟悉但肯定是令人喜爱的传世之作。它们将唤起老年朋友对
过往生活的回忆,加深对现今生活的眷爱。——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
本丛书共分十册,即《中国古典诗歌》、《中国古典词曲》、《中国古
典散文》、《中国现代诗歌》、《中国现代散文》、《中国现代短篇小说》、
《中国革命领袖诗词》、《外国抒情诗》、《外国散文》、《外国短篇小说》。
全书由本社编审林东海、莫文征、胡其鼎等共同完成编选工作。鉴于老年朋
友都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较高文化素养,本丛书所加注释力求简明扼要。
老龄人是不耐寂寞的,但愿《红叶丛书》成为你的朋友,给你带来美的
享受,带来生活的情趣,伴你度过美好的晚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年月
中国现代短篇小说
孔乙己
鲁迅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
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
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
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
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
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
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我从十二岁起,便在镇口的咸亨酒店里当伙计,掌柜说,样子太傻,怕
侍候不了长衫主顾,就在外面做点事罢。外面的短衣主顾,虽然容易说话,
但唠唠叨叨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他们往往要亲眼看着黄酒从坛子里舀(ǎ
咬)出,看过壶子底里有水没有,又亲看将壶子放在热水里,然后放心:
在这严重监督之下,屡(à 颤)水也很为难。所以过了几天,掌柜又说我
干不了这事。幸亏荐头①的情面大,辞退不得,便改为专管温酒的一种无聊职
务了。
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
觉有些单调,有些无聊。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
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
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
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
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②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
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
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
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
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
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
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à 占)出,争辩道,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
话,什么“君子固穷”③,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
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①荐头旧社会以介绍佣工为业的人,也泛指介绍职业的人。
②描红纸一种印有红色楷字,供儿童描摹学写毛笔字用的单页字帖。旧时最通行的一种,印有“上大人
孔(明代以前作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这样一些笔划简单的字,三字一句,
似通非通。据前人解释:“上大人”意即“大圣人”;“丘”即孔丘;“乙己”即“一己”,一个人的意
思;“三千”,指孔丘的弟子数;“七十”,指其弟子中的“贤人”数;“小生”即“小学生”;“佳作
仁”,好好地行“仁”。全文二十五字,上半截是颂扬孔丘的“伟大”,下半截是叫小学生学做孔丘(见
涵芬楼本元陶宗仪《说郛》卷六十载宋陈郁《藏一话腴》)。
③“君子固穷”语出《论语·卫灵公》。这是孔丘在陈、蔡被围,饿扁了肚子的时候自我解嘲的话,意思
是君子要安于贫困,不因贫困而违“礼”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