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国家司法救助送甘霖-法律
国家司法救助送甘霖
文/迤客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人们不幸遭受犯罪侵害或者民事侵权,但又无法通过诉讼获得有效赔偿,因而导致生活陷入了困境,那该怎么办呢?国家对这类人群有相关制度保障吗?近日从中央政法委传出消息,中央政法委偕财政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见(试行)》实施近两年来,随着各级政府纷纷将司法救助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统一完备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已在全国基本建立,这是健全国家司法救助制度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该《意见》明确指出,对于受到犯罪侵害导致死亡、重伤、严重残疾、急需医疗救治的刑事被害人或其近亲属,受到打击报复的举报人、证人、鉴定人,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的人员,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等,无法通过诉讼获得有效赔偿造成生活困难的,均可由国家给予适当的经济资助。中央政法委近期公布的数据还显示,,一共救助了80042名当事人;在2015年里,中央财政继续下拨7亿元的国家司法救助资金,撬动地方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令这项作为司法输送温暖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惠泽更多的人群。下一步,中央政法委还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建立国家司法救助与法律援助、诉讼费减免、社会救助等衔接机制,旨在充分发挥各项救助政策的集合效应,确保当事人实际困难得到妥善解决。各地政法机关、财政部门亦将建立救助资金动态调整机制,细化各类案件的救助标准,缩短救助审批和资金发放时间,探索建立开放、透明、便民的阳光救助机制,不断提高救助水平。
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倡导支付救助金、建立刑事案件伤员急救“绿色通道”、对遭受严重心理创伤的被害人实施心理治疗等多种救助方式,切实解决受到侵害的当事人因无法获得有效赔偿而造成的生活困难问题,这一制度的建立既是保障人权的需要,也体现了保障刑事追诉客观公正的价值;它的全面实施更是如同“天降甘霖”,对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实现了被害人救助与涉法涉诉信访救助等专项救助的合并,形成了统一的国家司法救助体系,促使我国司法救助逐步制度化和规范化。
符合条件者均可获得救助
有关媒体近日报道称,河北省任丘市70多岁的退休职工欧某作为一起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的亲属,其老伴被农用三轮车撞伤后瘫痪在床,一家人的经济状况也因此陷入了困境。尽管当地法院判决欧老一家胜诉,但因被执行人家境贫寒而没有经济赔偿能力,这个已经打赢的民事赔偿官司却未能扭转这对年迈夫妇的生活困境。所幸当地法院为欧老申请到了5万元的司法救助金,这才解了老两口的燃眉之急,令这对已觉得维权无门的老人感到激动不已。
吉林省榆树市正阳街靳家村农妇李某的丈夫三年前在一起车祸中变成了植物人,她的一家亦因这突如其来的横祸,转眼间变得一贫如洗。尽管连诉讼费都交不起的她,后来在当地法院给予的“免交诉讼费”等特别救助下打赢了索赔官司,但因肇事司机系没有房产及固定收入的特困下岗工人,根本没有履行法院判决的赔付能力,李某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也未能如期拿到分文赔偿款。所幸法院领导和办案法官主动提出向当地政府申请对李某予以司法救助,并经过申请、审查等程序后,李某不久前意外地从榆树法院拿到了10万元司法救助金。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的农妇蒋某,几年前和丈夫在菜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