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医患沟通:我们究竟缺什么
王一方(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
更好地沟通,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更好地享受职业生活
医学人文与沟通困境
希波格拉底的教诲——
“医生有三大法宝:语言、药物、手术刀”
“医生有两种东西能治病,一种是药物,一种是语言。”
现代医学:语言是人类生命感受的主要触媒,沟通即治疗,良好的沟通是最佳的治疗。
医生的普遍感触:我们理足词穷,理直气怯
。
:是我们的医务人员自始至终从未认真思考过沟通的本质、系统研究过沟通艺术,即不会选择适当的时机,也不会确定有效的沟通对象,更不会利用适当的沟通场合运用适当的沟通方式和技巧对有关信息进行有效沟通。由此导致医患关系愈来愈紧张,医务人员整体形象受到污损,行医环境恶化,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毕淑敏:不被理解的医生
医生躲在处方后面,理解的人便少。
他们经历的生死太多,有些话就不忍心说;淤积的苦痛太多,医生便冷漠;因为对死亡无能为力,医生便凄凉;因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医生便悲壮,因为经年累月用处方与患者交谈,恍惚间自己也成了一张处方。
林燕妮:两个医生······
甲医生,常常断错症,开错药,但他的病人最多,而且每每赞许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医生,因为它对病人很尽心,嘘寒问暖,病人半夜三更叫他去他一定去,即使他去了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病人死了,他一定会去吊丧。
乙医生是医生圈里公认的好医生,但他的病人奇少,多半是其他医生的家属,因为它不懂嘘寒问暖之道,也不善辞令。
普通人看医生多是小病,只要这个糊涂医生没有开毒药给病人吃,病人迟早会自己好
医患关系:最复杂的人际关系
利益共同体:博弈医疗获益的多与少,时间与金钱,风险与代价。
情感共同体:恻隐,悲悯,惺惺相惜,同病相怜
道德(伦理)共同体:向死而生,转身去爱。
价值共同体:生命的豁达(苦难不可移,生死不可却),生命的彻悟(长度、宽度、温度、厚度、澄澈度)。
医者:冷静不冷漠,淡定不淡漠,恻隐不麻木,
视病如亲,视病如友?
医患沟通中中医的优势:生活化
疲惫感/注意力:何时出现?出现频率,持续时间
面色/毛发:色泽,光泽(白如丝帛,不可白如井盐)
舌象:颜色、津液、滑腻感,舌边征象
脉象:位、次、形、势、率
口味:淡而无味,发酸,口苦,发腻
咽部感觉:发干,发涩,异物感,叹息:偶,常,,
大便:规律,频次,结与溏,是否成形,消化程度
小便:颜色,频次,夜间频次,射尿力度
腰部感觉:酸胀,下坠感,发硬,僵直
关节感觉:酸软,紧张与松弛,活动范围、力道
出汗:动辄出汗/少汗,自汗,盗汗,潮汗,半侧汗
睡眠:入睡时间长短,是否容易惊醒,有无恶梦
性欲:启动,质量(早泄),频次,自信(精神阳痿)
如何面对患者的疾苦
患者是谁?医生应该干什么?
患
患者就是怀揣着一串心事的人
患者也是心上压着两块石头的人
医生是为他们化解心事的人,帮助他们搬走心上石头的人
疾病不是疾苦,症状、体征不是煎熬/折磨,证据不是唯一
华佗的沉痛教训
华佗(约公元2世纪~3世纪初),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县)人。“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传说中华佗曾实施腹部外科手术(因发明麻沸散解决麻醉问题),曹操常犯头风眩晕病,后被曹操所杀戮。两个版本:三国演义版本与三国志版本。
医患信任并非取决于医生的技能,而在于医患的有效沟通。
医患冲突血案背后的沟通短板
哈医附一院李梦南杀王浩:
北京同仁医院王宝洺砍徐文:
广医附二院ICU伤医案:
温岭一院连恩青杀害王云杰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