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现代军事通信技术.pdf

格式:pdf   大小:1,823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现代军事通信技术.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4/14 文件大小:1.7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现代军事通信技术.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现代军事通信技术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现代军事通信技术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在现代战争中,军事通信的中枢神经作用显得格外突出。而在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航天技术等高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通信技术,则为现代军事通信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通信工具和更完善的通信手段。毋庸置疑,军事通信技术在战后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现代通信技术:一、载波通信与光纤通信技术二战以后,军事有线通信技术取得了包括60年代产生的程控交换技术在内的一系列重大进步,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载波通信与光纤通信技术。载波通信就是利用频率分割原理,在一对线路上同时传输多路电话的通信。其工作原理是:在发信端把各路电话信号分别对不同的载波频率进行调制,将各话路的频谱安排在各自不同的频位上。在接收端,则进行相反的解调过程,把位于不同频位的各话路还原为话音频谱,实现载波多路通信。载波通信除了传输电话信号外,还可以进行二次复用,即利用载波话路来传输电报、传真、数据等等。载波通信有效的利用了有线通信的线路,扩大了信道的容量,提高了传输的速度。在军事信息量不断增加、军事通信要求高效迅速的情况下,载波通信是一种极好的技术手段。载波通信技术产生于20世纪初期,电子管和滤波器发明以后,为实现载波电话通信创造了技术条件。同时,增音器和同轴电缆的发明又为载波通信的发展插上了翅膀。1918年,在美国的匹茨堡到巴尔的线路上开通了第一个载波电话通信系统,每对线通3路电话。到1938年,经过不断改进,可通12路电话。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由于战争条件的限制,各参战国(除美国外)的长途有线通信发展很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各国均建立了规模巨大的军用长途载波通信系统,通信容量从最初的每对线几路、十几路,发展到几十路、几百路。20世纪60年代初,载波通信设备进入了半导体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单晶硅制备技术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60年代各种晶体管电子元件相继诞生。半导体晶体管的诞生是电子元件的第二次重大突破,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耐震、寿命长、性能可靠、功耗低等电子管无法比拟的优点,有效地促进了电子技术的发展。载波通信的半导体化进一步促进了军事载波技术的发展。到70年代,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同轴电缆材料与性能的提高,10800路载波电话系统在一些国家的军队中先后投入使用。光纤通信是以激光作载体,以光纤维做媒介来实行信息传输的一种新型通信方式。1960年美国科学家梅曼用红宝石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激光技术由此问世。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从外部对某些物质施加能量,使电子急剧增能,在外来光的激发下,以光子形式经过光学谐振腔的特殊装置,等到聚能放大而发射出来。激光具有很好的相干性、单***和方向性,可在大气空间、宇宙空间、光波导、光导纤维以及海水中传输,故能作为信号载波应用于通信。由于激光的光束很细、方向性极好,人眼又看不见,因此用激光进行通信具有极好的保密性。不易被敌人截获和干扰,且不受热核辐射的影响。