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第五节:鼻子、舌头和皮肤工作原理.pdf

格式:pdf   大小:1,005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五节:鼻子、舌头和皮肤工作原理.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4/17 文件大小:100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五节:鼻子、舌头和皮肤工作原理.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第五节:鼻子、舌头和皮肤工作原理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第五节:鼻子、舌头和皮肤工作原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鼻子、舌头和皮肤工作原理我们身体上的五官,是外感官,加上大脑这个内部感官,构成了六大感官。外感官联合内感官,形成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知觉。大脑是一个内部感官,它对物体没有感觉,但是,对思想意识有感觉。这种感觉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形成的。一个没有接收过教育和学****的大脑,对外界的思想意识是感觉不到的,我们叫这种大脑叫做无知。我讲解的道理,我说出的各种话,你觉得有道理或者无道理,你是用大脑来感觉到的,所以,大脑是对语言和思想进行感觉的。一个风景是否美丽?是否心旷神怡?是靠大脑和眼睛两个感官联合作用才能产生判别的。一段音乐是否悦耳?是否浑身陶醉?是靠大脑和耳朵两个感官联合作用才能产生判别的。一盘佳肴是否香甜?是否津津有味?是靠大脑和舌头两个感官联合作用才能产生判别的。一股花香是否爽鼻?是否沁人心脾?是靠大脑和鼻子两个感官联合作用才能产生判别的。一个物体或者外界的刺激,是否疼痛和舒适?是冷是热?是靠大脑和皮肤两个感官联合作用才能产生判别的。高山流水,知己难求。是心心相印?还是话不投机半句多?是茅塞顿开?还是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些只能靠两个人的大脑知觉来完成。前面我们讲解了眼睛和耳朵两个重要感官以后,接着我们再来讲解另外三个外部感官鼻子、舌头和皮肤。这三个外部感官比前面两个外部感官比较简单一些,主要是传递外界能量的过程不那么复杂。:鼻子是通过空气颗粒作为媒介或者一些气体物质的颗粒对人体细胞撞击交换能量的感官,它同样起到对进入人体物质检验监督的作用。好的气体物质,可以顺利的进入人体,不好的气体物质,它首先提出:..图5-24鼻子结构图5-25鼻腔外侧壁视图鼻子由外鼻、鼻腔和鼻窦三部分组成。外鼻由鼻骨、鼻软骨和软组织够成。外鼻突出于面部,容易受到外伤。鼻子由鼻根、鼻梁、鼻尖、前鼻孔、鼻背、鼻唇沟、鼻翼组成。鼻腔的前部称鼻前庭,有鼻毛,并富有汗腺和皮脂腺。鼻腔的顶部是颅前窝底部一部分,较薄,与硬脑膜相连甚紧,有嗅神经通过。鼻的内侧为鼻中隔,其下前方有丰富的血管网,鼻腔外侧壁表面不规则,有3个垂向下方的突出部,分别称为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各鼻甲的下方的空隙称为鼻道,即上、中、下鼻道。鼻甲内侧与鼻中隔之间的空隙称总鼻道。