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历年哲学考研试题 真题.pdf

格式:pdf   大小:1,045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历年哲学考研试题 真题.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4/2 文件大小:1.0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历年哲学考研试题 真题.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历年哲学考研试题 真题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历年哲学考研试题 真题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马哲、外哲、中哲、伦理考试科目:哲学史A卷中国哲学部分一、解释概念、命题。(5分*3)“前识”是非子在《解老篇》批判的一种观点。是指那种在没有接触事物之前就行,在没有了解规律之前就动。前识这种东西是毫无根据的妄想。举例说,明明看一眼就知道牛是什么颜色,却要在屋子里冥思苦想,这是愚蠢的办法。之后非子提出与前识论相对立的“缘道理”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董仲舒在人性论问题上,提出了性三品说,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圣人之性是天生的善,斗筲之性是天生的恶,都是不可改变的,因此,也可以不叫做性。只有中民之性,可以经过教化成为善性,可以叫做性。2)他认为人性虽包含了善的素质,但都是昏昏沉沉冥顽不灵的,不经过教化还不能成为善。要达到性善必须经过统治者的教化。担当教育者任务的就是封建统治者。所以,圣王的任务是“继天成性”。、顿悟成佛:顿悟是说凭自己本有的智慧“单刀直入”,一下子悟出佛理来。2、顿悟成佛的理论基是本性即佛:人人都有成佛的本性,主人人都能成佛的观点。所以,人的差别不在于有无佛性,而在于觉与不觉,这样就把成佛的途径全部转移到对自己本性的觉悟,提倡求于心,这是他顿悟成佛说的出发点。二、简述题。(10分*2)“良知良能”思想。1、含义:道德观念都在人“心”中,都是人生来在本性中就固有的,不是后天获得的。这种不用学****思虑就具有的知识才能就是“良知良能”。2、所以,求知识、才能没有别的办法,只要把失散掉的天赋本性找回来就成,不必在实践中学****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做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一切不必依赖客观存在,只要....:.....主观上做到“诚”“明乎善”,就完全符合天之道的诚了。尽心即思诚。3、基于这种“良知良能”,孟子轻视感性认识,特别强调抽象的神秘的理性认识。小人用感官去认识外物,大人用心去认识事物的本性。4、宿命论思想。人的理性思维是天赋的,理性思维的任务是认识天的意志。人的一切主观努力都是为了如何不违背天命,而能够得到一个恰如其分的结果。“独化论”思想。1、独化论是郭象哲学的核心。他用“独化于玄冥之境”的观点,说明世界万物的生成变化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2、物的生成1)天地万物是“自生”“自造”的,所以“无”不能生“有”。“独化”是对于自生,自造的概括。独化有两方面意思:一方面,天地万物的生是自然而然的;另一方面,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都是各处独立、互不相关而突然发生的。2)事物只是一个个独自突然发生和变化着的孤立体,无根无源,互不相关,就连每个事物自身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一下子就冒了出来。所以“有”不能生“有”。3、玄冥之境1)玄冥:用以描述一种混沌不分的状态或一种不知不觉,不要是非,不分彼此的精神境界。2)“独化于玄冥之境”是指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主宰的。3)但这种自然而然也不是没有一种决定的因素。天地万物的独化,就个体来讲是突然的无原因的无根据的互不相关,但就世界整体性来讲,又是互不可缺的。