激光技术的产生,为光纤通信创造了技术条件。1955年,英国伦敦大学的卡佩奈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了纤维光学技术的基础理论。1970年,廷德尔首次表演了沿电解质管进行光的传输。光通信原理的提出和对于光纤维的研究,激发了人们对利用光纤维进行通信的兴趣。但是要使它真正实现还要有赖于激光技术的成熟、光纤维的制备和光电调制技术。1970年,格拉斯研制成20db/km低衰减的纤维,这是光纤通信的一项重大突破。1971年,日本电星公司生产出一种具有分散折射指数的纤维。1976年,在美国芝加哥展示了试验性光波传输系统(利用玻璃光波导传送由超小型固体激光器和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脉冲信息)。1977年,美国及其他国:..年代以后,光纤通信以逐渐渗透到陆、海、空乃至空间武器装备系统中,成为现代军事通信的重要手段。目前,世界各国军队纷纷以光纤代替原先的金属电缆,美空军后勤司令部已在所有空军基地建立了据称是迄今世界上同类网络中最大的光纤通信网络军事基地光纤通信系统”。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光纤通信在现代军事通信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二、散射通信与卫星通信技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军事无线通信技术也获得了巨大发展,出现了散射通信、无线激光通信、红外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新的通信形式。散射通信是利用空中传播煤质的不均匀性对电磁波的反射作用进行的超视距通信。大气层中的对流层、电离层和流星余迹等,都具有对入射的电磁波再向多方向辐射的特性。利用这些煤质将视距传播的电磁波传送到视距以外,即可进行远距离通信。对流层散射通信即用对流层对超短波或微波的反射作用来实施超视距通信。军用对流层散射通信有固定式和移动式。流星余迹通信则是利用流行穿过大气层高速运动造成的短暂电离痕迹对无线电波的反射或散射作用进行远距离瞬间通信。流星余迹通信传输受核爆炸及太阳耀斑的影响较小,电波反射的方向性强,隐蔽性好,信号不易被截获,适用于远距离小容量的军事通信。第一条对流层散射通信线路于1955年在美国建立,全长2600公里。中国于5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于60年代初研制出对流层散射通信设备。在军事通信中,由于散射通信比短波无线电通信稳定,并可多路传输,比起微波、超短波接力通信来可以不建或少建中间转接站,而且不受高山、海峡、海港等天然障碍地带和被敌占区阻隔的限制,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国家都大力进行研究开发,用于军事战略通信和战术通信。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激光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军事无线通信中出现了大气激光通信和红外线通信。大气激光通信是利用大气空间作为激光信号的传输媒介来实现信息传递的。发信时,将传送的信号经信息终端、光调制器及激光器转换为激光信号,然后经光学发射天线将激光信号发射出去,通过大气空间传送到对方;收信时,光学接受天线将激光信号接受下来送至光检测器,转换成电信号到信息终端,信息终端再将电信号转换为原来的话音或图像等信息。大气激光通信的优点是通信容量大,不受电磁干扰,保密性强,设备轻便。但通信距离较近,可靠性较差,且需要比较精密的设备,所以在军事通信中一般最为辅助通信手段,用于边防哨所、海岛之间以及跨越江河峡谷等近距离定点通信。红外线通信则是利用红外线传输信息的一种光通信方式,红外线是一种能在大气空间作直线传输但不能为人眼所觉察的电磁波。红外线通信的优点是:红外线沿一条直线传播,方向性强,不易被敌发现,保密性好,不受天电和其他电磁波的影响,抗干扰性能强,设备简单,造价低廉。主要缺点是受地形、天候和烟尘等影响较大,并且只能在直视距离以内使用,在军事上大多用于战术通信。二战以后,军事无线通信技术取得的最大成果是军事卫星通信技术的产生和发展。1945年,美国的克拉克提出了用卫星进行通信的设想。1946年,曾有人用雷达向月球发射微波信号,结果准确的收到了从月面反射的回波,从理论上证明了利用卫星进行无线电通信的可行性。1957年,苏联第一课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为卫星通信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铺平了道路。1958年,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试验性的有源通信卫星。