在下鼻道有鼻泪管开口,在中鼻道有额窦、前筛窦及上颌窦开口,在上鼻道有后筛窦和蝶窦的开口。鼻窦有4对,即额窦、筛窦、上颌窦及蝶窦。鼻窦是鼻腔周围,颅骨与面骨内的含气空腔,又称鼻旁窦。鼻旁窦由骨性鼻旁窦表面衬以粘膜构成,鼻旁窦粘膜通过各窦开口与鼻腔粘膜相续。鼻旁窦对发音有共鸣作用,也能协助调节吸入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窦的大小和形态各有不同,常有发育变异,鼻窦内粘膜与鼻腔粘膜相连续,各窦均有窦口与鼻腔相通,按其解剖位置和窦口的所在部位,可将鼻窦分为前后两组,前组鼻窦包括上颌窦、前组筛窦及:..上鼻道,后者开口于蝶筛隐窝。鼻腔嗅区粘膜主要分布在上鼻甲内侧面和与其相对应的鼻中隔部分,小部分可延伸至中鼻甲内侧面和与其相对应的鼻中隔部分。嗅区粘膜由感觉细胞,感觉细胞接受嗅刺激,它们的突触汇合成嗅神经纤维,通过嗅球到达嗅觉中枢。固有层内所含的嗅腺,其分泌物能溶解到达嗅区的含气味颗粒,刺激嗅毛产生冲动,传入大脑嗅区产生嗅觉。脊椎动物的嗅觉感受器通常位于鼻腔内的嗅上皮中。在嗅上皮中,嗅觉细胞的轴突形成嗅神经。嗅束膨大呈球状,位于每侧脑半球额叶的下面,嗅神经进入嗅球。嗅球和端脑是嗅觉中枢。人类嗅觉的敏感度是很大的,通常用嗅觉阈来测定。所谓嗅觉阈就是能够引起嗅觉的有气味物质的最小浓度。对于同一种气味物质的嗅觉敏感度,不同人具有很大的区别,有的人甚至缺乏一般人所具有的嗅觉能力,我们通常叫它为嗅盲。就是同一个人,嗅觉敏锐度在不同情况下也有很大的变化。如某些疾病,对嗅觉就有很大的影响,感冒、鼻炎都可以降低嗅觉的敏感度。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和气压等的明显变化,也都对嗅觉的敏感度有很大的影响。嗅觉不象其它感觉那么容易分类,在说明嗅觉时,还是用产生气味的东西来命名,例如玫瑰花香、肉香、腐臭……。在几种不同的气味混合同时作用于嗅觉感受器时,可以产生不同情况,一种是产生新气味,一种是代替或掩蔽另一种气味,也可能产生气味中和,混合气味就完全不引起嗅觉。在听觉、视觉损伤的情况下,嗅觉作为一种距离分析器具有重大意义。盲人、聋哑人运用嗅觉就象正常人运用视力和听力一样,他们常常根据气味来认识事物,了解周围环境,确定自己的行动方向。嗅觉器官由左右两个鼻腔组成,这两个鼻腔藉着鼻孔与外界相通,中间有鼻中膈,鼻中膈表面的粘膜与覆盖在整个鼻腔内壁的粘膜相连。嗅觉感觉的作用就是让人体感觉到各种不同的气味。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会完全适应而无所感觉,这种现象叫做嗅觉器官适应,这是由鼻粘膜的嗅觉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所指挥控制。鼻子与外界交换能量也是直接交换传递的,过程并不复杂。各种气体物质,它们的基本颗粒携带着不同的能量级别,撞击着鼻腔内部粘膜上的感觉细胞,感觉细胞沿着嗅觉神经传递到大脑,大脑产生一种感觉,就是这种气体物质的气味。各种气体物质能量级别不同,传递到大脑后产生的树冠形状不同。但是,由于是单向作用,不是多维作用,所以,产生的树冠形状也是像耳朵一样的雪松形树冠,以一个主干为主,呈递减趋势随着深度减弱。图形如耳朵的树冠图形,这里不再表示了。舌头:舌头除了说话使用之外,主要作用是品尝食物的味道,或者说,探测进入人体内部的食物是否符合常规,它是食物入口的首道监督检验。图5-26舌头上味蕾的分布图图5-27味蕾放大图在我们的舌头表面,密集着许多小的突起。这些小突起形同乳头,医学上称为“舌乳头”。在每个舌乳头上面,有长着像花蕾一样的东西,这就是味觉感受器,命名为味蕾。