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解读
一、中考命题预测
本单元内容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主要考点有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元素符号、化学式的书写及其意义、核外电子排布的有关知识、化合价、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与离子的关系等,同时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以及与化学式有关的计算等也都是考查的内容。
此类题目主要以联系实际、科技成果的信息给予题的形式出现,而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及原子与离子的关系等又是开放性试题命题的热点,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中考高频考点解读
考点一:元素与原子
例1 (2010·昆明)电子数相同,质子数不同的两种粒子,它们可能是( )
解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则质子数不同,电子数也不相同,A错误;不同元素的离子,则质子数不相同,电子数可能相同,如Na+和Mg2+,B正确;两种不同的分子,由于分子不显电性,分子中电子数相同,质子数一定相同,C错误;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质子数相同,而电子数不同,D错误。
答案 B
点评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考点二:构成物质的微粒
例2 (2010·芜湖)下列有关“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认识、错误的是( )
解析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粒构成的,微粒都是不断运动的,微粒之间都有间隔,A、B、C正确;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D错误。
答案 D
点评分子、原子和离子无论如何变化,仍具有其基本性质。
考点三:微粒结构示意图
例3 (2010·福州)从图3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
D.①表示阴离子,②表示原子
解析根据图示,两种微粒的核内质子数不同,因此不是同种元素,A错误;两种微粒都有两个电子层,核外电子数都是10个,微粒①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是阴离子,微粒②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是原子,说明这两种微粒分别是不同元素的原子和离子,B、C、D正确。
答案 A
点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原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阴离子。
考点四:元素周期表
例4 (2010·南京)中国志愿者王跃参加了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航天飞行试验。有探测资料表明,火星上存在丰富的镁资源。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解析镁元素是金属元素而不是非金属元素,A错误;镁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2,因此其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均为12,,B、C、D正确。
答案 A
点评根据元素的名称及最外层电子数可以确定元素的类别,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由其中的一个量可以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