它们各自在整个世界中所处的地位是确定不移的,所具的本性是不可改变的,因此世界万物又是完全和谐的。4)这种和谐是由“命”“理”决定的。就人的认识及主观能力而言,“命”或“理”就是“造物主”的代名词。4、这样,理论部的产生了矛盾。他只能用一切都是偶然的巧合来进行解释这个矛盾。三、论述题。(20分*2)。二、孔子的礼1、指周礼,就是西周统治者制定的一整套经济、政治制度和道德规、礼节仪节等。其中心容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分封制和世袭制。2、复兴周礼不完全因袭周礼。完全因袭,已不再能充分地发挥周礼的作用了,所以,他对周礼有一定的补充和发展“损益”....:.....3、复礼是为了强调道德教化。4、周礼的世袭宗法等级制度完全是“亲亲”的,孔子主在维持的原则下,在一定程度实行“贤贤”作为补充。5、提出“仁”作为礼的容。二、荀子的礼1、“礼”与孔子提出的不同。人生来就有欲望,对这些欲望没有度量,就会发生争夺、造成社会的混乱。统治者为了防止这种争夺混乱,所以制定“礼”。所以,荀子把“礼”看作衡量标准。2、礼的容:“分”“别”1)“别”:“礼”就是使社会上各个阶级的人都有恰当的地位,长幼有序。这种等级制度不是按血缘关系世袭的,而是根据地主阶级的政治标准建立的。王公大夫的子不合标准一样是老百姓,平民努力学****搞好政治关系,也可以做官。打破了“世卿世禄”的宗法等级制度。2)“分”: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群。这是因为人有分工(等级区分、职业分工)。至于人之所以能有这些分工在于一定的社会制度、道德规的约束。社会的不平等成为天经地义。3、法是根据礼的制度来制定。“道心”“人心“关系。2、“道心”和“人心”。1)含义:本体的心,是天理的体现,叫做“道心”;感性***则为“人心”;受到物欲引诱而为不善的心,是“人欲”。2)“人心”“道心”的区别,是朱熹对“人心惟危,道心惟危,惟精惟一,允执其中”,这句话的发挥。“人心”“道心”也不是两个不同的心,它是同一个精神主体,从追求和满足于耳目的欲望上来讲,就叫做“人心”;从追求和实行天理上来讲,就叫做“道心”。3)“道心”和“人心”是一个心,所以它不分圣凡是人人都具有的。而圣凡的区别在于,圣人能精察道心,不杂耳目的私心,专一于天理,此即所谓“惟精惟一”。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没有过分或不足的差错,而合乎“天理”的所谓中道,此即所谓“充执其中”。超凡入圣的办法,并不是简单地消灭“人心”,而是使“人心”完全服从于“道心”。3、存天理灭人欲:朱熹的整个人性理论,是要克服“气质之性”带来的不善思想和行为,使“人心”服从于“道心”,这就必须讲到心修养的问题,朱熹认为这种修养的原则就是“去人欲存天理”。外国哲学部分一、解释概念、命题。(5分*3)(LOGOS)....:.....、简述。(10分*2)。,启蒙理性与启蒙哲学的在联系。三、论述。(20分*2)。。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马哲、外哲、中哲、伦理考试科目:哲学通论B卷(一)名词解释(5分*6)(二)简答题(15分*4)“清理地基”?(三)论述题(20分*3),表现为哪种派别冲突?你如何理解?....:.....大学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马哲、外哲、中哲、伦理考试科目:哲学史A卷中国哲学部分一、解释概念、命题。(5分*3),并提出了“人副天数”的著名命题。人是天的副本,人和天有相同的生理的和道德的本质,这就是天与人是合一的,天与人可以交感。天创造人是要人来实现天的意志的,因此人的行为符合天意,天就喜欢;违反天意,天就震怒。、首先研究了《周易略例·明象》中言、象、意三者的关系。言:卦辞,代表语言;象:卦象,代表物象;意:义理,代表事物的规律2、语言表达物象,物象是包涵义理的。但语言不等于物象,物象不等于义理,所以要得到物象要抛弃语言;要得到义理,应该抛弃物象。3、在他看来,言只是得象的工具,象只是得意的工具。所以得到义理就应抛弃物象。如果拘泥于物象,则妨碍对义理的认识,拘泥于语言,则妨碍对物象的表达,所以要想真正把握义理,就得忘掉物象。只有抛弃物象的....:.....限制,才能认识事物的规律。3.《书》二、简述题。(10分*2)“道”生万物的生成论思想。1、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是“道”,把“道”第一次作为哲学最高畴首次提出,整个世界万事万物都是从“道”那里派生出来的。道是万物的根本。