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论统编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内容确定.doc

格式:doc   大小:53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统编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内容确定.doc

上传人:雨林书屋 2024/4/16 文件大小: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统编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内容确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论统编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内容确定 】是由【雨林书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论统编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内容确定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论统编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任凭摘要在新课程标准颁布以后,统编版初中《语文》中的说明文教学应该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重新审视,从而确定说明文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目标,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笔者以为,说明文的教学内容应该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单元提示、预****提示、课后****题、语文核心素养等几个方面进行确定。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说明文教学内容确定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归纳概括。【关键词】:^p统编教材;说明文;教学内容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对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事实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相对于文言文、散文、小说的教学而言,说明文教学的地位比较尴尬,往往得不到师生的重视。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考试一般考查说明文较少,而且考试的考查要点比较固定,学生通过背诵答题模式,可以较好地完成答题,因而重视程度不够;有些说明文语言有些平实,不如散文营造出优美的意境,也不像小说反映深刻的社会现象,最终导致学生不愿意学,老师不重点教 ;教师进行说明文教学时,偏重讲授法,内容千篇一律,学生学起来比较枯燥。为了改变说明文教学的尴尬境地,我们应该用新的教学理念研究说明文教学的内容、教学重点、教学目标,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以下是笔者在进行统编版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后的一些粗浅的想法。笔者以为,我们可以依据以下几个方面,确定说明文的教学内容。一、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新课标对说明文的教学提出了以下要求:“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从课标中,我们可以看出说明文教学要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明白说明文说明的事理,并且学写简单的说明文。比如作者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蝉》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了解作者,理清说明思路,概括课文内容;品味语言,学****作者用文学笔法来增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细读课文,感受作者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和细致严谨的科学方法。这三个目标紧紧扣住语文课程标准对说明文教学的要求,在掌握说明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品读、细读文本,感知作者的科学精神。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科学小品文的特点,所引用的资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写科学小品的目的就是为了向人们普及科学知识,如果介绍的知识不科学,不仅达不到写作的目的,还会造成负面的影响。比如文章中写道:这小圆孔约一英寸口径,周围一点儿土都没有 ;它身子里藏有一种极粘的液体,可以用来做灰泥 ;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折着的翅膀 ;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蝉卵刚产出,蚋立刻就想把它们毁掉。这五句只是从字词方面进行推敲,不能理解为仅仅这些句子里的词语才准确。比如第七段写幼虫在地穴里怎样建造坚固的墙壁,段中不仅“臃肿”“喷洒”“柔软”“肥重”“压”“挤”等词用得很准确,而且整段话说明的建造过程,也很清楚准确。此外,笔者还设计了问题:作者为什么能把我们熟视无睹的蝉的成长过程说明得这样清楚明白?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是因为作者经过了长期细致的观察。从文中看,比如蝉四年一个生命周期,在阳光下歌唱只有五个星期,都说明作者对蝉的观察是长期而细致的。有时,还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正像作者自己说的那样:“我经过多次的观察,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必要时,还要借助观察工具,“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我从放大镜中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正是作者严谨认真、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和全面细致深入的科学观察,让他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写出这样生动而又准确的文章。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清晰地了解蝉的一生,笔者让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画出蝉的一生,再通过展台呈现,进而理解本文作者安排说明顺序时的独特性,从而突破第一个教学难点,也为学生充分感悟作者的科学精神作好铺垫。二、单元提示统编教材在单元提示中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指导,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编者意图。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提示指出,学****本单元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了解文章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方法说明的,还有体会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增强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提示则要求学****本单元要注意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示例,还要学****分析^p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题,激发科学研究的兴趣。统编版初中《语文》中的说明文基本上都安排在八年级,但是八年级上册和下册对于说明文教学的侧重点实际上是不一样的。上册侧重于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下册侧重于说明顺序的掌握。教师必须有这样的全局意识,既要把握说明文教学的总体内容,又要合理分配教学的重点,有梯度地安排教学。《梦回繁华》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文章,这一个单元的目标为首先感受说明文求真求实的理性精神,激发对自然与社会的探索兴趣。