在儿童时期,味蕾分布较为广泛,而老年人的味蕾则因萎缩而减少。这些味蕾,它们的工作任务还各不相同呢!舌尖主要品尝甜味,酸味则通过舌两侧,咸味由舌尖的侧缘来完成,感受我们最不喜欢的苦味在舌根部。所以吃药的时候,千万不要把药片放在舌根,而要放:..味蕾分布在舌头上的乳头状突起内、舌的底面和口腔内咽部、软腭等处,是一种椭圆形的结构,外面有一层覆盖细胞,里面是细长的味觉细胞,味觉细胞的末端有味毛。支配味蕾的感觉神经末梢细支包围在味觉细胞上,把味觉细胞的兴奋冲动传递到大脑的味觉中枢。味蕾所感受的味觉可分为甜、酸、苦、咸四种。其他味觉,如涩、辣等都是由这四种融合而成的。感受甜味的味蕾在舌尖比较多;感受酸味的味蕾在舌的两侧后半部分比较多;感受苦味的味蕾集中在舌头根部;感受咸味的味蕾在舌尖和舌头两侧的前半部分。除了味蕾以外,舌和口腔还有大量的触觉和温度感觉细胞,在中枢神经内,把感觉综合起来,特别是有嗅觉参与,就能产生多种多样的复合感觉。人们常把甜、酸、苦、咸、辣称为五味,其实人的味觉只分出甜、酸、苦、咸四种基本类型,其他味道都是由这四种味觉互相配合而产生的。不同部位味蕾的味受体是不同的,对不同的刺激物有不同的敏感区。舌尖两侧对咸敏感,舌体两侧对酸敏感,舌根对苦的感受性最强。舌头之所以有这样的功能,微观上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入口的各种不同味道的食物,它们的食物颗粒携带的自由振动能量强度是不同的。当这些食物颗粒撞击到味蕾顶端上,能量沿着味觉神经向大脑传递,根据不同的能量级别,大脑中形成不同的感觉,这些感觉就是酸、甜、苦、辣等味道。味蕾的工作原理与眼球中晶状体的工作原理相似,靠交换面积来调节外界能量交换的。外界光线强烈时候,眼球中的晶状体下沉,瞳孔变小,交换能量的面积变小,保证了进入大脑中的能量等于一个衡量或者常数。舌头感觉味道时候也是这样,当有些食物颗粒振动能量强烈时候,比如苦味,上帝设置了味蕾上面覆盖比较厚的感觉细胞来接收能量,这些感觉细胞裸露面积比较小,这些味蕾好像含苞待放的花骨朵,花蕊深藏在花瓣内。在舌尖的味蕾,裸露出来的面积比较大,或者说,花蕊比较突出,直接与食物颗粒面对面交换能量。因此,食物颗粒振动比较微弱的颗粒,可以用舌尖来交换能量。我们一般有这:..舌尖最敏感,由此说明舌尖接收能量的级别最低。眼睛与连接能量交换的时候,利用虹膜包围瞳孔的面积变化来稳定进入大脑能量强度和数量,那么,舌头与外界能量交换的时候,利用味蕾顶部覆盖层包围面积和深度薄厚来调节进入大脑能量强度和数量的。夜晚光线黑暗,我们的眼睛瞳孔放大,仍然可以看见物体。食物颗粒能量小的时候,我们用舌尖来感受,也可以品尝到味道来。当食物颗粒能量强大的时候,这个能量远远超过了舌尖的接收范围了,这些味蕾的神经细胞被强大的能量作用,就麻木了,不能有效地传递能量了。只有舌根有比较厚的覆盖层的味蕾,才能够有效地接收食物能量和传递能量,所以,甜味一般是依靠舌尖味蕾接收能量的,苦味是依靠舌根味蕾接收能量的。相反,当食物颗粒能量微弱的时候,由于舌根味蕾表面有厚厚的覆盖层,感觉不到能量,只能用舌尖味蕾才能接收到能量。所以,有些病人舌苔比较厚,影响味蕾有效传递能量,感到口中无味或者感到迟钝。食物的能量在大脑中形成的树冠形状,也是与耳朵和鼻子一样的树冠形状,都是单向的,不是多维的,也是雪松的树冠形状。至于能量梯度的分布,可能是辣、苦、咸、酸、甜的顺序递减分布的。如同耳朵对声音的梯度排列一样,七滋八味的排列如同7、6、5、4、3、2、1的音阶一样递减。根据以上原理,音乐大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外界能量级别,根据能量进入大脑速度快慢和连续和间断,把音阶谱写成旋律,悦耳动听,在大脑中获得愉快的感觉。