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五章维生素与辅酶
概述
水溶性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
第一节概论
19世纪初,在航海和探险的传记中记载了许多坏血病的病例,这些病人不能用当时已知的五种营养素来治疗。
1896年,被荷兰殖民者囚禁的爪哇人中普遍发生脚气病,荷兰医生艾克曼(Eijkman)发现此病与食米的精、糙有关,认为可能是由于缺乏米糠中的某种成分引起的。
1910年,荷兰学者冯克(Funk)从米糠中提取出一种胺类物质,可治疗脚气病,命名为“活性胺”(vita-amino)。
1926年,Jansenhe和Donath从米糠中获得了硫胺素结晶。
此后,在天然食物中陆续发现了许多为动物和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物质,并证明大多数并不是胺类物质,故把这类物质统称为维生素(vitamin),意即维持生命之要素。
一、维生素的发现
维生素(vitamin):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二、维生素的概念
因缺乏维生素而产生的疾病统称为维生素缺乏症(avitaminosis)。
特点:
1. 是一些结构各异的生物小分子;
2. 需要量很少;
3. 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直接或间接从食物中摄取;
4. 是生物生长发育和进行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一类物质:大多数维生素是酶的辅酶或辅基的组成成分,尤其是B族维生素。不是构成组织的原料,又不是供能物质。
维生素A    5000国际单位    叶酸    400微克    锌    15毫克  维生素D    400国际单位     烟酰胺   20毫克    锰      维生素E    30国际单位      泛酸     10毫克    碘    150微克  维生素B1            钙      162毫克    铬    25微克  维生素B2            磷      125毫克    钼    25微克  维生素B6    2毫克          钾       40毫克    硒    25微克  维生素C     60毫克         氯         镍    5微克  维生素B12   6微克          镁      100毫克    锡    10微克  维生素K1    25微克         铁       18毫克    硅    10微克  生物素      30微克         铜        2毫克    钒    10微克
善存(多维元素片(29))
人体获取维生素的途径:
1. 主要由食物直接提供;
2. 由肠道菌合成: 如维生素K、维生素B12、吡哆醛、泛酸、生物素和叶酸等;
3. 维生素原在体内转变: 如类胡萝卜素被称为维生素A原,可在小肠壁和肝脏氧化转变成维生素A;
4. 体内部分合成: 储存在皮下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可转变成VD3。
(二)维生素的分类
第二节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
共同特点:
易溶于水,故易随尿液排出;
体内不易储存,必须经常从食物中摄取。
维生素B1又叫硫胺素(thiamine)、抗脚气病维生素
一、维生素B1与焦磷酸硫胺素
硫胺素+ATP →TPP+AMP
存在形式:焦磷酸硫胺素(T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