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胶州湾氮、磷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及时空分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35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胶州湾氮、磷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及时空分析.docx

上传人:科技星球 2024/4/23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胶州湾氮、磷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及时空分析.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胶州湾氮、磷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及时空分析 】是由【科技星球】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胶州湾氮、磷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及时空分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胶州湾氮、磷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及时空分析*??王有霄,钟萍丽,于格**,邹立,郑洋,李璐(,山东青岛266100;,山东青岛266100)河流作为陆源物质由陆向海输送的重要载体,承受了沿岸大量的污染物,成为导致近海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在运移过程中,相对于严格控制的点源污染,非点源以其污染的广泛性和时空分布的不确定性,在监测、研究和控制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困难。与此同时,由于非点源污染会受到区域内的土地利用方式、化肥和农药使用、畜牧业养殖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针对近海非点源污染的研究受到较大的局限。目前,现有的研究较多集中于探讨污染物在河口区的分布规律[1]、污染物入海通量[2-4]及近海水域环境容量[5-7]等方面,而通过入海河流把海岸带陆域和海域部分整合到一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非点源污染的系统研究进行的相对较少[8]。在进行非点源污染的量化研究和影响评价过程时,模型模拟是较为有效的方法[9]。目前非点源污染的模拟模型类型较多[10],在其中的经验类模型中,输出系数模型(ExportCoefficientModel,ECM)能较高精度地模拟出非点源污染状况[11],自提出以来,国内外相关学者对其进行了不断的改进与完善[12-14],目前已发展成为综合考虑到多类污染因子影响和输出过程污染损失的非点源污染评估预测模型[15]。针对近海非点源污染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较多、影响因素复杂、基础数据缺乏[16]等问题,ECM成为一种可有效模拟近海非点源污染的手段,但目前在海岸带尺度上应用ECM进行的非点源污染研究并不多见,涉及ECM的胶州湾非点源研究更未发现。综上所述,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山东胶州湾为研究区,以氮、磷为特定污染物,将“陆源产生-河流输移-入海输出”过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利用输出系数模型(ECM),模拟估算胶州湾海域氮、磷的非点源污染负荷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并根据河流氮、磷入海通量对陆源氮、磷非点源入海系数进行估算,以期为胶州湾及我国海岸带地区的非点源污染和防治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1研究区域胶州湾位于黄海中部,山东半岛南岸,是以团岛头(120°16′49″E,36°02′36″N)与薛家岛脚子石(120°17′30″E,36°00′53″N)连线为界的半封闭海湾。胶州湾海岸带总面积11282km2,根据青岛市2012年前的行政区划设置,分为6区(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和黄岛区)4市(胶州市、胶南市、即墨市、莱西市和平度市)(见图1)。区域内主要用地类型包含基本农田保护区、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等,农业与畜牧养殖业较为发达。