如果是单一或者强大的外界能量的作用,那就变成了噪音,大脑感觉就不舒服了。同样,烹调大师可以根据不同的食物颗粒能量,通过对食物不同加工方式的使用,把食物的自然属性改变,使得食物颗粒的能量级别更加丰富多样,经过配制和搭配,让舌头上的味蕾刺激获得更多更丰富的能量级别,我们的胃口就更加幸福了。如果每天只吃一种食物,外界能量级别太单一了,大脑感觉是痛苦的,这个现象叫做乏味,或者叫做腻味。当然,眼睛这个感官:..变换。把一个人关小号里,每天只看到墙壁,这种单一的能量作用眼睛,他不感到幸福。如果让他出去旅游,每天看到青山绿水、鸡飞狗跳、高山大海、美女帅哥等缤纷世界,这些不同的外界能量级别的作用,让他的大脑产生的感觉更加丰富,当然比关小号舒服多了,他就感到幸福了。皮肤:皮肤也是一种感觉器官,我们****惯上叫触觉,就是接触到之后才有知觉的意思。通常皮肤这个感官来感受两种能量形式:一种是外界事物的冷热温度变化方面的能量,用皮肤来知冷知热。另外一种是外界物体直接撞击的能量形式,一般用疼痛来体现出来。皮肤的结构和神经细胞结构如下,注意这里没有示意出体液在细胞之间的存在,体液在能量传递过程中还是很重要的。图5-28皮肤结构示意图从上图中可以看到皮肤的结构和血管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的分布情况,毛发和毛囊也可以看到大致位置,甚至包括一些汗腺也可以看出来。这个图只能是示意图,不能完全代表皮肤微观结构情况。图5-29神经细胞皮肤除了包裹人体之外,他同时也是人体与外界交往的前沿阵地。人体所有的感官,都设置在皮肤上。人体部分水分蒸发和垃圾排放,也在皮肤上。皮肤上有着发达的神经系统,通过神经系统,与大脑神经连接起来。在整个自然界中,能量的传递都是通过物质的基本颗粒振动碰撞进行能量交换的,各种物质的基本颗粒只是在它们的间隙中左右振动晃荡一下,就把能量传递出去了。:..图5-30台球特技表演示意图在上图中,在一个台球案边上,整齐地排列着6个彩球,一个人用球杆对着母球用力推动母球,母球就撞击到第一个彩球,第一个彩球就撞击第二个彩球,第二个彩球再撞击第三个彩球,然后撞击第四个彩球,接着撞击到第五个彩球,第五个彩球撞击第六个彩球。第六个彩球后面没有东西了,它只好跑动了,于是它就根据外力的大小,运动一定的距离后停下了。在这个过程中,外力的方向,就是第六个彩球运动的方向。中间的彩球,只是在它们的间隙中左右晃荡一下,没有离开原地,外力是通过彩球们互相撞击传递的,传递到第六个彩球后,它获得了外力的能量,向前运动了。在物质世界中,各种能量都是这样交换的,宏观上是依靠物体直接撞击交换能量的,微观上则是用这种物质颗粒互相碰撞的方式交换能量的。上图中是强制振动的过程,说明了一个外力作用下,介质颗粒如何传递能量的。自然界中还有更多的是自由振动,在一个物体或者系统中,没有外力作用,这些颗粒自己不停地晃动着,它们也在碰撞着,虽然在物体边缘或者系统边界上与外界交换能量,但是在整个内部来说不交换能量,这些颗粒振动的强烈程度,我们测量出来的数值就是温度的高低。人体能量交换也是这样的过程,不过人体交换能量是以细胞为基本单位进行振动碰撞交换能量的。人体散热和加温都是以自由振动的形式进行着,而人体感觉能量是以强制振动进行的。大脑感觉冷热的过程:当外界空气或者外界物体达到一定的温度后,空气的颗粒就撞击皮肤细胞,皮肤细胞传递给皮肤上的神经细胞,神经细胞逐个振动碰撞,沿着神经系统,一直把外界能量传递到大脑中,大脑根据能量的大小,产生感觉,就知道是冷还是热了。温度是描述一个物体的基本颗粒或者一个外界物质系统中基本颗:..者系统温度越高;基本颗粒自由振动越微弱,物体或者系统温度越低。