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先秦儒家[PPT].ppt

格式:ppt   大小:789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先秦儒家[PPT].ppt

上传人:yzhluyin9 2018/1/13 文件大小:78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先秦儒家[PPT].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大变革,大动荡。(根本原因)
①经济:井田制的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政治:周王室的衰微,诸候崛起。社会大变革时代,新的统治者未有绝对权威。对社会变革的现实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方案,观点各异;人们的思想不受任何条框束缚。
③阶级关系:士的活跃,受重用。
④思想文化:学在民间(学术下移,私学兴起)
诸子百家针对各种问题,展开争论,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
2、主要代表:道家老庄;儒家孔孟荀;墨家墨子;法家商鞅韩非子
3、特点:
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
4、意义:
①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汉书•艺文志序》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峰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在这里,班固说的是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释、道三家共同的出现
下列对“百家争鸣”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有
①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法家、道家等②所谓“争鸣是指各派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③这些思想家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④指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②④
二、儒家的形成
1、春秋――孔子
地位: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被推为“圣人”。他死后,言论被编为《论语》
主张和贡献: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礼”,其主要内容:“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①“仁”,就是“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仁爱之心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②政治思想:
A. 强调“礼”,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朝的礼乐制度,认为贵贱有序。(保守部分)
“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包含民本思想。
③教育思想: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意义: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④伦理观:性相近。
⑤整理古籍:“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孔子(前551——前479)
1.(2009烟台)明太祖朱元璋读《论语》非常敬仰孔子,但读《孟子》就很厌恶孟子。《孟子》一书中哪一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C.“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2009宁阳模拟)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交相利
D.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2)荀子:战国末期,改造儒家思想,综合法道思想积极成分,使之更能适应社会需要。(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主张: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②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即“君舟民水”关系。
③伦理观:主张“性恶论”但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④天人关系上:提出“天行有常”的命题(自然界的运行变化有其固定的规律)和“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
例题.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其主张体现的是


、孟子和荀子的思想观点有何异同
(1)相同点:
①背景: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②目的:维护本阶级的统治。孔子以维护奴隶制统治为目的,孟子和荀子则是为了缓和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
③性质:包含民本思想,体现人文精神,具有古典人文主义性质。
④内容:主张“仁”和德治,以德治国,施政以德。
(2)不同点:在人性和伦理观上,孔子主张“性相近”;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恶论”,并主张礼法并施,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