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集安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第一稿).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集安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第一稿).doc

上传人:rovend 2018/1/7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集安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第一稿).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集安市十七届人大
一次会议材料(5)
集安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2011年11月19日在集安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
集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玉波
五年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切实代表人民群众利益,全力支持“一府两院”工作。紧扣大局,贴近民生,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抓住根本、咬定青山,着力推进生态立市战略深入实施
紧紧抓住生态立市这个根本,深入开展调查、检查和视察活动,采取各种措施,扎实推进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
(一)以落实“一号议案”为总抓手,不断加大水源地保护力度。
以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改善水源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不断加大落实“一号议案”监督力度。确定一名副主任侧重负责,组成工作组,常年深入水源区调研指导。开展“一号议案”落实情况视察,听取审议市政府落实情况报告,提出审议意见,并跟踪落实。
积极推动水源区植被恢复和环境保护。组织工作组深入水源区调查、检查。对春砍秋捞、买卖大柴、挖沙取石等破坏植被行为,随时发现随时制止,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查处,使对水源区的监督检查工作形成常态。说服动员近水果农,将原来随手扔到河里的农药瓶(袋)统一收集、集中销毁,防止二次污染。督促协调有关部门,整治在水源保护区洗澡、刷车、野炊等污染水源的行为。
2009年,某外地企业在水源地大青沟林区修路探矿,进行开发,使该区域植被受到破坏。人大常委会发现后,立即组织开发区和林业部门深入现场了解情况,并责成监察局对有关责任人调查处理。及时制止了这起毁林开矿,破坏水源区生态,并可能对水源造成污染的行为,纠正了以破坏生态资源为代价发展经济的错误做法,保护了水源区生态安全。2010年,省林业厅批准,在水源区国有林场进行2000立方米抚育采伐,并给予资金补贴。人大常委会各位主任深入林区,实地踏查。一致认为,此事将使水源生态遭到破坏,不能因小失大。最终没有同意采伐,保持了水源区植被的生态原貌。
水源区水田改旱田,是“一号议案”的重要内容。为推动“水改旱”工作,人大常委会工作组多次深入水源区调查研究,形成了具体工作思路,建议市政府适时启动“水改旱”工作。从2010年开始,将离水源取水口最近的山城村710亩水田改造成旱田,有效减少了农药化肥对水源的直接污染。
积极改善水源区群众生活。积极监督协调,多方筹资,在大青沟、阳岔和山城村建设了3座秸秆燃气站,使700多户农民使用了清洁能源,每年节省薪柴2100立方米,既保护了植被,又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筹资120万元,为阳岔等5个村安装和维修自来水,解决了农民吃水难问题。要求市政府逐年增加水源保护基金,免收水源区群众有线电视费,在惠农政策上向水源区倾斜。帮助水源区群众修桥筑路,改良果树,发展养蜂、五味子、果松示范基地等致富项目。
经过不懈努力,“一号议案”得到有效落实。水源区内植被丰美,通沟河里水量充沛。解除了群众的后顾之忧,提高了市民的幸福指数。水源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居住环境更加优美,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二)以执法检查为主要手段,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
认真开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渔业法》执法检查,监督促进政府及有关部门,严厉打击破坏生态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制定执法检查计划,组织执法检查组,多次深入重点林区库区、农贸市场、宾馆饭店,连续开展执法检查活动。将公开检查、突击检查、明察暗访相结合,注重检查实效。主要领导、主管领导亲自带队,靠前指挥。
市政府及林业、公安、水利部门,积极配合人大执法检查工作,不断加大执法力度。通过林业执法“百日会战”等有效措施,对破坏生态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认真查处,严厉打击。五年来,共查处林业违法案件4363起。其中,行政案件4226起,刑事案件137起,涉及野生动物保护案件40余起。自2009年渭源库区增殖放流,设立禁捕区以来,查处渔政违法案件38起45人,没收违法渔具181件,鱼苗500公斤,查处违法船只12艘。特别是涉案25人的双岔团伙盗伐滥伐林木1200立方米重大案件,个别林业公安干部执法犯法、触犯刑律案件的成功告破和审判,严厉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有效教育了广大干部群众。经过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检查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破坏生态资源违法案件的发案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为拓展旅游资源,结合《野生动物保护法》执法检查,密切关注域内越冬候鸟保护。督促相关部门和沿江乡镇,对越冬候鸟实行人工投食、专人看管。依法打击乱捕滥猎的违法行为,为越冬候鸟提供优良的生存条件,使以野鸭为代表的越冬候鸟成为鸭绿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