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技术.pdf

格式:pdf   大小:2,736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技术.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3/25 文件大小:2.6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技术.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技术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技术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技术目录1城市综合管廊规划......................22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设计..................53城市综合管廊施工.....................20综合管廊根据其所容纳的管线不同,其性质及结构亦有所不同,大致可分为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缆线综合管廊。如下图1-4-1所示:缆线型综合管廊支线型综合管廊干线型综合管廊图1-4-1各综合管廊示意图1、干线综合管廊:用于容纳城市主干工程管线,采用独立分舱方式建设的综合管廊。2、支线综合管廊:用于容纳城市配给工程管线,采用单舱或双舱方式建设的综合管廊。3、缆线管廊:采用浅埋沟道方式建设,设有可开启盖板但其内部:..空间不能满足人员正常通行要求,用于容纳电力电缆和通信线缆的管廊。、本指南适用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工作。2、本指南的编制为了规范和指导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无序建设。3、管廊工程规划应以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市政专项规划、管线综合规划为编制依据,与地下空间规划、道路规划等保持衔接。4、编制管廊工程规划应以统筹地下管线建设、提高工程建设效益、节约利用地下空间、防止道路反复开挖、增强地下管线防灾能力为目的,遵循政府组织、部门合作、科学决策、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的原则。、管廊工程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编制,用于指导管廊工程建设。编制中应听取道路、轨道交通、给水、排水、电力、通信、广电、燃气、供热等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社会公众的意见。2、管廊工程规划应合理确定管廊建设区域和时序,划定管廊平面位置、配套设施用地等控制线。3、管廊工程规划应统筹兼顾城市新区和老旧城区。新区管廊工程规划应与新区规划同步编制,老旧城区管廊工程规划应结合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道路改造、河道改造、管线改造、轨道交通建设、:..人防建设和地下综合体建设等编制。4、管廊工程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并考虑长远发展需要。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5、管廊工程规划原则上五年进行一次修订,或根据城市规划和重要地下管线规划的修改及时调整。调整程序按编制管廊工程规划程序执行。7、宜单独编制不同层级的综合管廊专项规划。总体层面应编制综合管廊总体规划,片区层面应编制综合管廊控制性详细规划。、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结合城市的规划定位、经济发展、城市管理、市政管网建设等条件,全面分析综合管廊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2、应明确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总体思路、总体目标。3、城市建设相关规划分析。4、划分综合管廊的规划分区。针对每个规划分区的特点,提出不同分区的综合管廊建设思路和建设目标。5、提出综合管廊规划的空间布局。综合考虑城市建设的功能结构、发展布局、开发强度等相关因素,提出适建区,对适建区提出建议线位布局。6、明确城市地下管廊建设目标和规模。明确规划总目标和建设规模、分期建设目标和建设规模。7、投资估算。测算规划期内的管廊建设资金规模。、规划可行性分析。根据片区经济、人口、用地、地下空间、管线、地质、气象、水文等情况,分析管廊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规划目标和规模。明确规划总目标和规模、分期建设目标和建设规模。3、建设区域。高强度开发和管线密集地区应划为管廊建设区域,主要是:(1)城市中心区、商业中心、城市地下空间高强度成片集中开发区、重要广场,高铁、机场、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所在区域。