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关于加快促进智慧农业发展的实施方案.pdf

格式:pdf   大小:931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加快促进智慧农业发展的实施方案.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3/25 文件大小:9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加快促进智慧农业发展的实施方案.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关于加快促进智慧农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关于加快促进智慧农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关于加快促进智慧农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为充分发挥数字化、信息化对乡村振兴的驱动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智慧农业水平,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智慧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落实省、市部署要求,大力发展“六新产业”、建设“四新设施”,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智慧农业建设,坚持以“抓农业规划引领、抓产业化提升、抓品牌打造、抓科技推广应用、抓数字化促进、抓规模化发展”等为引领,以推动农业领域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为路径,以试点示范、集成创新和推广融合为举措,着力培育智慧农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品质,为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新动能。:..,市场主导。优化政策环境,构建发展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和调控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农业发展,支持企业多角度、深层次开展智慧农业应用,发挥市场主体资金和技术优势,发展专业化社会服务,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开展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应用创新,为智慧农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数据共通。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分块负责”机制,依托“吉农云”平台,建设“上下互动、联网互通、共建共享、多方共赢”的智慧农业、数字农业“辽农云”平台,稳妥有序、系统推进我市智能数字化应用与农业技术无缝衔接,提高农业精准化、高效化、智慧化水平。,逐次推进。坚持“试点先行、示范推广、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优先选择基础较好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开展试点示范,重点突破农业现代化、产业现代化发展瓶颈,推进农业全链条数字化改造,形成以点串线、以线扩面、全环节覆盖、全过程提升的智慧农业发展格局。,靶向发力。加快推进农业生产质量标准化建设,实现农业生产、经营和销售数字化、可追溯。聚焦智慧养殖、智慧棚室、智慧种植、智慧农机等领域,充分利用农业遥感技术、监控系统、数据采集、无人管理、平台操控等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大力改造传统农业,加速技术融合、产业融合、业态融合、模式融合,为农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三)总体目标。:..“十四五”期间,推进农业数字化技术手段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辽农云”智慧农业数据平台基本建成,农业数字化改造初见成效,传统农业实现转型升级,数字农业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25年,市、县、乡、村四级数字农业农村云平台搭建完成。“辽农云”基本实现农业生产管理信息资源集成共享,品牌农产品和主要农业投入品全程溯源监管,生产者与消费者供需两端有效对接,不断提升农业数据信息支撑宏观调控、指导生产、市场引导、质量追溯的能力。落实“十百千”工程,力争创建2个省级“智慧农业示范县”、10个“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和100个示范性“数字村”,农村电商快速发展,实现全市行政村数字化全覆盖。逐步拓宽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应用场景,全面提升农业智慧化水平,初步实现生产智能化、管理数据化、经营网络化和服务在线化,促进优势农业产业节本增效,培育形成智慧农业产业体系。二、重点任务结合我市实际,重点实施“1386”工程,即建设“辽农云”智慧农业平台、推进“三个”试点示范工程、实施“八个”领域数字应用和培育“六个”增长点。通过“建平台、谋项目、强应用、促发展”,逐步实现由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升级改造。(一)建设“辽农云”智慧农业平台。。依托“吉农云”平台资源,采取互惠合作:..或独立运行的模式,通过政府引导、上下联动、多方参与、数据共享等方式,推进涉农领域数据资源采集汇聚,建设“辽农云”智慧农业数据平台。重点构建农业基础资源数据库、生产过程数据库、生产主体数据库,形成智慧农业数据库群,打造全市智慧农业大脑,实现农业数据可视化、一体化、现代化。(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局、市乡村振兴局、市林业局、各县区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以下各项工作任务均需各县区政府落实,不再逐条列出)。统筹有关资源,充分利用“吉农云”平台系统资源,盘活“六有”益农信息社信息进村入户功能,整合农业资源、生产、加工、市场、服务、执法监管和政务服务等领域数据信息,健全完善市、县区、乡镇、村、企业、农户等数据采集应用系统。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推进县区、乡镇智慧农业数据平台建设,加快推动智能感知、分析、预测、控制等装备技术在农业领域的集成应用,鼓励龙头企业、产业化联合体、产销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殖大户推进智慧种植、养殖、加工、管理等数字化发展,通过协同联动、数据互通实现在线服务、预警分析、动态监测和过程监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局按职责分工负责)。