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口腔微生态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pdf

格式:pdf   大小:47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口腔微生态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pdf

上传人:青山代下 2024/4/18 文件大小:47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口腔微生态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口腔微生态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口腔微生态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在人类口腔中发现的微生物被称为口腔微生态,又称口腔微生物区系或口腔微生物组。口腔微生态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态系统,口腔的固有结构为定植于口腔的微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环境。这些微生物在口腔内的不同部位共栖、拮抗和相互影响,达到动态的平衡。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微生态发生失衡时,它们又通过直接的转移定植、进入血液系统和激活全身炎症反应等方式与机体间形成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机体健康。因此,了解口腔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在疾病或干扰条件下的改变就变得至关重要。宏观基因组学和二代测序相关分析技术等检测手段的进步为口腔微生态的组成研究和微生物信息收集提供了更多方法。检索到的信息可用于开发基于微生物组的生物标记物,以及口腔疾病和相关全身疾病的早期诊断。此外,口腔微生物组学因其诊断和治疗潜力也逐渐在临床医学多学科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本文从口腔微生态系的概况以及口腔微生态系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展开综述,以期为口腔微生态系在口腔疾病诊断和治疗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其内的生态环境也随之呈现多样化,如牙齿、舌、龈沟、黏膜、软硬腭和扁桃体等,构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环境,又由于唾液的存在,使得小环境间彼此沟通和影响。唾液的酸碱度、氧含量、温度及氧化还原电位等物理化学特性,决定了口腔微生态系的形成。人类口腔中的微生物群丰富程度仅次于胃肠道,包括细菌、真菌、支原体、原生动物和病毒等,其中细菌占据主要地位。最近更新的人类口腔微生物组数据库(expandedhumanoralmicrobiomedatabase,eHOMD)中包含约772个口腔原核物种的信息以及482个分类群的全基因组序列。这些微生物或以菌斑生物膜的形式附着于口腔结构的表面,或以浮游生物的形式存在于唾液中。口腔微生态的稳定对人体健康有利,其复杂的构成可以抵御外来病菌的刺激、阻止定植,从而保护机体的健康。但这种防御能力有限,一些超负荷的物理化学因素、细菌因素、宿主因素改变等都会不同程度地破坏微生态平衡。口腔微生态的失衡可导致口腔疾病和全身性疾病的发生,而疾病刺激又将加剧口腔微生态的失衡,形成一个恶性的正反馈。,目前认为口腔微生态失衡主要通过病原菌的迁移定植、菌血症、激发机体的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等方式影响全身健康状态。此外,一些系统性疾病可对口腔微生态产生影响,如糖尿病患者血糖不稳定将负性影响牙周组织状态,使其更容易受到细菌侵袭,癌症放化疗后使用大量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器官移植术后长期使用大量免疫抑制剂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均可对口腔微生物群产生影响。这些发现有助于加深对口腔微生物群与系统疾病之间关系的理解,也有助于未来改进疾病的诊断和早期干预。:..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分离菌落培养一直是口腔微生物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基础。近年来,培养技术本身有了很大改进,包括改进灭菌方法和设计专门的培养基等,同时,荧光显微镜的应用使得细菌的特定共聚可被直接观察到。除了微生物培养和显微镜观察外,近年来口腔微生物学最大的进步可能是独立于培养“组学”技术的发展,这种技术可研究整个微生物群落的DNA、RNA、蛋白质及代谢物,而不需要培养。目前最常用的高通量测序是对16S核糖体RNA(16SribosomalRNA,16SrRNA)基因的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片段进行分析。16SrRNA是原核生物的核糖体中30S亚基的组成部分,存在于所有细菌中,其可变区可反映细菌种属之间的差异,因此在对扩增后的可变区特定片段进行高通量测序可以获得菌群相关信息。但这种方法很难准确鉴定到属以下的分类等级,也无法深入探究物种的功能信息,而单细胞测序技术则解决了这个问题。单细胞测序技术是指在单细胞水平上,通过全基因组或转录组扩增,对核酸分子进行高通量测序的技术。该技术能够揭示单个细胞的基因结构和基因表达水平,反映细胞间的异质性,细化并深化对微生物群落的认识。除此之外还有一项广泛应用的新技术是微流控技术。在这项技术中,存活或死亡的细菌在通过直径<1mm的通道时被可视化、计数或分离,因此被应用于生物膜动态监测和抗菌剂效果的研究。微生物培养、组学、和微流控等方面的新进展,为口腔生态微生态系的组成研究提供了支持。,以获得细菌组成的分类信息。成年后个体的口腔结构不再发生大的变化,口腔微生物群保持相对稳定,维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而在接受刺激后或疾病状态下,口腔微生物群的构成将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此时可通过口腔菌谱分析协助进行疾病的诊断和鉴别。Flemer等对99例结直肠癌患者和103例正常对照者的口腔拭子中的微生物区系进行了分析,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结直肠癌患者口腔中的几种有助于微生物定殖并形成生物膜的菌种明显丰富,包括核梭杆菌、链球菌和普雷沃特氏菌,其中核梭杆菌是最重要的菌种,经常在大肠癌患者的粪便和黏膜样本中发现。