2、“道”具有两重涵义:一是指世界万物的总根源,一是指世界万物的总规律。1)作为世界万物总根源的“道”:整个宇宙都是从“道”中生化出来的。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作为世界万物总规律的“道”: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运动变化,都是以“道”作为准则的。在老子看来,“道”所依据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法则,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道的认识1、道是恍惚幽深的。道是一种很抽象的东西,无声,无形,无体,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2、道与具体的事物的关系“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即是无。“无名,天地之始”天地从“道”产生出来,道无体无形无体。“有名,天地之母”天地以下都是具体事物,可以用名称表示。三、评价:老子把没有任何具体规定性的“无”或“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万物的根本。看到了世界的统一性。“理事无碍”命题的哲学含义。1、事法界和理法界:华严宗把世界区分为理和事,本体和现象两个世界。2、本体与现象不是绝对割裂的,现象世界依赖于本体世界而存在,本体世界即存在于现象世界中。世界如同金做的狮子,金是本体,狮子的形相是现象,没有金便没有金狮子,金即存于金狮子中。3、这样处理本体和现象的关系,目的在于论证现象世界没有“自性”,一切事物都是各种条件集合而成,是虚幻的东西,只有本体世界是真实的。如金狮子,是工匠用金子做成的的,金是因,工匠是缘,狮子相缘合而成有生有灭,可金子的本性没有改变。4、华严宗认为这种说法,既论证了物质世界的虚幻,又论证了本体世界的真实,是最圆满的说法。5、“理事无碍”的目的:论证佛教的彼岸世界与此岸世界的关系。生活与世俗生活不能截然分开,佛性本来就存在于人性之中,不脱离世俗生活,也可成佛。他打掉了彼岸世界与此岸世界的界线,扩大了彼岸世界的影响。三、论述题。(20分*2)“克己复礼为仁”?....:.....1、仁的基本性质和容1)“克已复礼为仁”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2)“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求仁的具体条目是视听言动,求仁完全是自觉的,由自己决定。不依靠他人。2、孔子说仁的性质时,强调了从政治的角度理解仁,即只有恢复礼制,巩固礼所制订的政治秩序的行为才能叫做仁。作为统治者要求达到仁的标准的具体要求特点:恭、宽、信、敏、惠。对于统治者这方面来说既要保持统治贵族的尊严与权威(恭、信、敏);又要善于使用人民(宽、惠),仁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也就是礼的作用。2、仁的基本要求——孝悌的思想1)孔子将恢复和巩固周礼的统治秩序叫做仁。周礼是建筑在宗法制度“亲亲”基础上,所以他非常重视孝、悌,强调培养人们具有孝悌的品德是最基本的。“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孝悌思想可以消灭犯上作乱的现象:“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3、仁具有自觉性1)实现仁靠本人的决定和努力,是每个人完全可以做到的。2)仁的自觉性就是把“礼”这种外在的约制,通过“仁”德性修养,完全变成一种在的自觉性道德规定。不仁,不仅受刑罚的制裁,而且受到社会道德舆论和心的谴责。仁成为一种主观化的道德修养。4、如何自觉地实现仁1)“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忠(积极方面)“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恕(消极方面)“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2)实现“忠恕”之道即实现“爱人”。孔子在这里的爱人,并不是指抽象的人,而是指在奴隶社会中处于各种阶级关系中的人,例如:君臣、父子、朋友等。他在这里是要肯定世卿世禄的宗法关系,而且通过忠恕之道来教育人,启发人自觉地遵守这些关系。并且强调“爱有差等”。