(2)交通流量大、地下管线密集的城市主要道路以及景观道路。(3)配合轨道交通、地下道路、城市地下综合体等建设工程地段和其他不宜开挖路面的路段等。4、相关规划分析。说明相关规划内容,并分析与本规划的联系性。5、系统布局。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空间布局、土地使用、开发建设等,结合道路布局,确定管廊的系统布局和类型等。6、管线入廊分析。根据管廊建设区域内有关道路、给水、排水、电力、通信、广电、燃气、供热等工程规划和新(改、扩)建计划,以及轨道交通、人防建设规划等,确定入廊管线,分析项目同步实施的可行性,确定管线入廊的时序。7、针对已编制市政专项规划的协调、优化。根据明确的综合管廊线位针对编制市政专项规划的协调、优化,主要为雨污水、电力、通信等管线的调整和优化。8、管廊断面选型。根据入廊管线种类及规模、建设方式、预留空间等,确定管廊分舱、断面形式及控制尺寸。9、三维控制线划定。管廊三维控制线应明确管廊的规划平面位置和竖向规划控制要求,引导管廊工程设计。10、重要节点控制。明确管廊与道路、轨道交通、地下通道、人:..防工程及其他设施之间的间距控制要求。11、配套设施。合理确定控制中心、变电所、投料口、通风口、人员出入口等配套设施规模、用地和建设标准,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12、附属设施。明确消防、通风、供电、照明、监控和报警、排水、标识等相关附属设施的配置原则和要求。13、安全防灾。明确综合管廊抗震、防火、防洪等安全防灾的原则、标准和基本措施。14、建设时序。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合理安排管廊建设的年份、位置、长度等。15、投资估算。测算规划期内的管廊建设资金规模。16、保障措施。提出组织、政策、资金、技术、管理等措施和建议。、城市综合管廊属市政公用工程,其设计应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法律规范执行,并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2、新建城市道路应开展管线综合设计,并根据城市综合管廊规划、管线综合设计进行综合管廊工程设计;改建、扩建城市道路应根据城市综合管廊规划及管线迁改、新建情况进行综合管廊工程设计。3、管廊总体设计应符合规划的要求,管廊的分类和形式根据规划及功能确定。4、总体设计应确定管廊的线路、断面形状、入廊管线种类、分舱状况、断面大小、附属设施等特征要素。:..5、综合管廊标准断面内部尺寸应根据容纳的管线种类、数量、管线运输、安装、维护、检修等要求综合确定。6、各类孔口等附属设施的平面布置应根据管廊的断面形式、规范及周边环境条件等要求综合、确定。、平面设计:(1)综合管廊平面中心线宜与道路、铁路、轨道交通、公路中心线平行。(2)综合管廊穿越城市快速路、主干路、铁路、轨道交通、公路时,宜垂直穿越;受条件限制时可斜向穿越,最小交叉角不宜小于60度。(3)综合管廊穿越河道时应选择在河床稳定的河段,最小覆土深度应满足河道整治、综合管廊安全运行和结构抗浮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Ⅰ~Ⅴ级航道下面敷设时,;2)在Ⅵ、Ⅶ级航道下面敷设时,;3)在其他河道下面敷设时,。(4)综合管廊最小转弯半径,应满足综合管廊内各种管线的转弯半径要求。:..(5)干线、支线综合管廊与相邻地下构筑物(管线)之间的最小间距应根据地质条件和相邻构筑物性质确定,可参考表2-2-1规定的数值。表2-2-1干线、支线城市综合管廊与相邻地下构筑物(管线)之间的最小间距施工方法明挖施工非开挖施工相邻情况管廊与地下构筑物(管线)(管线)(6)综合管廊的通风口、逃生口、吊装口、人员出入口等外露地面的构筑物应满足城市防洪要求,若无可靠依据应高于地坪高程500mm以上,或采取能防止地面水倒灌的其他措施。(7)干线接支线、支线接支线、支线接用户等节点设计应综合考虑管线的种类、数量、转弯半径等要求。(8)综合管廊的通风口、逃生口、吊装口、人员出入口等外露地面的构筑物不应侵入道路的建筑限界。2、纵断面设计:(1)综合管廊的覆土深度应根据地下设施竖向规划、行车荷载、绿化种植及设计冻土深度等因素综合确定。(2)管廊纵断面最小坡度需考虑廊内排水的需要,纵坡变化处应综合考虑各类管线最小转弯半径的要求。纵向坡度超过10%时,在人员通道部位设防滑地坪或台阶。3、横断面设计::..(1)综合管廊标准断面内部净高应根据容纳管线的种类、规格、数量、安装要求等综合确定,。(2)综合管廊通道净宽,应满足管道、配件及设备运输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综合管廊内两侧设置支架或管道时,;单侧设置支架或管道时,。。(3)在电力电缆接头处、给水阀门处、管廊交叉处、过河、过铁路处等部位,必须进行特殊的断面设计。特殊断面的空间应满足各类管道分支口、通风口、吊装口、人员出入口等孔口以及集水井的断面尺寸要求。在道路交叉口处,原则上每个交叉口均设置管道分支口。(4)采用明挖现浇施工时宜采用矩形断面(如图2-2-1);采用明挖预制装配施工时宜采用矩形断面或圆拱形断面(圆拱形断面如图2-2-2);采用非开挖技术时宜采用圆形断面或矩形断面(圆形断面如图2-2-3)。图2-2-1综合管廊矩形断面示意图:..