推动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强化数据信息资源交换,不断提升数据汇集、分析与应用能力,加快推进省、市、县区农业数据平台互联互通,将黑土地保护、高标准农田、耕地后:..备资源等信息统一纳入平台,实现农业大数据共享共用。吸纳各类专家人才形成技术服务团队,实行定期在线指导和分析预判,加大种养殖技术、加工生产和市场销售的精准指导。积极对接大型农业信息化服务商,制定科学有效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通过研发APP软件、应用小程序和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帮助企业、经营主体和普通农户实现“足不出户”就可享受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市农业农村局、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二)推进“三个”示范创建工程。“智慧农业示范县”。重点围绕粮食绿色高产、畜牧业优质发展目标,以“循环农业”为基础,以有机农业为载体,以智慧农业为主线,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梅花鹿创投园、六禾现代田园综合体和松籽产业园等大型园区和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为主体,大力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农机作业智能化改造、“互联网+”现代农业、特色产业数字化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化应用,积极争取国家智慧农业示范基地项目,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形成智慧农业核心和产业带,实现智慧农业可复制、可推广的县域整体推进建设模式,力争在“十四五”期末,东丰、东辽两县创建成为全省“智慧农业示范县”。(市农业农村局负责)“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扶持鼓励东丰县以梅花鹿、食用菌、林果、肉牛等,东辽县以禽蛋、黑猪、有机水稻、鲜食玉米等,龙山、西安区以休闲农业、特色采摘等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智慧农业,通过开展应用数字化经营管理系统、对接“吉农云”等社会化服务平台、开展智慧农业建设、农机装备智能化改造和采用信息技术等方式,实现应用主体管理数字化、生产智能化、指导精准化,聚力打造10个一体化发展的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局按职责分工负责)“数字村”。以强化智慧农业为基础,结合“千村示范”创建工作,以朝阳村、太和村、树安村、永治村等为标杆,围绕农业生产、农村经营、农民生活、社会治理等领域,建设100个示范型“数字村”。依托“吉农码”平台,突出村级应用服务平台的数字化、智能化,以“一户一码”进行规范化管理,实现便民事项“码”上办,问题反馈“码”上管,农特产品“码”上销,全面助推乡村产业发展,增强乡村治理能力,提升村民幸福指数,提高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市农业农村局、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局、市乡村振兴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实施“八个”领域数字应用。。强化黑土地保护“一张图”建设,建立健全数字化档案,编制数字化土壤类型、养分分布、耕地地力等图集,对土地实行数字化动态管理。对近年来建设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及时上图入库,从项目立项、实施、验收等各阶段进行精准管理,形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张网”。加快建设数字田园,推动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技术与装备在大田种植和设施园:..艺上的集成应用,建设环境控制、水肥药精准施用、精准种植、农机智能作业与调度监控等系统,发展智能“车间农业”,推进种植业生产经营智能管理。(市农业农村局、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局按职责分工负责)。推进畜禽圈舍通风温控、空气过滤、环境感知等设备智能化改造,集成应用电子识别、精准上料等数字化设备,精准监测畜禽养殖投入品和产出品数量,示范推广畜禽全程智能喂养和养殖环境智能监控。依托“动监e通”程序,推进养殖屠宰数据直联直报,实现畜牧生产、流通、屠宰各环节信息互联互通。依托“吉牛云”平台,增强肉牛产业数字化应用场景,为养殖户提供数字化繁改服务,采集牛体健康数据,用数据辅助开展活体抵押、担保、保险、风险补偿等业务,加快推进肉牛线上交易体系建设。(市农业农村局、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以东丰梅花鹿、东辽黑猪、东辽柞蚕等主产地为核心,对良种繁育、科学饲养、防疫防病、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和市场销售等关键环节实行全链条数字化应用改造,以提增品质、提升产量和提高产值为目标,实现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科学化管理、动态化监测、市场化分析,为我市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提供数据支撑,打造地域特色优势品牌。(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对接全国种业大数据平台,推动种业生产登记、品种审定、种源保护、推广销售等数据互联互通,实现种质资源信息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大力推进数字育种技术,建设数字育种服务平台,统筹利用生产经营许可、生产备案和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手段,加快数字技术在制种基地监管中的应用,提升种业智慧化监管水平。推进东丰梅花鹿、东辽黑猪等特色产业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经验育种”向“精确育种”转变,逐步发展定制设计育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三产”融合数字化应用。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积极推广应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智能技术,实现人工智能与现代农业的深度结合,开发涵盖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的智能检测、自动控制、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等技术,打造高端智慧农业示范区。