5、仁的品德的全面性。仁是一个人的生活的最高生活准则,是一个人的世界观的全面修养的成果。要时时刻刻地追求这种成果。有时应该用生命来实现保卫仁。从这个意义上讲仁,孔子也叫做道“朝闻道,夕死可矣。”“格物穷理”的哲学含义。一、为什么要格物朱熹继承了程颐的观点,心虽然含有万理,但不能直接认识,必须通过“格物”工夫对事物加以研究,然后才能达到心,从而对于天地万物之理就无不了然了。二、认识过程分为两段....:.....1、第一阶段是“即物穷理”,就事物加以尽量研究。第二阶段是“豁然贯通”,大彻大悟,了然一切之理。2、两阶段的关系:“即物穷理”是“豁然贯通”的基础,若不经过积累,却直接要求大彻大悟,就必然流为空疏。“豁然贯通”是“即物穷理”的目的,仅仅停留在渐进的阶段,不能将积累的知识“豁然贯通”,也必然流为支离。两个阶段要结合起来,开始时虽然勉强用力,久而久之自然可以达到贯通的境地。三、批判两个学派1、“务约”派,以陆九渊为代表,在认识论上要求“反身而诚”直接达到大彻大悟,反对渐进的积学。治学上就专重“务约”。朱熹针锋相对地反对陆九渊的思想,认为只有在积累的基础上融会贯通,才能获得可靠的真理。2、“务博”派,指吕祖谦及叶适而言。在认识论上停留在“即物穷理”,治学上就专重“务博”。这个学派主从事实出发解决具体问题,因而注重历史的研究和制度的考订,反对玄虚的顿悟。朱熹批评其“今日考一制度,明日考一制度,空于用处做工夫……”四、朱熹的认识论1、“即物穷理”包括研究抽象道理和具体事物的规律。他所注重的是读书。“豁然贯通”研究了一些事物之理以后,久而久之,就会忽然觉悟统一的理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心中本来含有一切之理,所谓格物,不过是一种启发作用,通过格物的启发,心就能自己认识自己本来固有的理了。2、“心中有性,性就是理,所以心中有理。”就是说,心中有理,而这理也就是世界必须遵照的原理。理不是认识作用,而是真理本身。心中的理本来就包含一切事物之理,研究事物之理就是为了得到心中所固有之理的自我认识。3、朱熹的认识论和他的本体论一样,是为了论证封建伦理的合理性的。在朱熹那里,认识论和道德修养分不开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要人们认识“天理”,提高道德修养的境界。“格物”的目的是要人们“止于至善”。人们的认识就是要认识到,人应该做他应该做的,各安其位,尽伦尽职。朱熹所说的“格物致知”“格物穷理”实质上就是对“天理”,即道德原则的体认。朱熹的认识论在实质上是为他的伦理学作哲学上的论证。4、知行问题知指道德知识的学问,行指道德修养。必须知以后才能行,因为既然万事万物都只是理的体现,当然必须先认识这个理,然后才能有行为所遵循的规。外国哲学部分一、解释概念、命题。(5分*3)....:.....、简答题。(10分*2)。。三、论述题。(20分*2)。“人为自然界立法”的思想大学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马哲、外哲、中哲、伦理考试科目:哲学通论B卷(一)名词解释(5分*6)(二)简答题(15分*4)(三)论述题(20分*3)....:....在科学取得巨大发展的时代里,哲学是否有存在的必要?请你从哲学与科学的相互关系角度谈谈理由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马哲、外哲、中哲、伦理考试科目:哲学史A卷中国哲学部分一、解释概念、命题。(5分*3)1.“四端”孟子性善论的容:四端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的四种道德品质仁、义、礼、智是从这四种天赋的“心”发端的。2.“名教”本于“无为”这是王弼的观点:汉王朝推行的礼法制度越搞越烦琐,越成为形式的东西。这些形式是有其局限性的,甚至搞不好还会有副作用。我们应该抓根本的东西。根本的东西是指先道家所说的无为。无为是推行礼义之治的根本;如果“名教”根据它来建立,就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以无为为本,仁义的作用才会真正地显示出来,礼法的作用才会真正地发挥出来。3.“天者理也”程颢提出“天者理也”的命题“天”是最高实体。认为天即是理,“理”是最高实体。“天理”二字是他....:....客观存在的。“理”的一个重要涵义是指伦理纲常。“理”的容就是社会关系、人伦关系的伦理准则。程颢提出“天即是理”在于把封建伦理关系神圣化把维护封建君权和父权统治的道德法则看成是永恒的绝对的真理,看成世界的惟一根源。二、简述题。(10分*2)“不真空论”。