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清华大学介绍.doc

格式:doc   大小:642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清华大学介绍.doc

上传人:小枷 2018/1/7 文件大小:6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清华大学介绍.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清华大学介绍
(一)清华大学的发展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4月29日,是清政府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所建,当时为留美预备学校。
1925年改办大学,1928年正式命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成为当时全国一流的高等学府。“国立清华大学”实行“教授治校”,体制,实施“通才教育”,学制四年,共设文、法、理、工四个学院,16个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校组建“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抗战胜利后,1946年迁回原址复校,有文、法、理、工、农5个学院,26个系。
1948 年12月,清华园解放。清华大学开始了新的纪元。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员,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
1978年改革开发以来,逐步恢复了理科、经济管理、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目前,清华大学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工、文、法、医、经济、管理和艺术等学科的综合大学。
(二)清华大学有关统计数据
面积:。
建筑面积:
院系:15个院,55个系
专业: 本科专业62个
有权授予硕士学位学科、专业159个;
有权授予博士学位学科、专业123个
学生:本科生14285人;
硕士生14090人;
博士生6994人
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35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32人
教职工:7062人
(三)清华大学校园
“清华园”现泛指清华大学校园。原来则专指以工字厅为主体的一组清室园林。
清华园原是熙春园的一部分。熙春园是康熙的行宫,与圆明园同期建设,后各代皇帝世袭。至道光时分赠子女。熙春园被分为两处:西部称“近春园”,东部仍用“熙春园”旧名。咸丰即位后,将“熙春园”易园名为“清华园。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近春园也被毁于兵火,沦为“荒岛”。清华园则幸存完好。
今天的工字厅大门是原清华园的二宫门,现悬挂于工字厅大门上的匾额是咸丰皇帝的御笔所书。
清华校园变迁图
工字厅
工字厅原名工字殿,是建校前清华园的主题建筑。因其前后两殿之间以短廊相接,俯视似一“工”字,故得名。
建校初期,工字厅是学校文化娱乐和重要交往的中心,东厅为音乐室,西厅为阅览室,后厅则是接待重要外宾的场所。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曾在这里下榻。
工字厅后辟作学校机关的办公所在。为迎接90周年校庆,2000年工字厅进行了大规模的翻修。翻修后的工字厅是校领导和学校党务、人事部门的办公地点,校机关的其他部门外迁至清华学堂。
古月堂
建于道光初年,建园初期是专用书房,后作为教师宿舍。梁启超、朱自清曾在这里居住。1928年改为女生宿舍。后来一直为学校总务机关使用。
藤影荷声之馆
工字厅西侧院,院内紫藤罥架,棂外红莲映窗,是工字厅内最幽美的所在。院内的小客厅,俗称“西花厅”,曾作为书房。1914年秋,梁启超在这里著书,为书房起名为“还读轩”。1925年,著名文学家、诗人吴宓将其命名为“藤影荷声之馆”,并请诗文大家黄节题字精表悬于厅内,成为校内外文人聚会论诗明志的地方。解放后,一直是校机关的办公室。2000年翻修后改为会议室,名曰“荷声会议室”,“藤影荷声之馆”的匾额即悬挂在门上正中位置。与其对应的西边一排房子是“藤影会议室”。
水木清华
水木清华地处工字厅***外,湖光山影,引人入胜,被人成为清华园的“园中之园”。正额上的“水木清华”四个字,传说是康熙御笔。两旁朱柱上有清道光进士,咸、同、光三代礼部侍郎殷兆镛撰书的名联:槛(jian)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化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dan)荡洵是仙居。
近春园遗址公园
近春园的前身是熙春园的中心地带。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近春园也遭严重破坏,沦为“荒岛”。1979年以后,学校经几年的努力,把“荒岛”改建成一处富有历史和文化特色的胜迹。
近春园遗址公园——临漪榭
临漪榭是按园内同名建筑仿造的,是近春园遗址内唯一象征性的旧物恢复。
近春园遗址公园——晗亭、吴晗雕像
吴晗是我校1934届毕业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历史系教授。吴晗治学严谨,学术上卓有成就。他早年埋头书斋,不问政治,后在民族危亡时刻,依然投身于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事业。李公朴、闻一多在昆明被害后,他曾被反动派列为第三个暗杀对象,因提前离昆北上,才幸免于难。
1949年北平解放后,吴晗以军事管制委员会代表的身份参加接收清华大学的工作。先后任校务委员会常委、副主席、历史系主任、文学院长等职务,后调任北京市副市长。“文革”期间,因著有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而首当其中受到迫害,1969年19月11日惨死狱中。
1984年10月,为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