图2-2-2综合管廊圆拱形断面示意图图2-2-3综合管廊圆形断面示意图(5)天然气管道应在独立舱室内敷设。(6)热力管道采用蒸汽介质时应在独立舱室内敷设,不应与电力电缆同舱敷设。(7)110kV及以上电力电缆,不应与通信电缆同侧布置。(8)给水管道与热力管道同侧布置时,给水管道宜布置在热力管道下方。、综合管廊作为城市生命线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年。:..、综合管廊结构应根据设计使用年限和环境类别进行耐久性设计,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的有关规定。3、综合管廊工程应按乙类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并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4、综合管廊的结构安全等级应为一级,结构中各类构件的安全等级宜与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相同。5、综合管廊应进行防水设计,防水等级标准应为二级,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有关规定。6、对埋设在历史最高水位以下的综合管廊,应根据设计条件计算结构的抗浮稳定。计算时不应计入管廊内管线和设备的自重,也应不考虑侧壁摩阻力、内部的素砼填充,其他各项作用应取标准值,应按可能的最不利工况进行计算,。7、具有化学腐蚀、杂散电流腐蚀性地段,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腐蚀措施,并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8、综合管廊基坑开挖应有可靠的支护措施,基坑回填应符合管廊位置的道路、绿化等回填要求,并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9、综合管廊可采用预制拼装结构。在预制拼装综合管廊方案设计阶段,应协调建设、设计、制作、施工各方之间的关系,并应加强总体、管线、结构、附属等专业之间的配合。10、预制拼装综合管廊结构宜采用预应力筋连接接头、螺栓连接:..用承插式接头。当有可靠依据时,也可采用其他能够保证预制拼装综合管廊结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接头构造。11、预制拼装综合管廊设计应满足使用功能、模数、标准化要求,便于推行预制综合管廊标准化生产。、附属用房:附属用房应邻近管廊,其间应有便捷的联络通道。控制中心宜按照片区集中设置,管理用房根据管廊长度设置,一般6~10公里设置一处管理用房。2、附属设施:(1)管廊通风口的净尺寸应满足通风设备进出的最小尺寸要求。(2)管廊吊装口位置靠近设备及大管径管道安放处,尺寸以满足设备最大件或最长管道的进出要求为宜,间距不宜大于400米。(3)综合管廊人员出入口、逃生口、通风口、吊装口等外露出地面的构筑物应并注意与地面建筑物、构筑物、道路之间的关系,使之与周围协调。3、消防系统:(1)综合管廊主结构体、。(2)管廊内每隔不小于200m应设置防火墙、甲级防火门、阻火包等进行防火分隔;管廊的交叉口及各舱室交叉部位应加设防火墙、:..。(3)综合管廊内应在沿线、人员进出口、逃生口等处设置灭火器材,灭火器材的设置间距不应大于50m。(4)综合管廊内根据技术经济方案比较可加设湿式自动喷水灭火、水喷雾灭火或气体灭火等固定装置。(5)管廊内的电缆防火与阻燃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和《电力电缆隧道设计规程》DL/T5484及《阻燃及耐火电缆塑料绝缘阻燃及耐火电缆分级和要求第1部分:阻燃电缆》《阻燃及耐火电缆塑料绝缘阻燃及耐火电缆分级和要求第2部分:耐火电缆》。(6)当综合管廊内纳入输送易燃、易爆介质管道时,应采取专门的消防系统。4、供电系统:(1)管廊供配电系统接线方案、电源供电电压、供电点、供电回路数、容量等应依据管廊建设规模、周边电源情况、管廊运行管理模式,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合理确定。(2)根据综合管廊负荷运行的安全要求,消防设备和监控设备、应急和疏散照明为二级负荷;天然气管道舱的监控与报警设备、管道紧急切断阀、事故风机应按二级负荷供电,且宜采用两回线路供电;当采用两回线路供电有困难时,应另设置备用电源。其余用电设备可按三级负荷供电。(3)综合管廊内电气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电气设备防护等级应适应地下环境的使用要求,应防水防潮,防护等级不低于IP54;2)电气设备应安装在便于维护和操作的地方,不应安装在低洼、可能受积水浸入的地方;3)电源总配电箱宜安装在管廊进出口处;4)燃气管道舱内的电气设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有关爆炸性气体环境2区的防爆规定。(4)非消防设备的供电电缆、控制电缆应采用阻燃电缆,火灾时需继续工作的消防设备应采用耐火电缆或不燃电缆。天然气管道舱内的电气线路不应有中间接头,线路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的有关规定。