1960年,美国的皮尔斯等人首次实现了用人造地球卫星Echo-I作无线电反射器,Echo-I是一颗无源通信卫星,靠反射电波来完成通信。由于入射波的能量得不到补充,反而消耗在卫星到地球的路程中,所以地面接收到的信号是很微弱的,只有经过放大才能达到有效通信。经过两年的努力,到1962年利用Echo-I进行北美与欧洲的通信获得了成功。1962年,美国发射了第一个有源通信卫星Telstar。有源通信卫星装有接收机和发射机,可接收和发送信号。通过Telstar通信卫星实现了横跨大西洋的电视和电话传输。卫星通信技术产生以后,立即便用于军事目的。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军方委托伍德里奇公司研制出“国防通信卫星”并投入使用,成为为美国国防部各部门提供通信线路和直接支援全球军事通信与指挥的:..年至1989年底,美国又发射了16颗更为先进的国防通信卫星III”。与此同时,美国还发展了各军兵种使用的通信卫星。1978年至80年代末期,美国发射了8颗由TRW公司研制的舰队通信卫星。该系统由美国海军负责管理,约800艘舰船、100艘潜艇和空军的数百架飞机和一些地面终端使用。1976年,美国开始部署空军通信卫星系统,1979年投入使用,1981年开始全面工作,系统连接包括预警机、侦察机、战略轰炸机、洲际导弹指挥所在内的地面和机上终端。90年代以后,美国还研制和发射了具有较强抗核加固的抗干扰能力,能保证和战争条件下通信顺畅的新一代军用通信卫星战略战术和中继卫星(MILSTAR)。除了美国之外,其他国家和国际军事组织也大力发展军事卫星通信技术。北约组织于70年代初发射了3颗“纳托”通信卫星;法国于1984年和1985年分别把“电信-1A”、“电信-2B”发射到地球同步轨道;英国于1969年、1970年、1974年和1988年分别发射了“天网-1”、“天网-2”、“天网-4”军用通信卫星;苏军于1965年发射了“闪电-1”、军事通信卫星74颗,70年代后又发射了改进的“闪电-2”、“闪电-3”卫星近50颗;中国于60年代发射“东方红”地球卫星后,也发展了军事卫星通信。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进行军事通信具有通信距离远、传输容量大、可靠性高、灵活性强和造价便宜等优点,成为当代军事通信的理想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军用无线电通信技术方面,还发展了自动转接的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即通信双方或一方处于运动状态中,以移动电台通过固定通信台转接进行的通信联络。用于移动通信的主要设备是各种便携式、车载式、船载式的超短波电台和短波电台。通过地面无线电设备与有线电话交换中心连接,移动电话还可与近距离或远距离的有线电话通信。人们早就希望有一种便携的能“自由”通话的工具。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体积小、重量轻的电子管步谈机,采用单工无线电话的工作方式。尽管步话机技术后来有了发展,但由于发射功率小,传输的距离近,而且采用单工方式,送花的同时不能听话,使用不够方便。60年代以后,随着微电子技术和程控交换技术的发展,小型的电台能发射较大功率的信号,固定通信台站可以通过程控交换机接转覆盖区内的任何一个用户。于是移动通信技术迅速地发展起来。移动通信机动灵活,方便迅速,便于军队在机动中及时实施作战指挥,使海陆空军各部队在复杂情况下能够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对保障现代条件下的作战具有重要作用。三、野战电台的技术发展军用野战电台作为军事通信中特有的通信设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得到了迅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军用野战电台的单边带技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和发展。所谓单边带通信就是发送和接受调幅信号的两个边带中的一个边带信号的无线电通信。单边带电台在传送话音信号时,话音信号和频率合成器产生的高稳定度的低载频信号,加载到发信机的高频信号上,经调制器的作用,产生上下两个载频,再经滤波器把某一边带滤掉,只让另一边带的信号加载到较高的工作频率上,并加以放大,送至天线发射出去。收信机将天线接收射频单边带信号搬回到较低的频率上,并加以放大,送人单边带解调器,在解调器中加入低载频信号,将原话音信号还原出来。单边带技术于1915年发明,1923年进行了横跨大西洋的通信试验,1933年以后为大多数远洋通信所采用。1954年,单边带电台在军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迅速发展,取代了普通的调幅电台。