其次,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学会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第三,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增强思维的条理性与严密性。基于此,授课时,首先通过名画引出“繁华”,理解文章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引导学生抓住“繁华”这一主要特征。其次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分享自己提取的段落中的关键信息,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与此同时,教师在学生分享时及时补充与点拨,适时引导学生提炼总结方法:抓住关键句、词。这一个环节重在梳理,通过浏览文章的方式,训练学生快速抓取信息的能力,归纳各段的主要意思。在这一个环节中也明确了说明文的特点在于逻辑性。第三要引导学生分析 ^p 哪些细节体现了“繁华”,选择一处场景对其进行描写的分析 ^p 和语言的鉴赏。教师需要适时引导学生细读相关语句,加强对语句语言的品味,体会语言典雅、韵味的特色,当然这需要学生当堂的生成,同时教师还要设置一些预设,尽可能全面地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以达成教学目标二。如“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用詞凝练雅致,具有文言色彩,四字成句,句式整齐,这些四言句式本文中还有很多,它们内涵丰富,充满想象和诗意,与这幅古典画卷的气质高度契合。又如“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对静止画面中人们动作和声音的想象,令我们仿佛置身于北宋的市井之间,我们仿佛感受到巨大漕船过桥时的紧张、热闹的气氛,借助想象,使画面有了故事情节,有了生动的场面,令我们如睹其人,如闻其声,如感其状,可谓声色兼备,呼之欲出。最后,穿越悟“繁华”,作者条理分明,语言生动地将《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介绍得精妙绝伦,让人回味无穷,而作者却发出了梦回的感叹。谁梦回,为什么梦回?遗民:怀念张择端:警示、怀念现代人:想念、追忆、传承通过这个环节,理解升华,引发学生对艺术作品价值的认知,了解《清明上河图》背后的历史含义。三、预****提示和课后****题除单元提示外,每篇课文的预****提示和课后****题也提示了教学内容及重点,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国石拱桥》的预****提示要求,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能否把握《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思考探究第一题:文章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选取了许多例子。从课文中找出这些例子,提取关键信息,填写表格,谈一谈你的发现。这道题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梳理课文中写到的各座桥的主要特点,把握课文内容。思考探究第三题:说明文常用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看看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实例并说说它们的作用。这道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不同说明方法的作用与效果。思考探究第四题:结合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这道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再比如《苏州园林》的课后思考探究第一题:课文中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展开说明的?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角度,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课文主体部分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四个主要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又补充说明了苏州园林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这些都与前面的总括句密切相关。这一道题目的设计不仅引导学生理解说明实物要抓住特征,有条理地进行说明,而且引导学生理解段首概括句的作用,了解说明文行文特点。由此可以看出,预****提示和课后****题与单元提示是一一对应的,编者不仅在单元的开头提出了要求,还将这些要求细化到了每一课。可见,完善说明文教学,作为一线教师最应该研究的就是教材本身。统编教材的单元细化更可以看出编者对说明文的重视,研究教材,可以更好地进行说明文教学。四、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既引领着教学又是教学的最终指向,说明文教学应当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最终目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包括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审美的鉴赏与创造。说明文教学,也要注意体会自然与科技中的人文内涵。只有读懂其中的人文内涵,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特征。以八下的《时间的脚印》一文为例。这是一篇艺术性的说明文,除了注重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还会注重语言的艺术性,本文在叙述中大量运用拟人化的写法,语言生动有趣。“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这个句子将“炎热的阳光”“严寒的霜雪”以及风雨等对岩石的破坏说成是“攻击”,仿佛是有意识的行为。这样就强化了它们与岩石的敌对性。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无时无刻不经受着磨难”。“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这个句子中三个并列短语构成排比句,生动地描绘了“狂风”“洪水”“冰河”等几种自然力的气势。“冲来了”“爬来了”也是一种拟人化的表述,增强了“洪水”“冰河”的动感和目的性,表现了它们势不可挡的威力。通过赏析说明文的语言,让说明文教学生动有趣,才能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 ^p 推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与****惯,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总之,说明文的教学要根据单元提示、预****提示以及课后****题等确定教学内容及重难点,还要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目的开展教学。此外,说明文教学的关键还在于激发学生阅读说明文的兴趣,说明文教学不是枯燥无味的,充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说明文的兴趣和意愿,说明文教学才会事半功倍。[作者通联:江苏无锡市太湖格致中学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自 3月1日起施行。根据规则,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根据程度轻重,规则将教育惩戒分为一般教育惩戒、较重教育惩戒和严重教育惩戒三类。其中,严重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且必须是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包括停课停学、法治副校长或者法治辅导员训诫、专门人员辅导矫治等。为防止将体罚和变相体罚作为教育惩戒实施,规则明确禁止实施的不当教育行为,如以击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体痛苦的体罚,超过正常限度的罚站、反复抄写,辱骂或者以歧视性、侮辱性的言行侵犯学生人格尊严等。《刑法修正案(十一)》自3月1日起施行,涉及低龄未成年人犯罪、疫情防控等社会热点。修正案对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规定作出调整,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中国教育报》, 2021-03-0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