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2024年大江保卫战教案四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24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4年大江保卫战教案四篇.docx

上传人:wawa 2024/4/21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4年大江保卫战教案四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4年大江保卫战教案四篇 】是由【waw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4年大江保卫战教案四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4年大江保卫战教案四篇大江保卫战教案篇1 教材简析: 《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真实的记叙了1998年解放军几十万官兵英勇抗洪的动人情景。是一幅融情、理于一体的文章。课文可分为三个版块:险情危急、保卫大堤、救护群众。作为教师或许对1998年的那场世纪洪水,还可说记忆犹新,读着文章,那些解放军官兵与洪魔奋战的镜头便会重现在脑中,便会激起心中的情感。但是学生没有这种情感体验,而且,这是一篇简洁的通讯报道,如果仅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就难以让学生仅仅依靠文本实现情景的再现,从而完全投入进去,进而影响理解的深度。那么,如何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呢?针对本文的特点和新课程标准:“通过阅读加深感悟”的要求,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运用各种手段,通过激励、点拨、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深刻体会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大堤和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5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教学难点: 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组织学生上网查阅98年抗洪救灾的背景材料,以及抗洪救灾中涌现的可歌可泣感人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感知、理清思路、学****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师述:曾经有这样一首歌唱遍祖国大江南北,许许多多的人为之留下了感动的泪水。请听——《为了谁》。 2、过渡:这首歌赞颂了抗洪救灾中英勇无畏的人民子弟兵。今天,我们来学****一篇有关1998年抗洪救灾的课文。 3、板书课题: 大江保卫战 4、教师简介背景 5、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归纳整理出几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顺,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嶙峋:形容山石等突兀、重叠。 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起破坏作用。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3、思考分段,简述段意 第一段(1):写长江遭遇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响了大江保卫战。 第二段(2~5):写我部队官兵在大江保卫战中表现神勇,涌现出许多动人事迹。 第三段(6):赞扬了人民子弟兵的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三、学****第一段 1、范读,思考: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 概括归纳:一、灾情危急,二、奔赴战场 2、圈画出反映灾情危急的词语、标点,读一读并体会。 “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以及三个“!”。 3、指导朗读。 4、画出子弟兵奔赴战场的词语,读一读。 “日夜兼程”、“挺进” 5、指导朗读,体会子弟兵们大战洪水的英勇气概。 6、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段内容。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3、造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课文第二段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齐读第一段(媒体播放灾情,渲染气氛),说说主要内容。 二、学****第二段 1、默读,思考:这一段写人民子弟兵在大江保卫中的动人事迹,主要写了哪几个典型事迹? (1)默读。 (2)交流概括。 (3)板书小标题: 大堤抢险 铁汉本色 勇救群众 2、学****事迹之一:大堤抢险 (1)听录音、看插图、画句子,“——”画战士们是怎样做的,“~~”画战士们是怎样想的。 ①交流所画的句子 ②逐句交流、体会、朗读。 ☆“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体会到子弟兵救援神速) ☆“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体会到战士们意志坚强、奋不顾身的精神。) ☆“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宾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体会子弟兵大无畏的乐观主意精神,与人民心连心的本质。) (2)看媒体播放战士们抢险的场面,身临其境地体会战士们的'心情。 (3)把你想到的用笔写下来,在交流。 (4)指导朗读,面对险情,战士们的大无畏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3、学****事例之二:铁汉本色 师过渡:如果第一层写的是子弟兵的群体形象,那么第二层就是特写个体形象,黄晓文的事迹。(媒体播放黄晓文的人物形象) (1)自由读,说说这一层主要讲了什么? (2)你觉得黄晓文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准备用自己的话来说说黄晓文的事迹,先同桌说,再集体交流。 (4)体会“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像黄晓文这样的铁汉,这样动人的事迹太多了,说明人民子弟兵个个都是铮铮铁汉。) (5)课前搜集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感人的事迹? (6)再次朗读这句话。 (7)齐读第四节。 4、学****事迹之三:勇救群众 师过渡:在大江保卫战中,子弟兵们除了保卫江堤,还要救护遇险的群众,这方面的感人事迹也是数不胜数。 (1)轻声读第五节,画出你受感动的句子。 ①同桌先交流,交流你感动的原因。 ②再集体交流。 ☆“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体会到群众正在危险中,战士们迫不及待地进行营救。) ☆“……”(体会到子弟兵救人的事例数不胜数。)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体会到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无愧于“军旗”、“军徽”,他们不愧是人民子弟兵。) ☆“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向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体会到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高度信任,突出反映军民鱼水情。) (2)体会了这么多,那么在你们心目中,子弟兵们是怎样的形象呢?请用笔把他们写下来。再交流。 (3)朗读,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背下来。 (4)齐读这一节。 5、总结,引读第六节,板书 铭记 ↓ 英雄 6、有一首歌《为了谁》,唱的就是这群可歌可泣的抗洪英雄,让我们一起再来聆听,永远记住这群英雄,在歌声中结束这堂课。 三、回顾全文 1、概述全文的思想内容。 2、课文中哪些句段令你感动,有感情地读一读。 四、说话训练 1、以“当长江大堤遇险时”领起说一段话。 2、1998年洪涝灾害后,许多人失去了家园。当时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五、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五节 2、摘抄课文中令你感动的句子 板书: 大堤抢险(面) 铭记 大江保卫战 铁汉本色(点) ↓ 勇救群众(面) 英雄大江保卫战教案篇2 1、他善于运用语言创设情境,例如在学****解放军官兵抢险那一部分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留给自己印象深刻的镜头,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一员来谈体会。 2、他较好地做到了让语文走向生活,走向运用。例如在感受黄晓文勇敢坚强,奋不顾身时,他让学生联系自己被针扎时的感受来体会. 3、他在每个环节都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和朗读训练,善于用不同的方式来激励学生朗读的兴趣,有时让学生代作者来告诉我们解放军官兵的心声;有时以奖励的形式来激励学生朗读;有时以范读为学生引路。在重要的地方让学生反复练读,读出感情,读出感悟。其次,我觉得教师在课上始终注重激励性的评价。教师在学生朗读完后,没有象其他老师一样说“读的很好”,而是说“好的朗读是代作者说话!”,“听了你的朗读,我看到了一个个奋不顾身的英勇的解放军战士!”……第三,我觉得教师的嗓音很好,他在最后设计了一首歌曲并亲自为大家演唱这一新颖的形式,让我们耳目一新。第四,我觉得教师在课堂上还注重了读写结合。“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让学生边读边思,边思边记,在感动的地方写下自己的感受。 听完课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很重要,四十分钟是短暂的,但留给我们的思考是深远的。从现在起,我要认真学****教育新理念,随时注意搜集激励性评价语言,时刻关注时尚元素,让语文与生活“共舞”!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用自己的素养培养学生的素养, 教学要求: 一、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二、通过对具体语言文字的阅读赏析,理解和感悟含义较为深刻的字、词、句。 三、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准备: 幻灯片、纪录片《挥师三江》的剪辑带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音乐导入,巧引疑问 1、播放歌曲《为了谁》,引出课题,简介背景。 2、板书课题,将“战”字写大些,引导学生围绕“战”字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