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丹江口扶贫开发与构建生态丹江口之我见.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丹江口扶贫开发与构建生态丹江口之我见.docx

上传人:glfsnxh 2018/1/15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丹江口扶贫开发与构建生态丹江口之我见.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丹江口扶贫开发与构建生态丹江口之我见
摘要:为了构建生态丹江口,根据丹江口市恶化的生态环境和贫困现状,认真分析了贫困原因及主要致贫因素,提出了新阶段扶贫开发与构建生态丹江口的策略与措施。
关键词:新阶段扶贫开发策略与措施
(程勇)新阶段扶贫开发是党和政府的一项德政工程,是事关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而构建生态丹江口,不仅是建设生态型城市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全市城乡人民的共同愿望,同时也是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丹江口市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新世纪又被列为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如何做好新段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笔者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基本情况及现状分析
丹江口市地处鄂西北山区,丹江、汉江在这里汇合,汉江自西向东横贯市境百余公里,将全市分为“江南、江北”两大区域,全市国土面积3121平方公里,辖1个旅游经济特区,11个镇、1个乡、4个城区办事处,232个村,1153个村民小组,35个居委会。,其中:。,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自然资源贫乏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简陋,脱贫任务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将带来自然资源减少,发展的基础条件降低,且因淹没后迁移带来新的贫困人口,扶贫开发任务还十分艰巨。而丹江口市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源头位置,保护水源区优良水质又是特殊的历史使命,据2002年3月湖北省新的遥感资料统计,,%,,,,全市年均侵蚀模数4210吨/,。恶化的生态环境,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主要致贫因素

丹江口市属山区、库区,有三大贫困带:一是江南大巴山脉高寒贫困带,山大人稀,山高坡陡,土地土质差,日照不足,产量低,由于受自然因素和交通条件制约,信息闭塞,区域经济发展滞后。二是丹江库区贫困带,水域面积宽阔,库汊众多,低山面积大,耕地少,陆路交通不便,农副产品运销难,农民增收难度大,经济基础薄弱。三是江北秦岭余脉石灰岩山区贫困带,这一贫困带主要是石灰岩发育土壤,土地脊薄,粘性碱性强,怕涝又怕旱,十年九旱,山上植被差,水土流失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丹江口库区水质安全。
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冬夏温差大,地表和岩石热胀冷缩易风化破碎,土壤极易流失。二是降雨集中,多暴雨,雨强大,土壤侵蚀严重。三是土层浅薄,土质疏松,坡度陡,植被差,径流汇流时间短,入渗少,拦截能力低。人为因素加剧了水土流失:一是丹江口大坝建设和大炼钢铁期间,大量的森林被砍伐;二是七十年代初“以粮为纲”运动,使林木资源再一次遭劫;三是丹江口水库蓄水发电后,就地后靠的移民为了生存,林粮争地、陡坡开荒等加剧了水土流失。
2、耕地面积不足,人地矛盾突出。
到XX年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竣工后蓄水,将再次淹没耕地5万多亩,届时人地矛盾更为突出。
3、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一是农村交通不便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桎梏”。二是水利设施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