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枫香溪镇八一爱民学校教师: 黄朝华 2017年4月11日
“精准扶贫”定义及提出背景
?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谁的贫困程度深对谁的扶持就应多。精准扶贫是透过对贫困户、贫困地区进行精准辩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由村到户,逐步构建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促进贫困地区彻底脱贫致富。
喂挺枪滚毁惯
“精准扶贫”这一概念是在2013年首次提出的,十八大结束不久县考察扶贫工作时指出:“帮助困难乡亲脱贫致富要有针对性,要一家一户摸情况,做到心中有数”。2013年11月3日在湘西调研扶贫工作时,明确提出扶贫工作“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抓住重点,不断提高精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大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
2015年2月13日至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来到陕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祝福。13日下午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1号会议室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同来自陕西、甘肃、宁夏的24位市县委书记一起,共商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计。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是开门见山地指出,老区和老区人民,为我们党领导的中接着向参加会议的市县委书记们提出4个问题: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抓好县域经济发展?如何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改善老区百姓生活?县一级如何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积极作为、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如何继承和发扬老区光荣传统,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精准扶贫”?
我国扶贫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是,长期来仍存在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等问题。各地区在扶贫具体工作中普遍存在“谁是贫困居民”“贫困原因是什么”“怎么针对性帮扶”“帮扶效果又怎样”等不确定问题。由于各省乃至全国都没有建立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因此对于具体贫困居民、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就存在许多盲点,真正的一些贫困农户和贫困居民没有得到帮扶。
关于教育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