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与进展
回顾1990-2010二十年间中国总体疾病负担变化卒中成为首位致死原因
一项由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和评估研究所等机构的学者,对中国的疾病负担进行了全面评估。
研究表明,与全球235种死因中缺血性心脏病居首位不同,卒中成为导致中国人死亡的首位原因。
2010年中国前三位致死疾病
Gonghuan Yang, et al. Lancet .2013; 381: 1987–2015.
卒中
(170万人)
冠心病
()
COPD
()
2012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农村地区卒中患病率及死亡率远高于城市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
1993-2008年中国城乡脑血管病患病率变化趋势
患病率(‰)
死亡率(‰)
2003-2010年城乡地区脑血管病死亡粗率变化趋势比较
2014中国指南主要内容
A 院前处理:
B 急诊室诊断及处理
C 卒中单元
D 急性期诊断与治疗
一、评估和诊断
二、一般处理
三、特异性治疗
四、并发症处理
五、早期康复
六、早期开始二级预防
急性期诊断与评估
 
对所有疑似脑卒中患者应进行头颅平扫CT/MRI检查(I级推荐)
在溶栓等治疗前,应进行头颅平扫CT/MRI检查,排除颅内出血(I级推荐)
应进行血液学、凝血功能和生化检查(I级推荐)
所有脑卒中患者应进行心电图检查(I级推荐),有条件时应持续心电监测(II级推荐)
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估病情程度(II级推荐)
应进行血管病变检查(II级推荐),但在起病早期,应尽量避免因此类检查而延误溶栓时机
根据上述规范的诊断流程进行诊断(I级推荐)
急性期诊断与评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体征持续时间不限(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时),症状体
征持续24小时以上(脑CT或MRI无责任病灶时)
4、排除其他疾病
5、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
急性卒中诊治思路
依据发病时间分类
9
基于发病时间患者分类及其处理
10
发病时间: 患者的最后基线状态为发病时间,而不是症状出现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