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肠梗阻的护理
一、概述
肠梗阻是有多种原因引起的肠腔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所造成的一系列病理改变,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病情多变,发展迅速,若处理不及时常危机病人的生命,尤其绞窄性肠梗阻,死亡率仍相当高。
二、分类
(一)按肠梗阻发生的基本原因分类
1、机械性肠梗阻:最常见
2、动力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痉挛性肠梗阻
3、血运性肠梗阻
(二)按肠壁血运有无障碍分类
1、单纯性肠梗阻
2、绞窄性肠梗阻
三、临床表现
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
四、治疗
(一)基础治疗
1、禁食、水,胃肠减压
2、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3、抗感染
(二)手术治疗
1、单纯解除梗阻的手术:如黏连松解术、肠切开取粪石
2、肠切除术
3、肠短路吻合术
4、肠造口或肠外置术
五、护理诊断
(一)疼痛:与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通过肠道障碍有关
(二)舒适的改变:与腹胀、呕吐及肠梗阻致肠腔积液积气有关
(三)体液不足、电解质酸碱失衡:与呕吐、禁食、肠腔积液、胃肠减压有关
(四)潜在并发症:肠坏死、腹腔感染、休克
六、护理目标
(一)减轻疼痛
(二)缓解腹胀、呕吐不适
(三)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四)预防或及时发现并发症
七、护理措施
(一)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1、饮食: 肠梗阻病人应禁食,如梗阻缓解,病人排气排便,腹痛腹胀消失后可进流质饮食,少量多餐,忌易产气的甜食和牛奶等。
2、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措施之一
(1)减压期间应注意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
胃管应贴上标签。如有发现血性液,应考虑有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
(2)胃肠减压宜早放置,能使胃肠内的气体和液体排出,减轻腹胀。
(3)经胃管注入中药汤剂时,注入前将胃内容物抽空,注入后夹管1-2小时,防止溢出。
(4)插管期间注意口腔及鼻咽部的护理。予口腔护理2/日;每日给予蒸汽吸入和雾化吸入2/日,以帮助痰液咳出和减少胃管对鼻腔黏膜的刺激。
3、缓解腹痛和腹胀
(1)在确定无肠绞窄或肠麻痹后,可应用阿托品类抗胆碱药物,以缓解胃肠道平滑肌痉挛,使病人腹痛得以缓解,但不可随意应用吗啡类止痛剂,以免影响观察病情。
(2)除行胃肠减压外,亦可热敷或按摩腹部,艾灸双侧足三里穴。
(3)如无绞窄性肠梗阻,可从胃管注入石蜡油,每次20-30毫升后夹管1小时,可促进肠蠕动;也可用中药大黄粉10g+温盐水100ml保留灌肠,予利湿通下,清热解毒。
4、呕吐的护理:呕吐时应坐起或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内呕吐物,以免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及时清除口腔内呕吐物,给予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并观察记录呕吐物的性质、色、量。
5、记录出入液量、呕吐量等,合理输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观察和记录呕吐量、胃肠减压量和尿量等,遵医嘱合理安排输液种类和调节输液速度。
6、防治感染和毒血症: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可以防治细菌感染,减少毒素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