(5)综合管廊每个分区的人员进出口处宜设置本分区通风、照明的控制开关。(6)管廊内通风设备、窗孔应在火警信号发出时自动关闭。(7)管廊内的接地系统应形成环形接地网,接地电阻允许最大值不宜大于1。管廊的接地网宜使用截面面积不小于40mmx5mm的镀锌扁钢,在现场应采用电焊搭接,不得采用螺栓搭接的方法。(8)综合管廊内的金属构件、电缆金属保护皮、金属管道以及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应与接地网连通。(9)管廊内敷设有系统接地的高压电网电力电缆时,综合管廊接地网尚应满足当地电力公司有关接地连接技术要求和故障时热稳:..5、照明系统:(1)综合管廊内应设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综合管廊内人行道上的一般照明的平均照度不应小于15lx,最小照度不应小于5lx;出入口和设备操作处的局部照度可为100lx。监控室一般照明照度不宜小于300lx。管廊内疏散应急照明照度不应低于5lx,应急电源持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60min。(2)出入口和个防火分区防火门上方应设置安全出口标志灯,,间距不应大于20m。6、监控与报警系统:(1)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宜分为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通信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统一管理信息平台等。(2)系统的组成及其系统架构、系统配置应根据综合管廊建设规模、纳入管线的种类、综合管廊运营维护管理模式等确定。(3)监控、报警和联动反馈信号应送至监控中心。(4)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1)系统应能对综合管廊内环境参数进行监测与报警。环境参数检测内容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含有两类及以上管线的舱室,应按较高要求的管线设置。表环境参数检测内容舱室容纳给水管道、污水管道天然气管道热力管道电力电缆、:..再生水管通信线缆道、雨水管道温度●●●●●湿度●●●●●水位●●●●●O●●●●●2HS气体▲●▲▲▲2CH气体▲●●▲▲4注:●应监测;▲宜监测。2)系统应对通风设备、排水泵、电气设备等进行状态监测和控制。(5)安全防范系统1)综合管廊内设备集中安装地点、人员出入口、变配电间和监控中心等场所应设置摄像机;综合管廊内沿线每个防火分区内应至少设置一台摄像机,不分防火分区的舱室,摄像机设置间距不应大于100m。2)综合管廊人员出入口、通风口应设置入侵报警装置及出入口控制装置。(6)通信系统1)综合管廊应设置固定式通信系统,电话应与监控中心接通,信号应与通信网络连通。综合管廊人员出入口或每一防火分区内应设:..置通信点;不分防火分区的舱室,通信点设置间距不应大于100m;2)宜设置用于对讲通话的无线信号覆盖系统。(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综合管廊含电力电缆的舱室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应在电力电缆表层设置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并应在舱室顶部设置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或感烟火灾探测器;2)设置火灾探测器的场所应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火灾报警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处宜设置电话插孔;3)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GB16280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的有关规定。(8)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天然气管道舱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1)应设置线型红外天然气探测器或点型天然气探测器,且布置间距不宜大于15m;2)天然气探测器应接入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3)当天然气管道舱天然气浓度超过报警浓度设定值(上限值)时,应由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或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启动天然气舱事故段分区及其相邻分区的事故通风设备。(9)统一管理平台1)应对监控与报警系统各组成系统进行系统集成,并应具有数据通信、信息采集和综合处理功能;2)应与各专业管线配套监控系统及平台联通。:..7、通风系统:(1)综合管廊宜采用自然进风和机械排风相结合的通风方式。天然气管道舱和含有污水管道的舱室应采用机械进、排风的通风方式。