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牛羊病的防治.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牛羊病的防治.doc

上传人:小吴 2024/4/15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牛羊病的防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牛羊病的防治 】是由【小吴】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牛羊病的防治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二局部 牛羊病的诊断与防治 第一章:牛羊的传染病 第一节: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偶蹄兽易感,人也能感染此病。 一、诊断要点:牛羊患口蹄疫后,体温升高,口腔、鼻唇镜、上齿龈〔羊〕、蹄叉等部位出现水泡,破溃后形成溃疡面,疼痛难忍,不食、跛行。病畜病症消除后仍带毒,还可传染给其它健康畜,所以往往是一局部病畜病症消除后,另一局部又发病,不好控制疫情。 二、防治措施:本病重在预防,平时应做好消毒工作,并按时注射疫苗。一旦发病,立即将病畜隔离、严格消毒并用以下方案治疗:方案一、补免诱导素+先锋+溃疡热毒清,肌肉或静脉注射;方案二、用千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清洗患部。 第二节:牛恶性卡他热 牛恶性卡他热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两岁以下犊牛易感,近两年来时有发生。 一、诊断要点:牛感染本病后会出现多种病症,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甚至废绝;鼻腔内流出脓涕,恶臭难闻;有的牛口腔溃烂,流口水;有的牛便血、拉稀;如不及时治疗,病牛可发生死亡。诊断本病须认真分析,仔细区分。 二、防治措施:本病尚未疫苗,一旦发病,立即将病畜隔离、严格消毒并用以下方案治疗:方案一、补免诱导素+先锋+祛瘟败毒针+维生素c静脉注射; 方案二、苏叶30、香附子40、陈皮30、荆芥30、防风30、兰根30、苍术30、厚朴30、连翘30、枳壳30、大青叶30、藿香30、葛根30、神曲40、麦芽40、山楂40、甘草15。研末灌服。 第三节:羊魏氏梭菌病 羊魏氏梭菌病由魏氏梭菌引起,可分羊肠毒血症、羊快疫、羊黑疫、羊猝疽、羔羊痢疾等五种类型。 一、诊断要点:魏氏梭菌适宜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生长,所以本病一般在春夏交接和夏秋交接的时节多发,往往是雪后天晴的时候,羊雪天吃不到草而饥饿,雪后到潮湿之地食入多量带菌的草而发病,往往是身体强壮、跑到前面的羊更容易发病。本病发病急、死亡率高,往往是病羊突然拉一点稀粪,蹦跳几下,叫唤一声后倒地死亡。剖解除羊肠毒血症小肠部位充血甚至糜烂外,其它脏器肉眼观察无变化,有时胆囊肿大,肉的颜色比正常屠宰的红。 二、防治措施:本病发病急、死亡快,所以重在预防。预防本病的疫苗叫三联四防苗,春、秋个注射一次即可。发病后应紧急接种,严格消毒。病情轻未死亡的羊可用以下方案治疗: 方案一、用大蒜泡酒后灌服; 方案二、先灌服大黄水使其拉稀,再灌服甘草水。次两个方案乃民间验方,吾下乡时从羊倌口中得之,据说效果不错。 第四节:羊痘羊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一、诊断要点:本病一般在夏秋之际多发,病初羊发烧、不食、羊嘴唇部和大腿内侧无毛处出现红片,严重者全身出现圆形疙瘩,体格强大者一般可耐过,体格廋弱者由于不食而有死亡病例。 二、防治措施:本病有疫苗,一年注射一次即可有效预防。发病后应隔离病羊,未发病的羊紧急接种,圈舍及场地严格消毒。