培育数字化市场主体,支持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利用数字化技术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与销售。加快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构建农产品生产、存储、加工、销售一体化、智能化发展,打通农产品“最初一公里”。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数字化平台应用有效对接大型流通仓储、批发市场和商超、健全在线经营网络,延伸产业链、拓展价值链、完善生态链。(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依托省农业机械化智慧云平台和信息进村入户服务平台手机端,完善农机装备基础数据库,强化农机服务监管,促进信息化技术与农机装备、生产作业、管理服务全链条有机融合,实现保护性耕作、农机安全监理、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机购置补贴、农机调度、作业数据分析和农机培训管理等业务的数字化管理,推进农业机械装备智能化、作业精准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加快农机装备数字化改造,推广新型智能农用机械,推动北斗导航、智能监控等设备在无人机、大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深松机等重点机具装载,高效完成田间播种、植保喷药、田间施肥、田间授粉、水面投料、设施巡检等各种农作任务。(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健全完善市、县、乡、村农产品“网格化”电子监管名录和主要农产品生产主体电子化监管档案,对重要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和优势农产品实行数字化监管。落实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电子合格证制度,完善质量追溯管理与风险预警、应急召回联动机制,实现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提升农产品信息化监管水平。强化农资经营主体备案和经营台账管理,汇集生产经营数据以及监督检查、行政处罚、施肥用药等数据,构建以县区为单位的投入品监管溯源与数据采集机制,推进农业投入品溯源化。(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推动生产经营主体数字化应用。发挥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利用技术和资金优势,创新农业全产链数字化管理模式,构建“龙头企业+”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带动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提升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等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改造,促进提高生产经营和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农产品品牌市场竞争力、综合效益和附加值,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培育“六个”增长点。。持续推进城乡“同网同速”,优化提升农村宽带网络质量,逐步推动5G和千兆光纤网络向有条件、有需求的乡村延伸。加快农村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农业农村、商务、民政、邮政、供销等部门农村信息服务站点的整合共享,推广“多站合一、一站多用”。搭建农村三产融合数字化通道,促进农业产业与科研机构、高校等技术对接和成果转化,提升融合主体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鼓励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终端、技术产品、移动互联网应用(APP)软件,不断丰富“三农”信息终端和服务供给。利用好手机这个“新农具”,落实高素质农民综合化、层次化、模块化教学计划,满足数字农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让农民会用、想用、爱用手机这个“新农具”、数据这项“新农资”,使广大农民享受到数字经济发展红利。(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旅局、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司、联通公司市分公司、电信公司分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拓宽“吉农码”农产品宣传推广和“省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应用范围。扩大农村电商覆盖面,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网络销售特色农产品。持续实施“数商兴农”,积极打造农产品网络品牌,支持地方开展特色农产品认证和市场推广,以品牌化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分类推进“快递进村”工程。建立完善农村物流共同配送服务规范和运营机制,发展县、乡、村物流共同配送,实现统一仓储、分拣、运输、揽件。持续发展巾帼电商,培育壮大巾帼电商主体,开展面向农村妇女的电商培训I,用好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模式。强化益农信息社电子商务服务功能,发挥电商进村最后一公里的节点作用,全面打通农产品线上线下营销通道。(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局、市乡村振兴局、市供销社、市妇联、市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提升“吉农云”、“吉农码”、12316三农综合信息化服务和信息进村入户等平台服务能力,支持培育一批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的信息综合服务企业,引导开展土地托管、财务托管、农机及智能装备租赁、农村数据网贷等社会化服务。深化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深入开展农:..农产品收购非现金结算,创新助农服务模式。引导鼓励涉农金融机构提升农户建档评级和授信覆盖面,提高信贷服务效率。鼓励保险机构探索利用互联网、卫星遥感、远程视频等技术,开展农业保险的线上承保理赔。稳步推进乡镇、村基层社保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同步推进社保服务事项下沉,充分依托村镇基层平台开展社保经办服务。