(2)综合管廊的通风量应根据通风区间、截面尺寸并经过计算确定,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正常通风换气次数不应小于2次/h,事故通风换气次数不应小于6次/h;2)天然气管道舱正常通风换气次数不应小于6次/h,事故通风换气次数不应小于12次/h;3)舱室内天然气浓度大于其爆炸下限浓度值(体积分数)20%时,应启动事故段分区及其相邻分区的事故通风设备。(3)管廊的通风口应增设能防止小动物进人管廊内的金属网格,网孔净尺寸不应大于10mm×10mm。(4)综合管廊的通风设备应符合节能环保要求。天然气管道舱风机应采用防爆风机。(5)当综合管廊内空气温度高于40°C或需进行线路检修时,应开启排风机,并应满足综合管廊内环境控制的要求。(6)综合管廊舱室内发生火灾时,发生火灾的防火分区及相邻分区的通风设备应能够自动关闭。综合管廊内应设置事故后机械排烟设施。(7)综合管廊的通风口处出风风速不宜大于5m/s。8、排水系统::..(1)管廊内应设置自动排水系统。(2)管廊的排水区间应根据道路的纵坡确定,排水区间不宜大于200m,应在排水区间的最低点设置集水坑,并设置自动水位排水泵。集水坑的容量应根据渗入综合管廊内的水量和排水泵参数确定。(3)管廊的底板宜设置排水明沟,并通过排水沟将地面积水汇入集水坑内,%。(4)管廊的排水就近接入城市排水系统,并应在排水管的上端设置逆止阀。(5)天然气管道舱应设置独立集水坑。(6)综合管廊排出的废水温度不应高于40°C。9、标识系统:(1)综合管廊的主出入口内应设置综合管廊介绍牌,并应标明综合管廊建设时间、规模、容纳管线。(2)纳入综合管廊的管线,应采用符合管线管理单位要求的标识进行区分,并应标明管线属性、规格、产权单位名称、紧急联系电话。标识应设置在醒目位置,间隔距离不应大于100m。(3)综合管廊的设备旁边应设置设备铭牌,并应标明设备的名称、基本数据、使用方式及紧急联系电话。(4)综合管廊内应设置“禁烟”、“注意碰头”、“注意脚下”、“禁止触摸”、“防坠落”等警示、警告标识。(5)综合管廊内部应设置里程标识,交叉口处应设置方向标识。(6)人员出入口、逃生口、管线分支口、灭火器材设置处等部:..位,应设置带编号的标识。(7)综合管廊穿越河道时,应在河道两侧醒目位置设置明确的标识。(线)技术设计1、管材选择(1)电力电缆应采用阻燃电缆或不燃电缆。(2)通信线缆应采用阻燃线缆。(3)主要考虑管道的安全运行和便于安装维修的需要,给水、再生水、雨水、污水宜选用高强、轻质、韧性好的金属材料、塑料或复合材料。金属管材宜采用钢管、球墨铸铁管,塑料或复合材料宜采用钢骨架塑料复合管、PE管等。(4)天然气管道应采用无缝钢管,热力管道应采用钢管。2、线缆敷设(1)线缆支架、梯架或托盘的层间距离,应满足能方便地敷设电缆及其固定、安装接头的要求,且在多根电缆同置于一层情况下,可更换或增设任意一根电缆及其接头。电缆支架、梯架或托盘的层间距最小值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2)电力电缆敷设安装应按支架形式设计,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和《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的有关规定。(3)通信线缆敷设安装应按桥架形式设计,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和《光缆进线室设计规:..定》YD/T5151的有关规定。3、管道敷设(1)给水、再生水、雨水、污水管道宜设置在线缆下部空间,无需特殊防护。雨水、污水管道应布置在综合管沟的底部。(2)管道单位长度必须满足其吊装、安装及更换所预留的空间尺寸要求。管道安装净距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值。(3)管道在市政管廊的交叉口、分支及预留引出位置应设置阀门沿管道纵向路由设置供管道固定用的支墩或预埋件。(4)给水、再生水管道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和《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的有关规定。(5)雨水管渠、污水管道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的有关规定。(6)天然气管道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的有关规定。(7)给水、再生水、污水、雨水管道支撑的形式、间距、固定方式应通过计算确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的有关规定。(8)天然气管道支撑的形式、间距、固定方式应通过计算确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的有关规定。、监理、监测等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施工过程应当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浅埋暗挖施工、顶管施工和盾构施工。1、明挖施工及技术措施明挖法通常包括明挖现浇、明挖预制拼装两种施工方法。