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罗浮山第一古村--龙华镇旭日古村.doc

格式:doc   大小:50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罗浮山第一古村--龙华镇旭日古村.doc

上传人:aibuaiwo1318 2018/1/13 文件大小: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罗浮山第一古村--龙华镇旭日古村.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罗浮山第一古村
——博罗县龙华镇旭日古村落
“罗浮山第一古村”位于博罗县龙华镇旭日村,俗称“五村古村落”。古村落坐落于罗浮山脚下,总占地面积约365亩,是一个集明、清、民国时期建筑文化于一村的稀缺古建筑群体,至今保存完好。古村具有近400年的历史,被到此考察的专家学者誉为“岭南古民居建筑之典范”。
古村落人文底蕴深厚,自然山水灵秀,田园风光优美,交通区位优越,是一道富含古韵、美丽动人的乡村风景线。其中有三处古建筑于2010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评为惠州市“宜居村庄”,2012年1月被评为广东省古村落。
一、历史渊源
1、陈氏族史
据陈氏族谱记载,旭日村始祖始居中原颍河流域一带,南宋时期迁至韶关南雄珠玑巷;陈氏121世祖孝显陈公(1150——1230)在江西石城县任职,谢政后携家室至东莞铁江2年;陈氏后人约于1330年迁入龙华镇石门楼一带;明末清初时期再迁至旭日村,繁衍生息,至今有近400多年历史。
2、村名由来
古村位于龙华镇北面,位于罗浮山下,前临东江、左邻沙河、右
依太平山、北靠罗浮山,诸山环抱,向挹罗峰,熠熠红光万丈,巍峨碧嶂,宜长久乐居,故名曰“旭日”(康熙十五年1676年)。因地处山林之中,亦称“塱里乡”、“龙华塱”。解放初期土改时则为第五村,俗称“五村”。文化大革命再用“旭日村”,沿用至今。
二、资源概况
1、基本概况
古村由蔚园、东园、大园、南边、大巷、梅花、永吉等7个村民小组组成,目前仍住有约400户人家,共有村民1800多人,皆姓陈。现存古民居建筑600多处(其中有3处省文保单位),主要为古祠堂、古民居、民国时期碉楼三大部分。房屋都是砖瓦房结构,多建于一两百年前,雕梁画栋。以“花岗岩石半墙,青砖到栋,中间花岗岩石天井,两边房形相同”为特色。村巷皆为花岗岩石所铺的道路。保存较完好的大型宗祠4个,古井16口,灰塑、彩绘、木刻、石雕等艺术景观和古榄园等自然景观100余处。
2、交通概况
旭日古村落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324国道(广汕公路)和205国道(广梅公路)呈倒“Y”字型,横贯博罗县西南和东北部,将博罗县与龙华镇及古村连接起来。广惠高速、深惠高速等将古村落与惠州、广州、深圳等珠三角核心城市紧密相连;惠盐、深汕与在建的广惠、惠河4条高速公路贯穿惠州市全境。省道244、255、340及县道连接博罗中部及东北、西南两角的城镇(包括龙华镇),与国道、高速公路一起构成了县域公路交通网络,将古村落与外界连接起来。
3、人文概况
陈氏家族在当时是东江流域远近闻名的富有家族,人才荟萃,多有商贾或朝廷任职官员。其中,声名显赫的有:陈家十七世陈瑞,人称“陈百万”,堪称粤商雏形代表,首创数百万金,富甲一方。他乐善好施,宅心仁厚,周恤济贫,为后人称颂;陈家十七世陈文炳,乾隆年间在惠州府任职,被授予“武略骑尉”,官位正六品;现代有陈日昌,曾任中央工程四局工程师,参与南京长江大桥建设;陈林培,曾任惠州市大亚湾核电站党委书记;陈李安,曾任博罗县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三、建筑风格
1、古建筑特色状况
古村落内每座建筑都有厅、房、天井、走廊等。其中,陈百万故居“蔚园”、陈氏祠堂及古建筑上的彩绘、灰塑、木刻、石雕等保存完好,排水系统仍能使用,具有鲜明的明清时代古民居建筑特色。宗族聚居的古村落,户与户之间相连,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