温度也是描述物质系统或者物体内部能量的一个重要参数,内部能量的高低和多少,在物理学中,定义为测量温度的刻度高低和多少。夏天人们感到比较热,表示夏天外界空气中内能比较大,空气颗粒撞击人体皮肤的能量比较多。冬天人们感到比较冷,表示冬天外界空气中内能比较小,空气颗粒撞击人体皮肤的能量比较少。综上所说,我们可以这样定义:生的感觉是冷;在外界介质颗粒能量高于我们皮肤细胞的内能时候,我们大脑产生的感觉是热。:一般的疼痛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人体内部能量的作用产生的疼痛,另外一种是外界能量的作用。首先我们来分析外部能量的作用:你的胳膊本来是不疼痛的,如果别人用一个木棍,照着你的胳膊敲击一下,打到了你的手腕上。如果这个外力是10公斤的话,这个力就作用到你手腕上的皮肤细胞上了。然后皮肤细胞将这个10公斤的外力传递给皮肤神经细胞,沿着神经系统,依次传递到大脑中,大脑可能接收到9公斤的外力,因为沿途要消耗一些能量的。所以,大脑根据接收到9公斤的能量产生一个感觉,就是这个数量级的疼痛了。如果这个木棍撞击的力量只有3公斤,,大脑就感到不太疼痛了。如果这个木棍的力量是20公斤,大脑可能接收到18公斤的能量,那就感到比刚才敲击的疼痛多了。疼痛的轻重,是根据外界能量大小来决定的。所谓感觉,是大脑对外界能量的一种衡量。可是人体中经常是内部能量产生的疼痛比较多,这是由于人体内部局部能量聚集造成的。人体是一个散热体,一般正常情况下,人体对外散热。人体最高的高温区在心脏附近,这个中心区温度最高。从中心区向各个方向散发,人体边缘和人体端部(四肢顶端和头顶)温度比较低,这个温度梯度是从高温区到低温区逐步递减的。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是:..在高温的夏季和高温的沙漠中,外界向人体内部加热,这个时候容易中暑。正常情况下,外界温度都比人体内部要低一些。在人体散热过程中,能量也是依靠人体细胞逐个振动碰撞传递能量的。人体不是一个金属或者其他物质体,金属和其他物质体内部是均匀的,散热和加热都是均匀的。人体内部结构不均匀,有些地方是肌肉,有些地方是骨头,有些地方是内脏器官,有些地方空荡着,有些地方比较密集,有些地方比较松散。所以,人体在由内向外的散热过程中,散热的路线就不均匀了。尤其是在皮肤下面,形成了不同的传热路线,这些传热路线,中医叫做经络。中医说气沿着经络运行,实际上就是能量沿着一定的传热路线在进行着能量传递。中医说气是否通畅,其实就是体液是否流动通畅。如果身体中某个部位由于垃圾堵塞,体液在这里流通不畅通了,体液就在这里停滞了,中医就说是气滞了。一旦某个部位体液停滞了,就发生体液聚集,西医就说是发炎了,体液的聚集,必然产生红肿,身体内部能量传递到这里,也不能有效地传递过去了,能量当然在这里聚集了。大块垃圾在人体网眼中发生了堵塞,体液聚集,能量聚集,聚集的能量就沿着神经系统向大脑传递,这些聚集的能量传递到大脑后,产生一种感觉,就是疼痛。这种疼痛,是内部能量造成的。比如说感冒头疼,原理如下:当人们睡觉了或者精力不集中的时候,大脑控制能力下降。这个时候如果外界空气温度降低很多,外界空气就要通过人体皮肤与人体内部交换能量。由于首先与空气接触的是裸露在外面的头部皮肤,尤其是脸皮和额头皮肤,直接与冷空气交换能量。交换之后,皮肤细胞振动能量下降,细胞之间的间隙变小,体液流动阻力变大。如果这里细胞还要保持原来的间隙大小,需要人体内部的能量来给这些皮肤细胞补充能量,让细胞振幅达到原来的振幅。可是,这个时候大脑控制能量很微弱,不能很快很及时地调动身体内部的能量给这些前线作战的细胞补充能量,于是这些皮肤细胞振动能量下降,自由振动比较微弱,细胞之间的间隙变小了,物理学上叫热胀冷缩。