僧肇认为,空宗讲的“空”,并没有简单地否认“有”和“无”的存在,而是告诉人们“有”和“无”都不是真实的存在,所以世界是空的。僧肇的目的是为了调和“空”的理论与一般认为物质现象是客观实在的常识见解之间的矛盾。他认为不能把“无”说得太绝对了,容易与一般人的常识对立起来,不利于佛教理论。佛教真理与世俗见解两种说法虽然不同,其实它们的道理没有差别,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两个东西。世俗的见解是从世界的现象方面看,所以万物是有的;佛教真理是从世界的本质方面的本体看,因此认为万物是非实有。他反对在有之外或有之上还有一个无的本体的说法。应当从万物本身去认识它的虚假,而不应该另立一个虚无然后再说万物是虚假的。总之,客观物质现象,虽然是假的,不是真实的存在,但不能就此简单地认为这种假象也是不存在的。。三、论述题。(20分*2)“齐万物而唯一”。1、发展了老子“玄同”的思想,根本取消了事物的“彼”“此”差别,得出了“齐万物而为一”的相对主义结论。2、事物的彼此差别是相对的,从“道”的角度来看,此也是彼,彼也是此,没有确定的界线。庄子认为事物的差别根本没有标准,也就是说,不是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而完全是由人的主观决定的,随人的观察角度不同而区别。3、从道的观点来看问题,物是没有贵贱的,然而从物的观点来看问题,那总是以为自己贵而别物贱。事物的大小、有无、是非都取决于人从那方面观察。可以说万物与我不同,也可以说“万物与我为一”。一切客观标准都不存在,都随主观而转移。4、认识没有任何标准可以遵循。一切是相对的,人究竟能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人究竟是否可能有认识,都是值得怀疑的。他根本否定了客观事物的标准和人的认识。5、在《齐物论》中的论证是:我与你两个人进行辩论,怎么能肯定你说的....:....的一定错呢?即使请出第三个人来,也没法判定。所以,现实中如何避开是非斗争,两个办法:一个随声附和;一个调和是非。6、最后,完全否定了认识的可能和必要。“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如果你一定要去追求知识,搞清是非,那就是道的亏损,使自己陷入无穷的喜怒哀乐的烦恼中去。这也叫瞎操劳自己的精神“劳神明”,而不知道客观事物都是相同的,根本无所谓是非区别。并且万物的“自然”本性是没有任何感觉器官,不分是非,无知无觉,无思无虑,混沌一团。你硬要它用感官去思虑,去分是非,那反而是害了它。“致良知”。一、在认识论和修养论上,提出“致良知”。人的认识不来自于世界的感觉经验,而是对本心良知的自我认识。人都有良知,良知就是生来固有的关于道德真理的认识,就是对心中之理的自我认识。二、对于“格物致知”的新解释1、致知不是寻求对外在事物的知识,而是彰现本来固有的良知。格物不是考察客观的事物,而只是改正自己的所思所念。2、致知格物,就是把我心的良知推致到事事物物上。1)我心的良知就是天理,把良知的天理推致到事事物物上,那事事物物就都合理了。所以,致知格物不是探求客观事物的客观规律,而是把心中固有的天理贯彻到事事物物中去。2)这里所谓的事事物物指人伦事物和道德实践。事事皆得其理,也就是使人伦关系和活动都符合道德的原则。良知不仅是一切知识的来源,也是一切是非善恶的惟一标准。3、但他不得不承认,只求之于心,不能得到关于具体事物的知识。致良知只是对于道德原则有充分的认识,不是认识事物的规律。关于特殊事物的知识,还是不能从所谓良知、天理中推出来,需要问别人。三、“知行合一”1、知行是一个事物的两方面,只是一个过程。知是觉悟理解的方面,行是切实用力的方面。2、行是一种好恶爱憎的情感。不必身体有所活动,只要有所爱憎就是行了。这模糊了知与行的区别。3、评价:他的知行合一论与“其心即理”学说是互相联结的。知行合一即是他所谓的致良知,良知是知,致的工夫就是行。知不是认识而是道德意识,行不是实践而是道德修养。外国哲学部分....:....(5分*3)、简述。(10分*2)。“历史的科学客观主义”理解。三、论述。(20分*2)。。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马哲、外哲、中哲、伦理考试科目:哲学通论B卷(一)名词解释(5分*6)(二)简答题(15分*4)??(三)论述题(20分*3)“语言是存在的家”....:....当我们说:“这是真的吗?”分析这句话里的“真”可能包含几层含义?并说明这些含义分别属于哪些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