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
学好物理要记住:最基本的知识、方法才是最重要的。秘诀:“想”
学好物理重在理解(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能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理解其适用条件)
A(成功)=X(艰苦的劳动)十Y(正确的方法)十Z(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最基础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最重要);每一题中要弄清楚(对象、条件、状态、过程)是解题关健
物理学常的复习和做题时注意思考、注意总结、善于归纳整理,对于课堂上老师所讲的例题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把老师的知识和解题能力变成自己的知识和解题能力,并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这样,同学们一定就能笑傲考场,考出理想的成绩!
⑤加速度a的正负含义:①不表示加减速;② a的正负只表示与人为规定正方向比较的结果。
⑥如何判断物体作直、曲线运动;
⑦如何判断加减速运动;
⑧如何判断超重、失重现象。
⑨如何判断分子力随分子距离的变化规律
⑩根据电荷的正负、电场线的顺逆(可判断电势的高低)电荷的受力方向;再跟据移动方向其做功情况电势能的变化情况
V。知识分类举要
α
F2
F
F1
θ
,也就说明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若用U-I曲线,则曲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若选用的是标有“ ”的小灯泡,电流表应选用0-;电压表开始时应选用0-3V量程,当电压调到接近3V时,再改用0-15V量程。
实验十一: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
U/V
I/A
o
V
A
R
S
[实验目的]: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实验原理]
如图所示,改变R的阻值,从电压表和电流表中读出几组I、U值,利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求出几组、r值,最后分别算出它们的平均值。
此外,还可以用作图法来处理数据。即在坐标纸上以I为横坐标,U为纵坐标,用测出的几组I、U值画出U-I图象(如图2)所得直线跟纵轴的交点即为电动势值,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即为内电阻r的值。
[实验器材]
待测电池,电压表(0-3V),电流表(0-),滑动变阻器(10Ω),电键,导线。
[实验步骤]
,电压表用3V量程,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
,调节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示数,记录一组数据(I1、U1),用同样方法测量几组I、U的值。
,整理好器材。
,用公式法和作图法两种方法求出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值。
[注意事项]
,电池的内阻宜大些,可选用已使用过一段时间的1号干电池。
,电动势会明显下降,内阻r会明显增大,,。因此,实验中不要将I调得过大,读电表要快,每次读完立即断电。
、U数据,且变化范围要大些,用方程组求解时,要将测出的I、U数据中,第1和第4为一组,第2和第5为一组,第3和第6为一组,分别解出
、r值再平均。
-I图线时,要使较多的点落在这条直线上或使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