病羊肌注:青霉素+溃疡热毒清+安痛定。此方案一般打两针即可见效。 第二章:牛羊的内科病 第一节:瘤胃积食瘤胃积食是瘤胃被枯燥的饲料胀满而使容积扩大,胃壁过度伸张的一种疾病。一般是在饥饿后采食过多或大量容易膨胀的干料〔如豌豆、玉米等〕而引起。也有因牛羊身体消瘦,消化力不强,采食大量饲料又饮水缺乏而发病。 一、诊断要点:食欲、反刍减少或停止,鼻镜枯燥;有时出现腹疼不安,摇尾弓背,回头看腹,后肢踢腹,粪便干黑难下;触诊瘤胃胀满、坚实,但重压可成坑;听诊瘤胃蠕动音减弱,蠕动波短,次数减少,重者消失;有时由于胀满的瘤胃压迫隔膜而引起呼吸困难。 二、防治措施:本病的预防在于平时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牛羊一次性食入大量精饲料。发病后治疗方案如下: 方案一、禁食1—3日,饮服口服补液盐;方案二、肌注开胃诱食针; 方案三、灌服消积化滞,健脾开胃的中药:郁李仁90g、麻仁120g、枳实30g、厚朴30g、大黄90g、芒硝250—500g、牵牛子60g、槟榔24g、神曲45g、麦芽45g、山楂45g、党参45g、黄芪45g、香附子45g、石蜡油500ml。 第二节:前胃缓慢前胃缓慢是由于前胃运动机能减弱、导致消化扰乱的慢性疾病。 一、诊断要点: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缓慢或停止。瘤胃蠕动的次数减少,力量减弱。以后逐渐消瘦,被毛粗乱,食欲时好时坏,经常出现慢性间歇性鼓气,多见于食后。有时胃内充满粥样或半液体状内容物,触诊瘤胃不很坚硬。先便秘后拉稀,或便秘拉稀交替发生,便秘时粪球小,色黑而干,拉稀时量少而软,有时还附有未消化的饲料颗粒。 二、防治措施:本病的预防在于平时加强饲养管理,发病后治疗方案如下: 方案一、禁食1—3日,饮服口服补液盐或给予少量容易消化的多汁饲料;方案二、肌注开胃诱食针; 方案三、灌服健脾消食,导滞和胃的中药:当归75、苍术30、厚朴30、陈皮30、枳壳30、牵牛子30、神曲45、麦芽45、莱菔子45、槟榔30、甘草24、生姜21、党参60、茯苓45。连服数剂; 方案四、神曲120克、食醋500ml,加水适量。先把神曲用开水冲调,再加食醋和水,混合一次灌服。 第三节:瘤胃鼓气本病因患畜食入易于发酵的饲草,如露水草、带霜水的青绿饲料,开花前的苜蓿,马铃薯叶以及已发酵或霉败的青贮饲料等所引起。也有的是由于误食毒草或过食大量不易消化的油渣、豌豆等,这些饲料在胃内急速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因而引起急剧鼓胀。食道阻塞及胃的其他疾病也可继发。 一、诊断要点:发病后腹部急剧鼓胀,左肷窝显著臌起。呼吸困难。叩击瘤胃紧如鼓皮,声如鼓响。有食入易发酵饲草史;严重时,可视粘膜发绀,后踢踢腹,呻吟,呼吸急促,四肢张开,甚至张口吐舌,口内流涎;病至后期,患畜沉郁,不愿走动,强行牵走,左右摇晃,有时突然倒地窒息、痉挛死亡。 二、防治措施:本病的治疗在于迅速排除气体,并制止食物继续发酵。方案一、如果鼓胀严重,用套管针或粗针头在左肷窝部进行瘤胃穿刺。气放完后,可从针孔注入止酵药,如消气灵。也可用一木棍横放于牛口中,两头用绳绑在头上,令其不断咀嚼,排出胃内气体。如果鼓胀不太严重,可口服消气灵; 方案二、如果因过食大量不易消化的油渣、豌豆等引起的鼓胀,放气消胀后还要灌服消积导滞的中药:大黄60—120g、芒硝250—500g、厚朴30g、枳实30g、甘草24g、党参50g、黄芪50g、神曲30g、山楂30g、石蜡油500—1000ml,一次灌服; 方案三、石蜡油500—1000ml、食醋1000--2000ml,一次灌服;方案四、如果是由于前胃缓慢引起的迁延性瘤胃鼓胀,放气消胀后还要灌服中药:木香20g、陈皮30g、槟榔15g、枳壳40g、小香50g、莱菔子60g、大黄30g、大蒜40g。熬煎取汁,大蒜捣碎调内服,并禁食三日,饮服口服补液盐。第四节:牛创伤性心包炎本病是患畜吃下锋利及坚硬细长的物质,如铁丝、铁钉、缝针等穿破网胃和膈肌刺入心包囊而引起。常见于城市的奶牛。一、诊断要点:体温升高,慢性鼓气,瘤胃缓慢,反刍减少或停止。