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读《李鸿章传》有感.doc

格式:doc   大小:42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读《李鸿章传》有感.doc

上传人:85872037 2018/1/5 文件大小: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读《李鸿章传》有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李鸿章传》
引言:有的人被千万人赞扬,但诋毁他的人也不下千万;夸他的人把他捧到极致,骂他的人也把他贬到极致;他今日所受到的诋毁也恰好可以抵消从前的赞誉,他所得到的赞誉也恰好补偿了从前所受到的诋毁。像这样的一个人,他是一个非凡的人。
——梁启超
李鸿章简介:
李鸿章(-),字少荃,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世人多称“李中堂”。道光18年与曾国藩同年考取同榜进士。 1872年,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兼任北洋通商事务大臣。自此,李鸿章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任上秉政达25年,参与了清政府有关内政、外交、经济、军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成为清廷倚作畿疆门户、恃若长城的股肱重臣。随着李鸿章地位、权利的上升,责任愈巨,视野愈阔,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将洋务运动的重点转向“求富”。他一手创建出的淮军,陆续被清廷派防各地,成为充当国防军角色的常备军;而以他为领袖的淮系集团,成为当时实力最强的一个洋务派集团,并在其带领下,开始了中国早期的洋务——自强——近代化运动。
正文:
对李鸿章的了解,大致是源自于中学历史书里,也仅仅是在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签订《辛丑条约》中寥寥无几的文字而已,无独有偶,这些文字给人的印象就仿佛李鸿章就是一个懦弱、无为的害国奸臣。然而历史上的李鸿章却并非如此。
读了李鸿章传让我更加了解这个历史人物。同时李鸿章的一生也是中国近代史的体现,他经历近代史中国由盛转衰的过程,李鸿章见证了中国在近代屈辱历史。所以夸张的说,要想了解中国近代史了解李鸿章一人足矣。
了解一个人的方法通常是通过了解他的经历。在图书馆借到李鸿章传,并通读了一遍。本书作者是梁启超。一个有过交集的人对他的评价还是比较客观的,相对于现在的人对李鸿章的评论或是传记,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显得更能说服执着的我。
李鸿章的一生经历颇多,一本书对他来传记显得有些单薄,但是这一本书在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却是比较重要的。李鸿章的人生是大起大落的,若真要是分门别类的话,可以分作为军事家、洋务运动时期、甲午中日战争、作为外交家和赋闲余生这五个方面,其中甲午中日战争是他由胜而衰、由成功而失败的重要人生转折点。
军事方面
李鸿章开始被人所关注是因为他在曾国藩的帮助下建立淮军、剿灭太平天国起义,而李鸿章被人称作东方俾斯麦,而之所以是名不副实的俾斯麦,也是因为他的军事用在了对国内人民的***,而不是用之于入侵的列强。从攻克松江崭露头角到后期与李秀成斗智斗勇,再到肃清捻军的残余势力,打了十五年的仗,从来没有吃过亏的李鸿章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好的军事统帅。
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是李鸿章在军事生涯转折,通过这次的事件,李鸿章在军事生涯达到了顶峰,同时这一历史事件也正是了。当时中国面临的内忧外患。这正是清政府慢慢走向衰弱直至灭亡的一个信号。李鸿章在军事上的才能说白了就是表现在***内乱上面,但是在抵御外人入侵上面就显得过于狡猾,过于自私的一面,为了避免战事和保存自己的军事里力量而选择与外国侵略者妥协是最错误的选择。当然,在军事方面的才能是不容否定的。
成功固然也要仰仗着偶然的运气,但李鸿章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个人以及曾国藩的因素:首先,李鸿章的用兵之道是拟定详细策划后再行动,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