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关于发挥镇乡基层工会作用的调查研究.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发挥镇乡基层工会作用的调查研究.docx

上传人:rdwiirh 2018/1/16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发挥镇乡基层工会作用的调查研究.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发挥镇乡基层工会作用的调查研究
在当前形势下,镇乡基层工会如何履行职能,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本文试就此问题作一调查研究。
一、镇乡基层工会工作现状
就面上而言,镇乡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基层工会,组建时间长,组织体系和网络健全,工作基础好,制度规范,能够在服务大局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发挥作用,基本上能够得到所在党政组织和广大工会会员的认可和信任;村工会组建时间短,一般由村两委干部兼职,会员长年在外打工的多,主要参加所在企业的活动,工作基础较差,工会负责人急需得到培训,目前开展了一些维权活动,但维权能力差,工会活动无经费,活动基本无法开展;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工会时间较短,加之每年成长、不断涌现,大部分企业建会时间不足五年,组织体系和网络还不稳固,工作基础参差不齐,组建后作用发挥不理想,出现地位和作用虚化现象。
当前,职工对工会的认可度和信任度还不高、工会自身“无能”日益凸显以致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主要原因是量大面广的村工会和非公企业工会组织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不能在协调劳资关系中履行应尽的职责,在表达和维护职工利益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起来不足。基层组织建起来是工会发挥作用的前题条件,组织起来的程度体现在工会组建率和覆盖面(包括企业的覆盖面和会员的覆盖面)。目前工会掌握的规模以上非公企业数少于实际数,有些地区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职工不足50人且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工会组建情况不容乐观。村工会还没有完全掌握在外务工人员情况,务工民工也还没有完全确立加入村工会的观念。
2、切实维权缺失。村工会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都是兼职,没有开展维权活动的必要经费和报酬,他们也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在协助会员处理劳资纠纷特别是工伤事故时显得有心无力。非公企业工会工作多是按照上级工会和老板的安排,对工会维权的理解浅显,以组织文体活动和发放福利为主,在劳资矛盾的调处中,对职工的维权诉求普遍存在无能为力和无可奈何现象,有的甚至采取回避态度,久而久之,让职工感觉“通过法律或老乡、朋友帮忙解决问题更有效”,发生劳资纠纷找工会反映和要求解决的越来越少。非公企业普遍缺少有效的企业民主管理形式和载体,职工的民主权利难以落实。
3、活动少,方式老化。目前基层工会开展的活动较少,一般是响应上级工会号召一年开展一次文体活动,平时的教育和文体活动很少。活动的方式和载体往往脱离职工队伍结构的变化、年龄的变化、思想的变化、需求的变化,缺少吸引力。
4、物质保障匮乏。村工会至今未有会费来源。大多数非公企业没有专门的工会活动阵地和办公场地,工会经费收缴困难,相当数量的非公企业工会没有经费独立帐户,工会经费的使用需要老板批准。
二、造成当前镇乡基层工会现状的原因
1、村工会就是简单的奉命挂牌,挂牌之前没有筹备和广泛宣传,以至很多农民都不知道还有村工会的存在。挂牌之后也没有任何培训和经费,给农民工解决问题时还多以村两委的名义。农民在外务工相当分散,流动性也大,有的和家里都不能保持联系,更别说与村工会的联系了。村工会要活动就要有经费,组织者就应有报酬,农民工要通过参加活动得到好处才证明村工会确实存在。
2、非公企业组建工会的理念不易被接受,认识缺位。一是企业业主对工会认识有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