热胀冷缩就是温:..同样数目的颗粒所占的空间就比较大,因此体积自然就大。颗粒振动微弱,振幅比较小,颗粒之间的间隙就比较小,同样数目的颗粒所占的空间就比较小,因此体积自然就小。当外界温度降低后,头部皮肤细胞收缩,网眼变小,皮肤发紧,原来的体液在这里流动的时候就感到阻力增加了,身体内部的能量在这里传递的时候,也降低了效率,内部能量就在这里聚集,聚集的能量通过神经细胞逐个传递到大脑,大脑接收到一些能量,就产生感觉,这种感觉就是头部疼痛。感冒疼痛是内部能量在头部局部聚集造成的,还有另外一种情况,也是内部能量聚集造成了疼痛,比如伤口的疼痛:图5-31手腕被砍伤后疼痛示意图从上图中可以知道,一个正常的人,不会感到手腕疼痛的。原因是,正常人,从人体中心—心脏到手指这个逐渐散热路线上,一路是通畅的。内部能量从高温区到低温区逐渐散热,顺利地与外界交换着能量。图中红色箭头表示散热时候能量的走向,这个能量从心脏附近一定要传递到手指上。能量不是沿着骨头传递,而是沿着皮肤神经和皮下血管传递着。如果在手腕上砍一刀,有了一个伤口,在这里经过的能量就停止了。这个伤口隔断能量传递之后,心脏附近的能量还一直往这里传递,因此这里就聚集了一些能量。聚集的能量,就沿着蓝色的箭头传递到大脑,大脑接收到一些能量,形成了感觉,这个感觉就是伤口疼痛。伤口大,聚集的能量多,大脑接收能量多,感觉疼痛厉害。伤口小,聚集的能量少,大脑接收能量少,感觉疼痛轻微。这也是一种内部能量聚集后传递到大脑产生的疼痛,与用棍子在这里敲击产生的疼痛是一样的,但是,能量的来源是不同的。另外,这两种疼痛过程可能不一样,如果敲击的力量不太大,虽然产生了疼痛,随着敲击的结束,疼痛也结束了,疼痛的过程很短暂。如果这里有个小:..个过程比较长久。在人体能量传递中,我们不能理解成细胞与细胞直接碰撞,因为细胞之间还有体液和其他成分。但是,为了简化起见,我们在叙述能量交换时候只说细胞之间的碰撞。实际上,这个细胞要碰撞另外一个细胞,中间还隔着体液。在微观过程中,这个细胞的能量,首先是交给了体液,体液的颗粒振动碰撞,才把能量传递给另外一个细胞了。所以,体液在细胞能量传递过程中,既可以缓冲能量冲击,又可以储蓄能量。如果细胞之间没有体液,这个细胞直接把能量百分之百地交给另外一个细胞了。有了体液之后,能量传递效率大大降低,这里面积极意义很复杂,这里不再详细讲解了。顺便我们举例说明一下,太阳周围的介质(以太)传递能量很微弱,才保持了太阳有很长的寿命。如果太阳直接连接着很多金属棒,这些金属棒又连接着很多星球,太阳早就熄灭了。如果太阳周围不是以太,是水,水的颗粒要比以太颗粒大很多倍,整个宇宙中充满了水,太阳在水中浸泡着,太阳很快就不红了。所以,虽然以太颗粒在太阳传递能量的过程中起到减缓的作用,在能量交换中起到不利的作用,但是,在太阳的生命中来看,它是有积极意义的。当然,人体有了体液之后,减缓了能量传递,不光是延长了生命过程,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积极意义,我们将在有关章节中讲到。以上各种感官交换能量和传递能量的过程中,借助的介质有所不同。眼睛和耳朵以及鼻子都是借助空气颗粒的振动碰撞接收能量的,通向大脑的能量传递是借助神经细胞振动碰撞进行的。舌头和皮肤直接接触食物或者物体来接收能量,皮肤也借助空气颗粒的振动碰撞,主要在感觉环境温度冷热变化的时候。在通向大脑的能量传递中,也是借助神经细胞振动碰撞传递能量的。人体中其他器官,比如五脏六腑等内部器官和外部器官,我们在介绍这些器官的结构时候,将穿插地讲解该器官的工作原理,这里不再单独列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