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及影响日益凸显,尤其是水土流失加剧、化肥农药滥用等问题不容乐观,河流成为陆源污染物排海的主要通道,导致部分入海河流及近海污染严重,进而威胁到胶州湾生态环境健康与沿岸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胶州湾沿岸的点源污染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力度的加大已得到有效的控制,对海域威胁较大的仍然是陆源非点源污染。,将青岛市所辖的整体陆域部分看作胶州湾海岸带氮(Nitrogen,N)、磷(Phosphorus,P)非点源污染的陆源区——胶州湾陆源区,从海岸带城市——青岛市整体的角度进行非点源污染的产生及入海研究。研究考虑到河流是非点源污染入海的主要途径(入海河流分布见图2),利用由美国太空总署与国防部国家测绘局联合测量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ElevationModel,DEM)进行河网提取与流域分析,并将此作为分区依据,同时综合考虑到农业人口等社会经济数据的可获得性等因素,最终将胶州湾陆源区分为四大河流区域:大沽河陆源区(莱西市、平度市、即墨市、胶州市)、洋河陆源区(胶南市)、镰湾河陆源区(黄岛区)和东岸入海河陆源区(市南区、市北区、崂山区、李沧区、城阳区)。需要说明的是,文中将位于东岸主城区的白沙河、娄山河、板桥坊河、李村河和海泊河统称为东岸入海河。“陆源产生-河流输移-入海输出”的整体过程进行胶州湾海岸带N、P非点源污染研究。首先利用ECM估算胶州湾N、P非点源污染负荷情况,通过与实测总氮(TotalNitrogen,TN)、总磷(TotalPhosphorus,TP)入海通量进行对比,进而估算胶州湾海岸带N、P非点源污染物入海系数,初步分析陆源非点源污染对海湾的影响作用(见图3)。图3胶州湾海岸带N、,Pnon-,根据单位人口或动物的总数量和废物排放量来统计非点源污染负荷[17]。Johnes[11]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建立了更完备的输出系数模型,使得模型建立在土地利用与受纳水体的非点源污染的基础之上,并引入了牲畜、人口等因素。在该模型中,通过生活污水的排放和处理状况来确定人口污染物的输出系数,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和畜禽种类分别采用不同的输出系数,其模型方程如下:(1)式中:L为总污染负荷量,t·a-1;n为土地利用的种类数或牲畜、人口等不同污染来源的数量;Ei为第i种土地利用、牲畜或人口的输出系数,t·km-2·a-1或kg·ca-1·a-1;Ai为第i种土地利用的面积或牲畜、人口的数量,km2或ca(人/只/头);Ii为第i种污染物的输出量,t·a-1;P为降雨导致的污染物输出量,t·a-1,研究中未考虑降雨因素的影响。、P非点源污染入海系数由于上述ECM是对陆源N、P非点源污染产生量的估算,未对污染物在入海输移过程的损失加以考虑,忽略了因河流及其流经区的空间异质性差异而引起的损失效率不同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入海系数的概念,即:λ=T/L。(2)式中:λ为N/P非点源污染的入海系数,0≤λ≤1;T为TN/TP实测入海通量,t·a-1;L为陆源N/P非点源污染负荷ECM模拟值,t·a-1。非点源TN、TP入海通量:非点源TN、TP入海通量为胶州湾陆源区产生的N、P非点源污染物最终汇入胶州湾的实际值,其计算过程如下:Ti=Ci·Qi。(3)式中:Ti为第i条河流的非点源TN/TP入海通量;Ci为河流入海口监测断面的N/P浓度值;Qi为河流年径流量。N、P非点源污染物入海浓度:研究认为非点源污染主要是由汛期地表径流引起的,而枯水季节的水质污染主要由点源污染引起[18],因而N、P非点源污染物的入海浓度Ci可由下式(式(4))得到。Ci=Chigh-Clow。(4)式中:Chigh为实测丰水月N、P污染物入海浓度;Clow为枯水月N、P污染物入海浓度。、2005年9月、2009年7月及2013年8月(7—9月植被成熟季,无云/少云)4期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的解译分析,获取胶州湾海岸带各时段的土地利用状况[19]。土地利用分类以青岛市土地利用规划(2006—2020年)为依据,在目视解译的基础上,通过最大似然法对上述4期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一级分类。结果显示,胶州湾陆源区共包含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5种土地利用类型。—2013年各年份基础农业人口和各类相关畜禽养殖量数据源自青岛市统计年鉴。,通过实地监测获取输出系数值的方法实施难度较大,不确定性较高。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法确定对应输出系数,并通过对比区域实际的地域特征和排污状况与文献输出系数下各污染因子水平以进行系数验证和调整,最终确定TN、TP非点源污染负荷的输出系数(见表1),其中土地利用和农业人口、畜禽养殖的输出系数分别参考研究[19]和山东统计年鉴资料、畜禽养殖排污系数表进行对应调整。表1胶州湾陆源区TN、TP非点源污染输出系数表Table1ExportcoefficientvaluesofJiaozhouBaynon-、TP入海量基础数据TN、TP入海通量由年径流量和实测N、P浓度值相乘得到。