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广东工业大学培英育才计划暂行办法.doc

格式:doc   大小:64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广东工业大学培英育才计划暂行办法.doc

上传人:weizifan339913 2018/1/11 文件大小: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广东工业大学培英育才计划暂行办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广东工业大学培英育才计划暂行办法
(教学类)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落实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促进优秀中青年教师的成长,造就和培养教学名师,学校决定实施“培英育才计划”。
第二条“培英育才计划”是学校人才建设长远规划的重要部分,其目的是在学校形成浓郁的人才培养氛围,为优秀的中青年教师成长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搭建一个良好的成长平台。
第三条“培英育才计划”培养对象实行公开选拔、专家评审、择优培养、严格考核、动态管理。
第四条“培英育才计划”培养对象在培养期内享受学校提供的岗位津贴和教改经费资助等待遇。
第二章培养层次、培养目标与培养期限
第五条培养层次
分第一层次、第二层次两个层次进行培养
第六条培养目标
(1)第一层次培养目标
培养和造就国家级名师;主持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或教改项目;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以上的教学成果奖,冲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作为第一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各类学科竞赛并获得一等奖以上奖项;作为第一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获得专利。
(2)第二层次培养目标
培养和造就省级名师;主持省级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或教改项目;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及以上奖励;作为第一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参加省级
各类学科竞赛并获得一等奖以上奖项;作为第一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获得专利。
第七条培养期限
每2年遴选一届,每届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培养期限均为4年。
第三章选拔范围、数量、条件
第八条培英育才对象选拔范围
我校在职在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专职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
每届培养数量
第一层次培养对象,一般不超过3人。
第二层次培养对象,一般不超过5人。
第十条选拔对象的申报条件
(1)基本条件:具有高尚的学术道德、严谨的学风、良好的协作精神和较强的学术发展潜力;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学效果良好,任现职以来获得校级教学优秀奖。
(2)第一层次培养对象要求:年龄在53岁以下(含),具有博士学位和正高级职称,近5年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课题或主持重大横向项目(工科经费20万以上,文科经费10万以上),且满足下列5项条件之二(以下5项中,前3项中必须达到至少1项;同时后2项中也必须达到至少1项):
①近5年主持省级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或教改项目1项以上,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教改论文2篇以上者。
②近5年获得省部级教改成果一等奖(排名前3)或二等奖(排名前2)1项以上。
③省教学名师。
④近5年作为第一指导教师,指导本科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
挑战杯系列竞赛,获省级所设奖项的最高奖项2项以上。
⑤近5年指导学生获得专利,该专利的第一申请人是广东工业大学,且以所指导的学生为第一发明人、指导教师本人在所有的非学生发明人中排名第1。
(3)第二层次培养对象要求:年龄在48周岁以下(含),具有博士学位和副高级以上职称;且满足下列5项条件之二(以下5项中,前3项中必须达到至少1项;同时后2项中也必须达到至少1项):
①近5年主持校级以上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或教改项目1项以上,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教改论文2篇以上者。
②近5年获得省部级教改成果一等奖(排名前5)或二等奖(排名前3)1项以上;或者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1)1项以上。
③校教学名师。
④近5年作为第一指导教师,指导本科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挑战杯系列竞赛,获得省级以上的奖项1项以上。
⑤近5年指导学生获得专利,该专利的第一申请人是广东工业大学,且以所指导的学生为第一发明人、指导教师本人在所有的非学生发明人中排名第1。
第四章培养对象的工作职责
第十一条“培英育才计划”培养对象的工作职责
(1)第一层次培养对象的工作职责
①指导研究生和本科生学****每学年承担至少2门次本科生课程的讲授工作,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优秀。
②承担教学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包括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双语课程建设和教改项目等),在教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或国外同行公认的突出成果,为申报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创造条件。
③承担科学研究工作,并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果。
④领导本学科教学团队建设,培养并提高本学科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⑤掌握本学科范围内的学术和教学发展动态,负责本学科课程体系建设,不断将本学科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内容,并编写本学科特色教材。
⑥积极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并取得突出成绩。
(2)第二层次培养对象的工作职责
①指导研究生和本科生学****每学年承担至少2门次本科生课程的讲授工作,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良好。
②承担教学研究工作,主持省部级以上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包括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双语课程建设和教改项目等),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