口腔拭子微生物区系分类模型将结直肠癌患者与对照组区分开来,表明结直肠癌可能与口腔微生物区系类型有关。此外,Yang等的一项回顾性研究进一步支持了口腔微生物区系在结直肠癌发病中的预测作用。通过16SrRNA基因测序分析表明,当口腔中齿状沙门氏菌、双歧杆菌科和普雷沃特氏菌的检出率较高时,结直肠癌发病的风险增加,而肉菌科细菌、产黑素普氏杆菌和溶杆菌检出率较高时则表明结直肠癌发生的风险降低。因此,口腔微生物区系具有特异性和预测性,提示口腔菌群分析可以为部分癌症的检测提供一种新的筛查方法。:..在无创性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中有良好发展前景。目前,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诊断是由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DSM)中的标准指导,这些标准完全基于临床症状,没有任何客观的实验室证据。Kong等为探索一些口腔生物标记物在ASD诊断中的应用,对ASD患者口腔微生物群进行了研究,有3个数量发生明显改变的菌株可作为生态失调的生物标记物:肠道丁立克单胞菌、唾液微小单胞菌和肠道细菌/拟杆菌比率。这些菌株在ASD患者发病机制和自身免疫表现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结合使用口腔微生物群标志物可以改善ASD患者的诊断和筛查过程。此外,研究表明口腔环境中的生物分子,主要是蛋白质和多肽,例如富含脯氨酸的多肽和乳铁蛋白可通过多种天然防御机制影响口腔微生物的生存,从而调节口腔微生物区系。部分口腔疾病如牙周病及龋病的抵抗力或易感性可能与唾液蛋白成分的改变显著相关,因此,一些唾液蛋白可作为预测疾病风险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以及评估牙齿健康状态的敏感指标。。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关于口腔病毒在健康和疾病状态下的作用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研究表明,口腔环境中存在的病毒为噬菌体,并且绝大多数的噬菌体属于尾状病毒目。尾状病毒目由肌病毒科、长尾病毒科及短尾病毒科3个科组成。Ly等通过广泛的宏观基因组学研究,发现噬菌体在健康人和牙周病患者之间分布存在差异。在疾病状态下,属于肌病毒科的噬菌体数量显著增加、占主导地位,而不是菱形病毒。该研究证实了噬菌体可在不同状态下口腔环境中的表现出分布差异,有望提供临床口腔疾病诊断的新方案。(Probiotics),一类对宿主有益,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能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一方面,这些细菌可产生碱性物质,具有pH缓冲能力。另一方面,这些益生菌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对口腔病原体(如变形链球菌)产生抗菌活性,如寡发酵链球菌分泌过氧化氢或唾液链球菌分泌细菌素。龋病是学龄前儿童最常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之一,其特征是细菌发酵膳食碳水化合物产生的酸与易感宿主因素之间的协同复杂作用破坏牙齿组织。最近研究者们分离出了一些兼具抗菌和抗酸功能的口腔新菌种,包括Huang等发现的链球菌A12和LopezLopez等发现的牙科沙门氏菌,这使它们成为预防龋齿的新策略。但牙科沙门氏菌在口腔中定植的能力较为有限,还需进一步探索可行方案。这些口腔新菌种被认为是比传统乳制品或肠道相关益生菌更好的替代品。因此,接种口腔益生菌或通过使用刺激其生长和积极功能的化合物来改善口腔健康状况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有望在未来成为更好的治疗方案。:..在口腔环境中表现为细胞因子可与微生物发生相互作用,使得口腔微生物的致病性增加。因此可通过免疫治疗调节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达到治疗口腔疾病的目的。等通过实验证明,与正常血糖动物的细菌相比,从糖尿病小鼠转移的细菌刺激牙周炎症的发生,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IL-6)和RANKL高表达,更多的破骨细胞形成以及牙槽骨丢失。糖尿病微生物群具有更强的驱动病理变化的能力,从而增加了牙槽骨丢失。在该机制中发现存在高水平IL-17,一种与免疫保护和免疫病理相关的多方面细胞因子,可刺激IL-6和RANKL等促炎介质的产生,并可间接促进破骨细胞的形成。而在进行IL-17抗体治疗后,糖尿病小鼠口腔微生物群的致病性明显降低,口腔微生物群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募集减少,IL-6和RANKL分泌以及骨吸收减少,牙齿脱落情况得到改善。故基于细胞因子的抗体治疗方法为口腔疾病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思路。,其中一个原因是抗菌药物没有有效地渗透到生物膜基质中。此外,由于抗生素的过度使用,抗药性细菌的存在使生物膜对这些药物敏感性显著降低。噬菌体疗法是当前疗法的一种较好的替代疗法,已被证明对细胞生物膜有效,其主要特征是对同一物种的不同菌株感染存在特异性。因此,在微生物共生区系中由噬菌体造成的损害最小。噬菌体另一优势是在宿主存在的情况下有良好的自我繁殖能力,意味着单剂可能就足以控制感染。此外,抗生素和噬菌体之间没有交叉耐药性,并且由于噬菌体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本身无毒,对人类和动物无害,这使得后者成为治疗抗生素耐药性细菌的一种很有前途的解决方案。因此,在与细菌相关的口腔疾病中,噬菌体疗法有望成为一种更好的替代疗法。综上所述,口腔微生物群在人类微生物群落和人类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不断革新的各种分子方法对口腔微生物中不同组成部分(如细菌和噬菌体)进行的研究,更好地揭示了口腔微生态在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极大地扩展了对口腔微生物群组成和功能在健康和疾病中的认识,并且对于如何改善人体健康和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微生态研究的进展,调节口腔微生态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被认为很有前景。然而,对于其具体的临床疗效、剂量的优化、相关作用机制和代谢等方面还需进行大量研究。同时,在应用微生物进行干预时,必须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利弊,针对不同个体进行个性化分析,确定个性化的干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