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进化生态学知识点总结
名词解释
:是研究进化过程的生态机制以及生态特征与生态关系进化规律的学科。
:6 亿年前,绝大多数无脊椎动物门在只 2000 多万年时间内出现了。这种几乎
是“同时”地、“突然”地在 2000 多万年时间内出现在寒武纪地层中门类众多的无脊椎动
物化石(节肢动物、软体动物、腕足动物和环节动物等),而在寒武纪之前更为古老的地层
中长期以来却找不到动物化石的现象,被古生物学家称作“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简称“寒
武爆发”。
:自然选择即最适者生存,它是指适合于环境条件(包括食物、生存空间、风土
气候等)的生物被保留下来,不适合者则被淘汰的现象。
:把趋于极端的变异淘汰而保留那些中间型的个体,使生物类型具有相对的
稳定性
:把趋于某一极端的变异保留下来,淘汰掉另一极端的变异,使生物类型朝
向某一变异方向发展
:把一个群体中的极端变异个体按不同方向保留下来,而中间常态型则大为
减少的选择
:使二个或几个不同质量性状在群体中的比例在若干代中保持平衡的现象称
平衡性选择。平衡性选择也即是保留不同等位基因的选择。
: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方向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的
综合地、全面地进化过程,其结果是生物体各个主要方面比原有的水平都要高级和复杂。
:由一个物种分化为近似而不同的物种的进化。这类进化包括有形态生理上
的趋异、趋同,辐射、平行、重复等形式
:特化是由一般到特殊的生物进化方式。指物种适应于某一独特的生活环境、
形成局部器官过于发达的一种特异适应,是分化式进化的特殊情况。
:简化式进化简称退化。它是由结构复杂变为结构简单的进化方式
:不同器官的进化速率常常很不相同。有些器官进化很快。而另一些器官进化
停滞,因而造成一种具有混合特征的表型,即快速的前进进化的新适应特征和处于进化停
滞状态的原始特征同时存在于一种生物上,这就是所谓的“镶嵌进化”。
:人类形体进化是由于控制发育的激素发生变化,造成发育的迟缓,即所谓
“幼态持续”。
:化石是古代生物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
知识点概述
第一章
·布丰可以说是进化思想的先驱者。
(法国) 1809 年《动物学哲学》
拉马克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
(1)环境条件的转变能够引起生物的变异
(2)环境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3)得出了“用进废退”和“获得性状遗传”两个著名的法则
(4)生物具有按等级向上发展的趋向
(5)最原始的生物源于自然发生
(英国) 物种起源
达尔文学说的基本内容
(1)生物普遍具有变异现象
(2)一切生物都有高速率繁殖的倾向(繁殖过剩)
(3)一切生物实际生存数极其低微,原因是繁殖过剩引起的生存斗争
(4)在生存斗争中,对生存有利的变异被保存,不利的个体被淘汰(自然选择)
(5)自然选择在不同方面保存和积累了不同器官、不同性状的微小变异,使后代离开祖先
愈来愈远,通过性状分歧和中间类型的绝灭,逐渐形成新种。
(6)自然选择经常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斗争中改造生物体。
第二章
(1)原始大气
还原性
主要成分:CO2、N2、NH3、CO、CH4、H2O(水蒸气)、H2S、HCN 及少量的 H2
等
(2)生命化学演化的最初场所
(3)能源热能太阳能放电生命化学演化的催化剂
(4)原始海洋生命化学演化的中心
(5)原始地球条件:没有氧气,最初形成的生命物质不会被氧化降解
能量输入——紫外线辐射
其他因素如粘土矿物的化学催化作用、太阳和紫外线对有机分子的浓缩作
用、火山爆发形成的特殊环境和条件等
(1)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
1953 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 Miller 根据原始地球的还原大气条件设计了一套密闭循环
实验装置,模拟和验证了非生命有机分子在原始地球环境中生成生物分子结构单元的化学
动力学过程。
(2)有机小分子形成生物大分子
陆相起源派:认为由有机小分子物质聚合成大分子的反应,是在火山附近局部地区的高
温条件下发生的,生成的大分子再经雨水冲刷到海洋中。
海相起源派:原始海洋里氨基酸和核苷酸可附着在粘土等物的活性表面上,在有适当的
缩合剂(如当时可能有羟胺类化合物)的条件下,可发生聚合反应。
(3)生物大分子组成多分子体系
海烟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