50年代,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普遍使用了单边带战术电台,美军使用的单边带无线电台既有台式的,也有车载的,可通16路报、2路话、1路传真,功率为10千瓦。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军用野战电台由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并在70年代以后大量采用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军用野战电台向晶体管小型化发展,进一步缩小体积,减轻重量,提高了通信容量和可靠性。美军在50年代营连装备的电台是电子管式的AN/PRC-1型,60年代初装备了除末级外均为晶体管的AN/PRC-25型电台,60年代末装备了全晶体管的AN/PRC-77型电台,70年代装备了微模组件式的AN/PRC-99型电台。经过更新换代,电台的信道数不断增加,信道间隔进一步缩短,通信距离得到扩展,重量随之减轻,集成化程度提高。美军在80年代初期研制成的产品集成化程:..~40%,到80年代后期达到90%以上,发射功率在20千瓦量级,重量在4公斤左右,可靠性比同类电台提高10倍。在采用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同时,60~70年代的军用野战电台实现了多波段、多工种、多用途,以便于各兵种配合作战,减少机种,实现一机多用。80年代以后,各国军队野战电台的发展出现了两大趋势。一是由模拟制向模数兼容和全数字化过渡,运用了数字计算和数字处理技术。将数字技术引进通信设备是80年代军事通信技术出现的新动向。性能良好的数字电路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模拟电路,大量涌现的数字器件(数字混频器、数字频率合成器、数字滤波器、数字振荡器等)用于军事通信设备。一些发达国家在野战电台中逐步采用了微处理器。它是由一片或若干片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包括技术逻辑部件、指令处理部件以及控制存储或运算的控制器,具有运算和控制功能。在数字处理技术和微型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基础上,野战电台的保密技术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采用信号压缩技术和数字加密技术,使无线通信信号被截获和破译的概率大大缩小。采用信号压缩技术发出的信号极其短暂,使人难以截获,即使截获了也难以破译。而数字保密技术可以把密钥数做的很大,使人难以破译。二是采用跳频技术等抗干扰技术。跳频技术就是收发双发电台的工作频率,按预定的顺序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作同步快速跳变。早期的无线电操作员采用一个时间表来使用工作频率,而跳频系列则是使用一个码序来决定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应使用什么频率,工作频率每秒钟可跳变数十次、数百次或更多,跳变的频率范围可宽达数十兆赫。采用这种方式发射的信号,不易被敌方干扰,它是在军事通信中抗干扰的主要措施。德国于1981年研制出CHX200机动式和固定式高频跳频电台系统,1983年研制出SEM172甚高频跳频电台;美国于1982年研制出背负式AN/PRC-117型中频跳频电台;瑞典于1985年研制出甚高频跳频电台;英国也在80年代研制出150系列高频跳频电台,供本国和比利时等许多国家的军队装备。这些跳频电台大多数由微机进行控制,能自动搜索信道,自动变频,抗干扰和保密性能十分良好。近代军事电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军事电讯技术即在军事上利用电信号的传输进行通信的技术。它是在电学与磁学理论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电磁效应”和电磁波的特性,通过相应的装置从技术上实现声、电、磁互相转换的结果。军事电讯包括有线通信、无线通信以及电报、电话、电传等各种通信形式。军事电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利用自然力(人力、畜力)为主要手段的军事通信形式,在军事科技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人类在走过了漫长的“结绳记事”、运动通信和简易信号通信道路以后,开始步入了一个新的通信时代“电讯时代”。这是人类自觉运用科学原理解决自身需求的时代。