(1)明挖法基础工程基坑开挖前应根据围护结构的类型、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施工工艺和地面荷载等因素制定施工方案,基坑开挖过程中应进行动态监测并设置合理有效的排水措施。基础施工时应做好排水工作,避免长期浸泡,影响基底承载力;基坑回填应在主体结构及防水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回填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及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的有关规定。(2)现浇施工和预制拼装的适用性和优缺点1)明挖现浇施工明挖现浇施工法是较为常用的施工方法,优点是可将整个工程分割为多个施工标段、施工难度、技术要求、机动灵活,缺点为施工周期较长。该方法适用于场地地势平坦、周围没有其它需进行保护的建筑物、有条件进行大面积开挖的地段,通常在城市新建区,结合道路新建工程同步实施。2)明挖预制拼装施工明挖预制拼装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施工方法,要求有较大规模的:..预制厂和大吨位的运输及起吊设备,施工技术要求高,批量生产有价格优势。其施工特点是施工周期短、基坑暴露时间短,社会影响小;成品质量有保证,观感好;受力相对合理,钢筋用量较低。厦门集美新城片区综合管廊采用预应力张拉拼装施工工艺,厦门翔安新城综合管廊采用柔性承插式施工工艺。厦门集美新城片区综合管廊施工厦门翔安新城洪钟大道综合管廊施工两者比较如下表:施工方明挖现浇施工法明挖预制拼装施工法法1、预制拼装施工方法为国家推荐方法(国办发〔2015〕61号)1、施工难度及技术要2、施工工期与现浇混凝土整体式综合管廊相比缩短45%左右,社主要优求较低;会效益显著;点2、施工机动灵活且工3、更能保证管廊质量,抗渗及工程耐久性;程造价较低。4、预制混凝土综合管廊施工作业噪声低、现场文明、有序而整洁,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效益等优势。:..施工方明挖现浇施工法明挖预制拼装施工法法1、对施工环境有一定1、要求有较大规模的预制厂和大吨位的运输和起吊设备,施工技主要缺要求,施工周期长。术要求较高;点2、现场施工工序繁2、工程造价较现浇施工略高,但大规模批量生产可降低成本。杂,施工质量难控制。(3)现浇施工1)现浇混凝土结构综合管廊现浇段施工前,应根据结构形式、施工工艺、设备和材料供应条件进行模板及支架设计。模板及支撑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应满足受力要求。混凝土的浇筑应在模板和支架检验合格后进行,连续浇筑时,每层浇筑高度应满足振捣密实的要求,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2)结构验收综合管廊现浇结构施工完成后应按照相关的验收程序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4)预制拼装施工综合管廊预制拼装开始时,应根据相关国家及地方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如建质【2009】87号文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等)编制专项方案,对预制节段预制、运输及拼装施工的全面策划,明确预制构件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预制构件的施工。1)预制结构主材应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和高强钢筋。在运输及吊装前,预制构件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5%;运输前要做好:..运输路线沿线现状调查,包括运距、交通流量、道路限高、施工便道和作业现场状况等;吊装时应结合施工现场作业场地状况及基坑边坡稳定性等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吊装方式,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2)预制拼装按拼装方式分为柔性接口拼装和刚性接口拼装。柔性接口和刚性接口均适用于工厂化、规模化的综合管廊拼装,施工质量和工期易于保证,尤其适合大规模、长距离管沟的生产与吊装作业。柔性接口拼装采取橡胶密封圈安装、内拉法就位、闭水试验等工序进行拼装。刚性接口拼装采取节段间环氧树脂材料进行粘接,并利用后张法预应力对施工段进行拼装,使节段连成整跨。当场地条件较差,或易发生不均匀沉降时,宜采用柔性接口拼装工艺;当场地地质较佳且有可靠依据时,宜采用刚性接口拼装工艺。3)预制构件的验收预制构件安装前应对其外观、裂缝等情况进行检验,并应按设计要求及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进行结构性能检验;建设单位应组织参建各方对预制构件的外观和实体质量、预制拼装高程及线型等方面进行验收。(5)施工注意事项1)预制节段拼装应重视首节段的定位和固定,避免在拼装过程中发生碰撞偏移。2)刚性拼装节段之间采用环氧树脂材料进行粘接,涂胶应快速、:..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