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种子繁殖
草莓新茎分株繁殖
匍匐茎分株繁殖
组培繁殖
草莓的繁殖方式
6
种子繁殖
春天播种用。春天播种时,先将种子放在盘在用水浸泡1 天,等种子吸胀后,把水倒掉,,厚的细砂进行培养。7左右却可出苗。出苗后精心管理。小苗长出3~4片真叶时,带地定植繁殖田中
新茎分株繁殖
新茎分株繁殖又叫分墩繁殖,就是利用母株上产生的新茎分枝进行繁殖。草莓在生长旺盛期除了抽生大量的匍匐茎外均能发出数个新茎分枝,这些新茎分枝在基部能产生新根,与母株分离后可形成独立的植株。方法是在生产园的果实采收后,加强对植株的管理,到7月中至8月上旬新茎分枝长出5~6片复叶,并有较多的不定根时,即可移栽。移栽时,先将母株成墩挖出,剪掉地下衰老变黑的根茎,并与母株分离,使每株新茎分株苗带有一定数量的白色新根,分离后立即定植于生产园。
分株繁殖是适于一年一栽制的草莓园,即果实采收后全部挖掉,第二年再种植新苗。用这种方法繁殖可以省去育苗的过程,省工省力。但同匍匐茎苗繁殖比较,繁殖系数低,苗的质量不如匍匐茎苗,产量较低,开且容易带病。目前生产上除了急需用苗时,一般不采用此法。
匍匐茎分株繁殖
,用肥皂水洗干净,再用自来水冲洗一小时。在无菌条件下用70%的酒精漂洗10分钟后,用5%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7—8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5遍待用。。接种到加有不同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组成的MS培养基上培养[MS培养基含有6-苄氨基嘌呤(BA),吲哚丁酸(IBA)—,GA3(赤霉素)],每个培养瓶可接种5—7个茎尖。接种后放在温度为26℃,光强2000勒克斯,每天光照16小时,在这种条件下茎尖进行生长,不定芽繁殖和生根。经过1—2个月,试管苗长3—4厘米高时移至盛有营养土的小花盆或营养钵内。放置温室内,温度为20—25℃。用塑料布覆盖7天,隔天浇一次水,当苗长到3—4片叶时,外界气温允许时带土移到生产田。
为了扩大繁殖,在无菌条件下,%,蔗糖为3%,把已分化好的新芽转入新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繁殖。使新芽不断增殖,加速生长。3—4个星期后可获得30、40个腋芽形成的芽丛,芽丛中有的抽生新茎,并有正常叶片。把具有正常叶片的从瓶中取出放在继代培养基中,但继代培养基要撤去BA,增加生根培养激素,促进生根,可以得到成批完整小植株。这些试管苗在种植土壤里以前,先培养在无菌培养土中进行水培驯化后,再用一般土壤进行盆栽。放在温室内培养,温度20—25℃为宜,保持湿度,待外界气温适合时再移到田间繁殖。注意防止病毒再感染。蚜虫可传播病毒,所以要防蚜虫。加强肥水管理并喷两次5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促进匍匐茎抽生。新抽生匍匐茎为原种苗,再经多次多量繁殖即成批量生产用苗。采用无病毒苗进行草莓生产。
:培养基由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有机营养成分、微量元素和生长调节剂组成。首先配制基本培养基,包括微量元素、有机物质、蔗糖(3%)、琼脂(%)等。为调节被培养物的生长和分化,还需加入细胞分裂素和其他生长素,如6-苄氨基嘌呤(BA)、吲哚丁酸(IBA)~、GA3(赤霉素),组成MS培养基。配好后装入三角瓶或试管,经高压消毒后备用。
:在6月份选取刚扎根的匍匐茎苗,对茎苗进行消毒。消毒方法是,剥去茎苗外面的叶片,用肥皂水洗干净,再用自来水冲洗一小时。在无菌条件下,用70%的酒精漂洗10分钟后,用5%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7~8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5遍,使接种材料无细菌和真菌。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接种到上述已配好的培养基上,每个培养瓶可接种5~7个茎尖。接种后,在26℃的恒温、光强2000勒[克斯]、每天光照6小时的条件下进行培养。
:对刚接种到培养基上的匍匐茎尖进行培养,使茎尖分生组织分化出芽和无根小植株。在培养基上加入有利分化的激素,成为分化培养基。茎尖经30天以上的培养,一个茎尖能分化出数个无根小植株。
:把已分化好的新芽转入到新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繁殖,使新芽不断增殖,加速生长。3~4个星期后,可获得30~40个腋芽形成的芽丛,芽丛中有的抽生新茎,并有正常叶片。经过多次继代培养,使增殖的数量达到一定要求,再把无根苗转入生根培养基上培养,促进生根。
:生根培养时要撤去BA,即去掉了细胞分裂素类的激素,增加生根培养激素,如吲哚丁酸(IBA)等。生长在这种培养基上的无根植株不再增殖,在每株无根苗基部生出许多不定根,可得到成批完全小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