从19世纪20年代只用了80多年的时间,充分显示了科学转化为技术的加速度趋势。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电通信纷纷走进各国的军营,并在战争中发挥作用。当然,军事电讯技术除了一般的民用通信所要求的迅速、准确、远距、通畅以外,还有机动、保密、抗毁等要求。战争的需要推动了军事电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19世纪30年代出现了第一代有线电报机,50年代有线电报开始用于军事通信。美国的麦克莱伦将军是最早把电报看成一种战术武器的人。1861年,美军在弗吉尼亚州第一次使用了电报。不过在电报的管辖权争执中,电报公司获得了胜利。在有线电报逐步普及的过程中,各国军队纷纷加以利用,并有了较为独立的通信系统。开始,军队使用的大多是莫尔斯设计的电报机。这种电报机由电磁铁、线圈、衔铁”、手键、蓄电池等器件及相关的电路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当初切断和接通电路时,磁铁便以同样的节奏吸引“衔铁”。固定在“衔铁”上的墨笔便在一条缓慢通过的纸带上留下同电流脉冲相应的点和线的符号。这些“点”、“划”、“空”就是代表相关字母和数字的电码。这种电报机结构十分简单,而且在双向通信中两通信点只能交替地进行发送和接收的工作,所以被称为单工电报机。1852年,美国的法默发明了同步双工电报机。在这部电报机中,采用两个转动的电键,线路两端各装一个,使得在一根导线上可以同时拍发两份电报。但是这部电报机很难使两个电键的转动保持同步。直到1872年,美国的斯特恩斯解决了有关的技术问题,双工系统才在电报通信中得到了普遍运用。与此同时,法国的电报工程师傅多则采取了“时分制”来获得线路复用。他发明的快速电报机内装有一种特殊的分配器,能够以很快的速度使电报线路轮流同几个发报机和收报机相连接,利用电报信号之间的空隙来传递多份电报。双工系统和时分多路制都是利用离散脉冲信号的时空特征,把多组离散信号按一定时间间隔组合成连续信号,在一条电报线路上传输出去,然后再按预订的时间把各路信号的脉冲分离出来。这一技术很快在军事通信中得到采用。此后,英国的惠斯顿发明了电报打孔机。拍发电报时,只要预先在一条纸带上打上一组组代表相应字母的小孔,就可以高速度的将电文拍发出去。到19世纪末,许多国家的军队都使用了这种电报机。19世纪70年代有线电话发明后也很快装备军队。1884年,俄国军队有了电话机,主要用于要塞。19世纪90年代,许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军队将有线电话用于军事通信。中国于1903年建立了军事电话通信。野战部队初次使用电话通信是在1904~1905年的中俄战争中。军队早期有线通信的关键设备是送受话器。美国科学家贝尔发明了磁性送受话器,它们是由一片易于振动的薄膜同四周张紧的圆形薄铁皮连接在一起,紧贴在励磁线圈前,线圈绕在磁棒上。其工作原理是,当说话的时候薄膜振动带动铁片,使电流和电压发生变化,声运动转化为电磁运动。受话器的原理和送话器一样,不过是转换顺序颠倒而已。美国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则发明了具有放大特性的炭粒式送话器并取得专利。爱迪生的炭粒送话器和贝尔的磁性送话器直到今天仍然是世界上电话系统的主要设备。最初的军用有线电话有磁石式电话机和共电式电话机。磁石式电话机用手摇发电机作振铃信号源并配有通话电源。这类电话机设备简单、机动灵活、使用方便,广泛用于野战条件下的通信联络。共电式电话机的送话器由中心电话站的电源供电。通信线路不太长时,可用共电式电话机,因此它们主要用于司令部机关及军事要塞建立内部电话通信。1879年,在美国和英国首次出现了双赛线式电话交换机。这种交换机的主要工作仍由人工完成。用户用手摇感应器使交换台出现掉牌、响铃的信号,接线员询问用户所要的号码,然后接通线路。1896年,美国的发明家斯特罗格发明了电话拨号盘和“步进制自动电话交换机”。“步进制自动电话交换机”受拨号盘控制,送话人在拨打对方的电话号码后,信号转入交换机,交换机一步一步有节奏的完成一系列动作,最终接通电话。由于真正实现了自动交换,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减轻了劳动强度。1898年中继线用于交换控制,1900年创立了大型交换站的基本中继原理,使得“步进制交换机”趋于成熟。交换机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军队的通信联络状况。19世纪末期,无线电通信技术进入实用阶段。无线通信一出现,英国海军就首先用它装备舰队。无线通信对于一个拥有众多殖民地的“日不落”帝国是至关重要的。1899年,英国舰队演****时已经可以在100公里或更远的距离上互通电报了。在俄国,波波夫于1904年研制出军用无线电台。1910~1913年,俄国海军部的无线电报仓库制成一批火花式无线电台,其功率为2000瓦。