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一种半绝热单边冷板的制作方法.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种半绝热单边冷板的制作方法.docx

上传人:开心果 2024/4/17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种半绝热单边冷板的制作方法.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一种半绝热单边冷板的制作方法 】是由【开心果】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一种半绝热单边冷板的制作方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一种半绝热单边冷板的制作方法专利名称:一种半绝热单边冷板的制作方法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绝热单边冷板,包括导热块、导热基板、工质入口、进口集管、热源接口、出口集管和工质出口,其中导热块的数量多于1个,且沿着导热基板依次排列,导热块是由多根呈平行排列的传热管所组成,传热管的一端与进口集管连接,另一端与出口集管连接,导热基板上设置热源接口,进口集管上设置工质入口,出口集管上设置工质出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单边绝热强化热源侧换热,使冷板换热器的体积小型化、轻量化;嵌入过盈的加工手段减小接触热阻,并可使传热管微小通道化,冷板的厚度可降至1mm以下,尤其为高热流密度的布置紧凑的电子元器件的热设计提供了一种较好的选择。【专利说明】一种半绝热单边冷板【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绝热单边冷板,属于冷板热交换器的节能增效【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目前,冷板热交换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不少场合换热器的体积较大,不便于安装,同时换热器效率较低,能耗较大。【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绝热单边冷板,与现有技术相比达到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闻、能耗低的目的。[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5]一种半绝热单边冷板,包括导热块、导热基板、工质入口、进口集管、热源接口、出口集管和工质出口,其中导热块的数量多于I个,且沿着导热基板依次排列,导热块是由多根呈平行排列的传热管所组成,传热管的一端与进口集管连接,另一端与出口集管连接,导热基板上设置热源接口,进口集管上设置工质入口,出口集管上设置工质出口。[0006]进一步地,相邻的导热块之间的距离大于相邻的传热管之间的距离。[0007]进一步地,导热基板与传热管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0008]进一步地,导热基板的一面具有截面为圆弧角不小于180°的大半圆形开口通道,通道内嵌入传热管,传热管与通道之间实现过盈配合连接。[0009]进一步地,导热基板具有开口通道的一面表面有一层绝热涂层。[0010]进一步地,导热基板可拆卸。[0011]进一步地,导热基板可折弯和局部切除。[0012]进一步地,导热基板与传热管可以通过钎焊连接。[0013]有益效果[0014]本实用新型通过单边绝热强化热源侧换热,使冷板换热器的体积小型化、轻量化;嵌入过盈的加工手段减小接触热阻,并可使传热管微小通道化,冷板的厚度可降至1_以下,尤其为高热流密度的布置紧凑的电子元器件的热设计提供了一种较好的选择。【附图说明】[0015]图1为实施例1中半绝热单边冷板示意图;[0016]图2为实施例1中导热基板与导热块连接示意图;[0017]图3为实施例1中半绝热单边冷板俯视图;[0018]以上图1-图3中,1、导热块;2、导热基板;3、工质入口;4、进口集管;5、热源接口;6、出口集管;7、工质出口。【具体实施方式】[0019]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绝热单边冷板进行进一步说明。[0021]如图1所示,为半绝热单边冷板示意图,包括导热块1、导热基板2、工质入口3、进口集管4、热源接口5、出口集管6和工质出口7,其中导热块I的数量多于I个,且沿着导热基板2依次排列,导热块I是由多根呈平行排列的传热管所组成,传热管的一端连接进口集管4,另一端连接出口集管6,进口集管4与出口集管6上分别有工质入口3与工质出口7;导热基板2上面有热源接口5,用于接入热源。同时相邻的导热块I之间的距离大于相邻的传热管之间的距离。[0022]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中导热块I与导热基板2的具体连接方式,可以看出,导热基板2与导热块I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具体为导热基板2的一面具有截面为圆弧角不小于180°的大半圆形开口通道,通道内嵌入传热管,传热管与通道之间实现过盈配合连接。[0023]导热基板2具有开口通道的一面表面有一层绝热涂层,以降低冷量的无效损失,造成冷板两面一半绝热,单边导热。导热块I与导热基板2还可以采取其他链接方式,如可通过钎焊提高其结合强度。[0024]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中半绝热单边冷板俯视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半绝热单边冷板中的导热基板2可拆卸,同时可以折弯和局部切除,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更换以及适应不同的使用条件,半绝热单边冷板通过单边绝热强化热源侧换热,使冷板换热器的体积小型化、轻量化;嵌入过盈的加工手段减小接触热阻,并可使传热管微小通道化,冷板的厚度可降至Imm以下。[0025]以上传热管的数量以及长度等可以根据热源的空间尺寸及大小决定,冷板传热工质由工质入口3进入进口集管4,然后分流入导热块I中的传热管,热源的散热量由热源接口5通过热传导方式进入传热基板2,经传热基板2传到传热管,然后与传热管中的传热工质进行对流热交换,传热工质吸收热量后进入出口集管6,经工质出口7流出冷板,完成冷却功能。[0026]以微小通道相变冷板为例:传热管采用紫铜管:(直径)(厚度),,孔距为2mm,进口集管4与出口集管6采用D型管,,紫铜管嵌入导热基板2热源背面内,,,,先采取低温装配,再用钎焊工艺连接加固,其背面涂上绝热材料,以降低冷量的无效损失。紫铜管的位置及数量根据热源位置灵活布置,由于紫铜管的弯曲半径小,其走向可随意行进,相变具有很大的潜能,与单相流体换热相比,节省了换热面积及整个冷却系统的体积及重量一半以上。[0027]总之,半绝热单边冷板增强了单位面积(单位体积)的换热能力,尤其是高热流密度、高紧凑度的电子零部件的散热,具有很大的优势。【权利要求】,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块(I)、导热基板(2)、工质入口(3)、进口集管(4)、热源接口(5)、出口集管(6)和工质出口(7),其中导热块(I)的数量多于I个,且沿着导热基板(2)依次排列,导热块(I)是由多根呈平行排列的传热管所组成,传热管的一端与进口集管(4)连接,另一端与出口集管(6)连接,导热基板(2)上设置热源接口(5),进口集管(4)上设置工质入口(3),出口集管(6)上设置工质出口(7)。,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导热块之间的距离大于相邻的传热管之间的距离。,其特征在于,导热基板(2)与导热块(I)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其特征在于,导热基板(2)的一面具有截面为圆弧角不小于180°的大半圆形开口通道,通道内嵌入传热管,传热管与通道之间实现过盈配合连接。,其特征在于,导热基板(2)具有开口通道的一面表面有一层绝热涂层。,其特征在于,导热基板(2)可拆卸。,其特征在于,导热基板(2)可折弯和局部切除。,其特征在于,导热基板(2)与导热块(I)通过钎焊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