推广电子社保卡普及应用,扩大便民服务终端覆盖范围,加强农民工外出务工等形势分析,将就业、社保服务与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相结合,增强“就近办、线上办”能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社保局、市金融办、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局、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银保监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新业态”。推进田园综合体和乡村旅游智慧化发展,打造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智慧便捷的休闲观光园区、乡村民宿、森林氧吧和康养基地,线上推荐一批乡村旅游精品景点路线。推进创意农业、认养农业、体验农业、健康养生等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发展,引导在线旅游、电子商务、位置信息服务、社交媒体、智慧金融等产品和服务下沉到乡村,探索开展乡村旅游网络经营新模式。加强农村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组织开展传统文化资源普查、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农耕文化传承保护等工作,通过网络传播农村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市财政局、市农业农:..局、市文联按职责分工负责)。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数据收集与分析,实现农村生态系统的动态监测、智慧监管。强化农村生态环境综合管理,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特征监测分析、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调查分析、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分析、农用地面积和环境质量监测分析。综合应用无人机、高清视频等技术对农村生态系统脆弱区和敏感区开展常态化、自动化监测。构建秸秆焚烧管控管理平台,加强对农作物秸秆焚烧火点监控监测。(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依托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加强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和灾后救援保障,对乡村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灾害及生产生活安全进行监测预警。合理调度防灾救灾物资,做好乡村受灾人群应急救援和保障服务。完善覆盖全面、实时监测、全局掌控的乡村数字化公共卫生安全防控体系,建立突发事件风险监测与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引导村民开展自我卫生管理和卫生安全防控。保障农村气象灾害服务,构建广覆盖、立体化的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立精细到乡镇的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警业务,推动预警信息到村到户到人。(市民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局、市乡村振兴局、市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一)加强组织领导。为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促进智慧农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负责统筹推进全市智慧农业发展工作。各县区政府、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将统筹推进智慧农业建设列入重要日程,结合本区域实际和部门职能特点,主动站位、协同配合,进一步研究细化智慧农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努力争取国家、省政策支持和项目资金,强化指导服务,统筹推动解决智慧农业建设过程中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重大问题,合力推进我市智慧农业建设。(二)加强政策支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加大项目、资金、资源整合力度,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鼓励采取以奖代补、购买服务、多方合作和贷款贴息等方式,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智慧农业建设。充分利用农业农村、乡村振兴、通信、交通、水利、电力、民政、教育、文化、乡村治理等项目资金,支持智慧农业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农业农村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管理服务流程,积极支持和培育壮大农业农村数字化产业主体,营造智慧农业良好发展环境。(三)加强人才培育。瞄准智慧农业发展需求,依托科研机构、高校、农业龙头企业等资源,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计划,加强智慧农业干部队伍培:..普及智慧农业相关知识,培养实用型农村信息管理技术人才,提高“三农”干部、新型经营主体、广大农民的数字技术应用和管理水平。持续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充分发挥其在网络、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优势和派出单位的资源优势。鼓励和引导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返乡就业人员等参与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四)加强宣传服务。积极培育、挖掘成功做法,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平台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宣传数字乡村建设政策措施和进展成效,展示智慧农业助农惠农新成果。通过举办培训班、制作公益广告和科技下乡服务等活动,积极开展智慧农业建设交流活动,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努力营造良好发展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