20世纪前后,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军队都建立了“无线电通信兵”,有的甚至装备了机动电台。1904年,在***西南非洲黑雷罗人起义时,德国军队第一次在“战争条件”下使用无线电台。在中国,由于清王朝的***没落,20世纪以前没有自己的电信设备。资本主义列强为掠夺中国的资源和控制中国的内政,千方百计将电信线路伸向中国,并控制电信权。1869年,以英国资本家和沙俄王室为主要股东的大北电报公司,开始敷设海参威到日本长崎、:..年大北公司承建了中国最早的一条津沽军用电报线。大北公司侵占中国对外电信权长达60多年。直至20世纪初中国才有了自己独立的通信设施。1905年,中国北洋新军装备了火花式电台,这种电台结构简单,携带方便,适用于野战。但由于它的发射功率较小,传输距离有限。1903年彼尔森设计成一种能产生100千赫无衰减”连续波的电弧发射器。电弧发射器发明以后,一些国家的军队开始装备电弧式无线电电报机。这种电报机发射功率大,传输距离远,但需要有稳定的交流电源和庞大的天线,适合于作为参谋总部的固定台站。无线电通信设备装备部队以后,使得各国军队的统帅部与前线以及部队与部队之间的长距离通信变得十分便捷。二、电子管的发明和军用野战电台早期的有线与无线通信设备装备部队后,还没有能完全满足野战军事通信携带方便、远距传输的要求。克服早期军事电通信的缺陷,是在电子管技术发明以后。而电子管的发明首先得益于物理学的进步。19世纪50年代,德国的一个吹玻璃工人盖斯勒发明了一种真空泵,并制成了具有较高真空度的玻璃管,把金属电极封闭在里面。当用这种电子管进行真空放电时,对着负极的管壁会出现绿色的辉光。它是最原始的电子管。1876年,德国物理学家戈尔茨坦证实真空管放电时产生的磷光效应是由于“阴极射线”引起的。1879年,英国化学家克鲁克斯用实验证明,阴极射线在磁场中发生偏转说明它们是带电粒子。1883年,爱迪生在试验改进他所发明的电灯时发现,金属丝与炽热的灯丝虽然并不接触,却有电流通过两者之间的空隙。这个现象被后人称作“爱迪生效应”。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根据前人的发现,从理论上作了概括。他认为,所谓的阴极射线实际上是质量小于氢原子千分之一的粒子。他把它称作“电子”,认为“电子”是最基本的实物粒子,电的本质就是电子的运动。电子被发现以后,“爱迪生效应”就变得非常重要。190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理森用实验证实金属在真空中被加热后能发射电子,并跳过空隙,传导到灯丝上,由此建立了金属发射热电子的经验规律“查理森定律”。1903年,他又用自由电子理论对该定律做出解释,奠定了热离子学的基础。1904年,英国的电气工程师弗莱明应用“爱迪生效应”发明了热电子二极真空管。他在一个真空管里装了一个筒形的金属片“板极”,把灯丝包围起来。当“板极”接正电时,能够吸引灼热灯丝发射的电子,从而接通电路。而当“板极”为负时,它不再吸引电子而是排斥电子,甚至把阴极逸出的电子推回阴极。利用这种特性,不仅可以把它作为检波器,而且还可以将它作为整流器,把交流电变为直流电。当年,弗莱明取得了双电极热离子检波器的专利。电子管产生伊始并没有在通信技术中显示出它的巨大作用,主要是没有解决信号放大的问题。要使电子管能起放大作用,必须设法控制电子管中的电子流。1906年,美国发明家德福雷斯特把控制装置直接装在电子通道上,他在二极管的灯丝的板极之间增添了金属网或金属栅“栅极”。“栅极”带正电时,能吸引热灯丝发射的电子,使它加速穿过“栅极”上的小孔到达“板极”,从而大大增强了电子流。所以,主要将微弱的无线电信号加在“栅极”上,它所引起的很小的电压变化就使“板极”的电流发生很大的变化,而且变化的方式准确地模仿着无线电波的波形。这种真空管被称为“三极管”。1912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的阿诺德和通用电气公司的米兰尔利用真空泵和相应的工艺,研制成“高真空管”。这种真空管由于较好地清除了电子管中的残余气体,避免了电子管在工作时产生离子,提高了电子管工作的稳定性,并使它的放大倍数得以增加。由此,电子管真正走向实用,开始由工厂进行改造。随着更高效率的高真空泵和真空、玻璃制造、金属薄片成形以及用钨丝作为灯丝等技术工艺的发展,电子管制造水平也逐步提高,到1914年并有批量的电子管上市,此后,帘栅管等各种多极管也先后问世。电子管的发明,满足了军事野战通信机动、远距的要求。因此,电子管一出现就为各国军队所采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法、德、俄等国已大规模的将电信设施、特别是无线电收发报机装备了军队。由于英法德经济实力较强,无线电军事通信在交战国中处于领先地位。英国为军队提供了“马尔康”式收发无线电台,其中包括有保障方面军以及某些集团军司令部用的5千瓦功率的车载电台,。