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学反思(一)升与毫升
《升与毫升》教学反思B>
p STYLE="line-height:150%">
升和毫升是容量单位,经常用来计量容器里容纳的液体或粉末状、颗粒状物体的体积,教学反思
(一)升与毫升。小学数学以往总是把升和毫升与其他常用体积单位一起,编排在高年级教学。本单元教材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升和毫升,是因为这两个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尽量早一些教学升和毫升,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感性认识。由于升和毫升在体积之前教学,因此采取直观认识、直观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容量的含义以及计量单位,感受1升和1毫升的实际意义,会进行升和毫升的简单换算。感受1升和1毫升的实际意义,形成有关1升和1毫升的表象是教学重点。
p STYLE="text-indent:2 4.0pt;line-height:150%">
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为了突出重点,有效分散难点,虽然只有三课时的教学内容,我却做了超过三节课的准备。从课堂表象、学生互动、情感状态、作业反馈中,这几节课有得亦有失。
p STYLE="text-indent:2 4.0pt;line-height:150%">
三得:
p STYLE="text-indent:24.0pt;line-height:150%">
1.从生活经验出发,拉近新知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激发学习兴趣。
p STYLE="line-height:150%"> “升”与“毫升”对学生来说,看似两个全然陌生的概念,但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却是经常遇见的,是有生活面容的,只不过以前并不了解其本质内涵。在课前让他们去超市有目的性的去寻找用“升”和“毫升”作单位的容器,就是让他们有目的性的去观察,拉近即将学习的新知与生活经验间的联系,激发学习新知的兴趣,增强好奇心和求知欲。
p STYLE="text-indent:23.25pt;line-height:150%">
2.从动手操作入手,帮助提升空间想象,积累活动经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一)升与毫升》。
p STYLE="text-indent:23.25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