心跳加快明显,可达100次以上。病牛常弓背,呆立不愿走动,尤其不愿下坡和转弯。安静站立时左肘关节常向外拐而离开胸壁,肘部肌肉出现颤抖。时有呻吟。叩诊心区表现敏感〔疼痛〕,并可在心区听到心包摩擦音。后期可见颈静脉高度充血和胸前、颌下水肿。二、防治措施:本病主要在于预防,应采取措施严防饲料、饲草内混入金属丝之类的异物。一旦确诊,尽早实施手术。 第四节:百叶干本病多因长期、过多地饲喂粗糙干硬的饲料,如粉状的糠麸,未经充分磨碎的豆类,而且饮水缺乏,以至胃内水分损耗过甚,造成百叶燥结。此外,慢性胃肠积热、前胃缓慢等疾病也可继发。一、诊断要点:初期鼻镜枯燥。被毛竖立,枯槁无光。食欲、反刍减少。大便干硬色黑。后期反刍停止,口色灰白,鼻镜干裂。触诊,特别是叩击重瓣胃部位,常引起疼痛不安,磨牙。听诊重瓣胃时,蠕动音极弱或完全消失。大便干黑,粪球小如算盘珠,甚至没有粪便,粪球上附有粘液及少量血液。心跳缓慢。肛门内温度高而耳朵和角的温度低。有时伴有瘤胃缓慢或慢性周期性鼓气。二、防治措施:本病的预防在于平时加强饲养管理,发病后治疗方案如下:方案一、禁食1—3日,饮服口服补液盐或给予少量容易消化的多汁饲料;方案二、肌注开胃诱食针;方案三、灌服消积导滞、逐水通便的中药:当归60、大黄40、厚朴40、枳壳40、郁李仁30、苏子80、香附子40、玉片20、炒莱菔50、二丑30、神曲50、山楂50、地榆30、芒硝150、石蜡油500ml。方案三、猪油1000克、萝卜250克、胃肠活两袋。先将萝卜熬好,参加炼化的猪油,调入胃肠活,灌服。第三章:牛羊的产科病 第一节:产后瘫痪产后瘫痪中兽医叫产后风,是母畜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急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母畜昏睡及四肢瘫痪。本病多见于产奶量高的奶牛。 一、诊断要点:多见于产后二、三天内发病,也有少数在产前或分娩几小时后发生;病轻者,能勉强站立,但走路摇摆不稳,后肢发软,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正常或稍低。病重者,卧地不起,精神萎顿,食欲、反刍停止,瞳孔放大。奶牛头颈常向后弯至胸部,呈昏睡状态。体温下降,四肢末梢发凉,但痛觉反射仍正常。 二、防治措施:本病的预防在于平时加强饲养管理,饲料里面添加乳酸钙,怀孕后期可肌注钙剂。发病后治疗方案如下: 方案一、静注10%的葡萄糖酸钙,牛一次用量500—1000ml,必要时重复应用; 方案二、灌服祛风除湿,补气活血,壮腰补肾的中药:党参30、黄芪45、当归30、川芎24、白芍24、独活24、伸筋草24、防风24、红花24、寄生30、川断24、金毛狗脊30、牛膝30、元胡24、公英50、鱼腥草30。 第二节:胎衣不下 母牛产后十二小时后胎衣不能正常排出,称胎衣不下。病因是孕牛缺乏运动,饲料中缺乏钙、盐、维生素、及其它矿物质。也有体虚气弱、子宫炎等引起。 一、诊断要点:子阴户中有垂出的胎衣;患牛表现弓腰努责。有时阴户中流出污红色腐臭恶露,其中夹杂有白色未腐烂的脉管;严重时体温升高、不食、腹泻。 二、防治措施:本病的预防在于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怀孕后期也要适当运动。分娩时接下羊水,分娩后立即灌服3000ml有预防本病的作用。发病后治疗方案如下: 方案一、10%的盐水1000—1500ml,青霉素1600u,加热至40℃,灌入子宫,每日一次,连用1—3日; 方案二、灌服中药。仅胎衣不下,无其他异常,可升阳益气,开瘀降浊:党参45、黄芪60、柴胡15、当归30、白术30、川芎15、陈皮24、炙甘草15、,黄酒120ml为引,每日一剂,连服二剂。假设体温升高,努责或疼痛不安的,可破血下瘀,止疼:当归60、川芎24、五灵脂18、桃仁21、红花21、枳壳30、乳香15、没药15、益母草90。共为末,黄酒120ml为引,每日一剂; 方案三、手术剥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