法国军队由于用的收信机、放大器及真空管质量较好,真空管放:..作的大功率电台的发信,提高了军事野战通信的可靠性。年初,德国物理学家迈斯纳申请了能产生电磁振荡的反馈电路”专利。利用这种电路可以很容易地得到各种不同频率的无衰减的电磁波,把“反馈电路”用在无线电接收机上,可以组成反馈再生电路,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电子管发射机的出现为无线电话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德国军队最先装备了这种装置。同一年,美国的德福雷斯特等人也研制成功这种装置,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作战双方的前线均出现了“报话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几年中,俄国加紧研制和生产新的军用通信装备。到战争结束时,俄军的无线电通信已臻完备,步兵和炮兵分队都有了电子管无线电台,波罗的海舰队和广阔的海岸开设了组织严密的无线电网。中国军队使用电子管野战电台的时间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1927年,中国北伐军开始用电子管短波电台。1931年,中国工农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中缴获了蒋军的装备,从此我军开始使用15瓦、50瓦短波电台和小型发报机。第一次世界大战显著地表明了军事电讯技术进行联络和指挥的优越性。军事电讯机动、快速、远距的特点有效地保障了指挥系统与作战部队及友邻部队之间的联系畅通,而且它还能收听本部和敌方大功率电台发出的各种信息,这在当时缺乏更多形式的通信手段的情况下,在战报、文书以及报纸传递不能及时到达的情况下,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军事电讯使战争取得有利于己的状况十分明显,例如,1914年11月中旬,俄第2集团军的第2、第23步兵军以及第2西伯利亚步兵被德优势兵力包围,并在复杂情况下防守于罗兹地区。当时与第2集团军司令部以及被围的各步兵军之间的有线通信均已中断。由于很好地组织了无线电通信,避免了被击溃的危险,并且还包围了德军的一部分部队,使德军遭到严重失败。实践表明,电讯技术使军队的通信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整体作战能力。三、电路设计和军用无线电通信波段的开发由于战争需要无线电通信,西方各国都竭尽全力加强和发展自己的电讯工业。在战争的刺激下,无线电技术和制备工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仅在1912年至1919年短短的七八年间,新的重大发明就有20多项。其中重要的有:1912年,英国的埃克尔斯发明了电离层传播天线,为短波通信创造了条件。1913年,英国的斯旺发明了薄金属电阻,改善了电阻的质量。1914年,美国的克莱因施米特发明了打字电报机。1915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卡森发明了单边带传输原理,用单边带传输可以节省能量和信道间隔,成为后些年代无线电通信的一种重要手段。德国的科学家肖特基在这一年研制成栅极管。同一年,英国的坎贝尔研制成电磁滤波器从而使多频道通信成为可能。1916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将无线电设备装在3艘战舰上,利用载波原理同时进行9路传输。1917年,美国的温特发明电容送话器。1918年,美国的费森登和阿姆斯特朗在无线电调制技术的基础上,发明和研制了超外差无线电接收器。1919年,德国的克鲁格发明了金属膜电阻。所有这些发明都很快地用于军事通信。电讯通信装备是由各种电子元件及电路组成的,电路设计和制作技术的发展对军事电讯技术有重要的作用。电路是组成电流路径的各种装置以及电源的总体。早在奥斯特、法拉第电磁感应的实验中就已出现。作为电信,就是要把语言、文字、图像、数据等等信息,变为便于传输的电信号发送出去,然后再通过一定的装置把电信号“译”出来。实现这个转换任务要靠电路来完成。通信设备的电路设计最早产生于有线通信领域。第一代有线电收发机的电路十分简单,它只要能达到信号的传输和接收的基本响应就行了。电子管出现以后,为通信设备的电路设计和研制开拓了广阔的天地,由此出现了电路技术的专门研究领域。1913年,迈斯特等人发明了“反馈电路”。这种电路设计把放大器输出端的一部分信号能量回授到放大器的输入端,以补偿电路的损耗,自动维持持续的电磁振荡,克服了发信机电磁振荡随时间衰减的缺陷。为了解决无线电传输语言、音乐等模拟的问题,美国的费森登和阿姆斯特朗于1918年发明了超外差电路。它的原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