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厦门大学毕业论文样本.pdf

格式:pdf   大小:389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厦门大学毕业论文样本.pdf

上传人:977562398 2018/1/11 文件大小:38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厦门大学毕业论文样本.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附件 2. 宋体小四号,加粗
学校编码:10384 密级
学号:200334020 宋体小四号,加粗
统一图片,居中
封面页边距要求:上、下 ,左、
右 ,页眉页脚 ,装订线
0 cm
硕士学位论文宋体小二号,字间距 2
个汉字符,居中
黑体二号,加粗,居中,单倍行距
长江口、珠江口溶解有机碳的行为与通量
On the behavior and flux of anic Carbon in
two large Chinese estuaries-Changjiang and Zhujiang
Times New Roman 体三号,加
粗,居中,单倍行距
楷体小二号,居中
林*荣
指导教师姓名: 戴民汉教授
专业名称: 授环境科学
论文提交日期: 2007 年 7 月
论文答辩日期: 2007 年 7 月
楷体四号
楷体四号
2007 年 7 月














行按顺序排列五项内容:论文题目,

与作者姓名,“指导教师”,指导教
通师姓名+指导教师职称,“厦门大
量学”。五项内容之间用空格隔开,
自行调整幅度,保持美观。其中
论文题目第一个字距顶端 ,
“厦门大学”最后一个字距底端


















内页上、下 ,左、右 ,页眉 ,
页脚 ,装订线 0 cm
黑体三号,加粗,居中, 倍行距,段前
24 磅,段后 24 磅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
果。本人在论文写作中参考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均
在文中以适当方式明确标明,并符合法律规范和《厦门大学研究生学
术活动规范(试行)》。
另外,该学位论文为( )课题(组)
的研究成果,获得( )课题(组)经费或实验室的
资助,在( )实验室完成。(请在以上括号内填写
课题或课题组负责人或实验室名称,未有此项声明内容的,可以不作
特别声明。)
宋体四号, 倍行
距,段前段后 0 磅声明人(签名):
年月日
黑体三号,加粗,居中, 倍行距,段前
24 磅,段后 24 磅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人同意厦门大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
法》等规定保留和使用此学位论文,并向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
学位论文(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进入厦门大学图书
馆及其数据库被查阅、借阅。本人同意厦门大学将学位论文加入全国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共建单位数据库进行检索,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
摘要汇编出版,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方式合理复制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 ),
于年月日解密,解密后适用上述授权。
( ),适用上述授权。
(请在以上相应括号内打“√”或填上相应内容。保密学位论文应
是已经厦门大学保密委员会审定过的学位论文,未经厦门大学保密委
员会审定的学位论文均为公开学位论文。此声明栏不填写的,默认为
公开学位论文,均适用上述授权。) 宋体四号, 倍行
距,段前段后 0 磅
声明人(签名):
年月日
字间空一个汉字符,黑体三号,加粗,居中,
倍行距,段前 24 磅,段后 24 磅
宋体小四号,两端对齐书写,段摘要
落首行左缩进 2 个汉字符。段前
段后 0 磅, 倍行距
长江和珠江不仅是中国两条大河,而且也是全球两条大河,其溶解有机碳
(anic Carbon, DOC) 的行为及通量是全球河流 DOC 研究不可或缺
的组成部分,也与近海海洋的碳循环密切相关。然而,目前长江口、珠江口的
DOC 研究还相当有限。本研究通过走航采样法和高温燃烧法,取得长江口春、夏、
秋、冬六个航次和珠江口春、夏、冬三个航次的数据,对两大河口区 DOC 的空间
分布、行为与通量展开了系统的研究。
长江口淡水端 DOC 的浓度较均匀且呈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特点,全年的
波动范围为 103-193 μmol/L,在污染严重的长江支流-黄浦江 DOC 浓度终年较
高,可达~400-~700 μmol/L;海水端 DOC 则要低得多,各个季节的浓度介于 66-88
μmol/L 之间,夏季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