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课程实施落差的表现-成因及其消解.doc

格式:doc   大小:5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课程实施落差的表现-成因及其消解.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8/1/9 文件大小: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课程实施落差的表现-成因及其消解.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程实施落差的表现\成因及其消解
[摘要]课程实施落差指课程改革的理论设计与实践效果之间的偏离,它是课程改革推进中客观存在的事实,表现为流程性落差、层级性落差和地区性落差。其成因复杂多样,主要是课程改革的复杂程度、课程政策执行的偏差、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物质条件的制约。正确理解改革的复杂性、提高课程政策的适切性、赋权学校和教师、增加对弱势地区经费投入是消解落差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实施;课程实施落差

一、课程实施落差的表现

课程实施落差是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应然)与课程实施现状(实然)之间的距离,换句话说,也就是课程改革的理论设计与实践效果之间的偏离,也有学者称之为“异变”。课程实施落差涉及到很多层面,总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流程性落差
有学者依据美国课程专家古德莱德课程分类理论来分析课程的落差。古德莱德按照不同的层次把课程划分为五种不同的形态:理想的课程,即由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正式的课程,即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也就是列入学校课程表中的课程;领悟的课程,指任课教师所领会的课程;运作的课程。指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经验的课程,即学生实际体验到的东西。专家的课程、课表中的课程属于应然性的课程,教师实际实施的课程以及学生经验的课程属于实然性的课程,教师领会的课程是从应然到实然过渡的桥梁。这五种课程形态其实是从课程规划、设计到课程实施,从课程决策者、编制者到执行者、受益者的一个流程。在这个流程中,经历了多次的转换,从一种课程形态到另一种课程形态的转换,事实上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偏移”或“损耗”,造成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二)层级性落差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之处是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打破了国家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对于推动课程多样化、多元化,对调动地方和学校参与课程改革与课程实施意义深远,这无疑是课程政策的一大进步。三级课程共同实施、协调发展,是课程改革的初衷。然而在课改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初衷也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三级课程的实施中存在明显的落差:国家课程得到高度重视,成为核心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只是点缀,成为边缘课程,其受到关注的程度与国家课程不可同日而语。

(三)地区性落差
课程实施的地区性落差主要表现为东西部落差和城乡落差。我国幅员辽阔,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阶梯状,势必影响到教育发展水平。因此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这种不平衡的现象也是显而易见的。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尤其沿海地区,课程实施得到有效保证;而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课程实施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差异显著。即使在同一地区城乡之间,由于在教育教学观念、师资水平、经费投入、教学条件诸方面的差异,农村中小学在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仍然很多,课程实施的效果难望城市中小学之项背。

二、课程实施落差的成因

课程实施落差的形成,既有课程改革本身内部的原因(内生性因素),也有许多外部的原因(外源性因素);不仅涉及客观方面物的因素,也牵涉到主观方面人的因素。相较而言,以下四点尤为突出。

(一)课程改革的复杂程度
富兰对教育变革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变革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