(1)各入海河年径流量胶州湾海岸带2000、2005、2009及2013年各入海河流的年径流量数据从青岛市水资源公报经统计整理得到。(2)入海河N、P浓度监测研究对胶州湾海岸带的水文、气候及污染源等相关资料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环胶州湾主要入海河口进行了为期一年(每月一次)的N、P浓度监测和实验分析,监测站位点(S1-S10)分布如图3。由于水深较浅,各站位均取表层水样。水样采集放于5L聚乙烯桶并密封,用多功能水质参数仪(德国WTW-340i)观测盐度、温度、DO和pH。,滤液装于聚乙烯瓶中并加入***仿冷冻保存,用于TN、TP浓度测定。研究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TN、TP的测定:TN的测定通过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TP测定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3陆源TN、、—2013年间,胶州湾陆源区TN非点源污染负荷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见图4)。其中,2007—2008年TN污染负荷下降趋势明显,并于2008年达到近14年的最低值,%。2007年以前,×104t以上,×104t以下。通过对各非点源污染影响因子对比分析发现,2008年较之前年份的家禽和大牲畜等的养殖大量减少,城市绿化面积增大,导致TN非点源污染负荷随之较少。“奥帆赛”的举办改善了青岛市的生态环境质量[30],研究认为上述TN污染负荷的下降与此密切相关。就各陆源分区而言,其TN非点源污染负荷变化趋势各异,且年际变化明显,除镰湾河陆源区外的其它3个陆源分区的TN非点源污染年负荷均呈下降趋势(见图5)。图42000—-pointsourcepollutioninJiaozhouBayCoastalZonefrom2000to2013图52000—-pointsourcepollutionineachriverintotheseaareafrom2000to2013其中,大沽河陆源区的TN污染负荷明显高于其它分区,×104t,%,为胶州湾陆源TN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且胶州湾陆源区与大沽河陆源区的TN年负荷的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前者TN非点源污染负荷量的高低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后者的TN污染负荷。东岸入海河陆源区TN负荷的下降很大程度上受到“奥帆赛”的积极影响,且在2002—2004年正值青岛市生态环境建设与污染治理的关键时期[30],因此该阶段内非点源污染负荷的下降趋势较为明显。,与TN相似,TP非点源污染负荷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见图6)。其中,2008年是拐点年。2000—2008年,××104t。2007至2008年,TP污染负荷年下降率达到历年来的最大值(%)。2008年后TP污染负荷分布稳定,×104t上下轻微波动。2008年TP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变化情况同样受到“奥帆赛”的重要影响。在各陆源分区中,其TP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变化整体与TN的趋势一致(见图7)。大沽河沿岸的TP污染负荷依然最大,为(~)×104t,%,成为胶州湾陆源TP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大沽河陆源区与胶州湾陆源区的TP年负荷在时间上亦具有一致的变化规律,胶州湾陆源区TP非点源污染负荷量受到大沽河陆源区的重大影响。同样,2002—2004年东岸入海河陆源区的TP污染负荷下降速率也是最快的,而镰湾河陆源区的TP负荷仍呈上升趋势。研究认为,镰湾河陆源区TN、TP非点源污染负荷增加首先是因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形成与发展给该区带来了大量的人口涌入[31-32],使得农业人口带来的非点源污染负荷增加;其次是由于工业的发展,产业集群的形成加快[33],这势必会对该区的非点源污染贡献增加。图62000—-pointsourcepollutioninJiaozhouBayCoastalZonefrom2000to2013图72000—-、TP污染负荷空间变化特征图8、9分别是TN、TP非点源污染负荷在2000、2005、2009和2013年的空间分布。本研究涉及的非点源污染包含土地利用、农业人口和畜禽养殖业3大类污染源产生的总负荷。。整体而言,单位面积TN污染负荷具有“北高南低”的空间变化趋势。其中,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胶州市和莱西市,在2005年,胶州市达到研究期间的最大值(·km-2);而低值区主要位于黄岛区,且在2000年达到最小值(·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