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练习题.doc

格式:doc   大小:22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练习题.doc

上传人:莫比乌斯 2024/4/25 文件大小:2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练习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练习题 】是由【莫比乌斯】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练习题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学****必备欢迎下载学****必备欢迎下载学****必备欢迎下载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①点燃氢气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以免发生爆炸②CO气体有毒,处理CO气体时可将其点燃,转化为无毒的CO2 ③在盛O2的集气瓶中进行铁丝燃烧实验时,事先在集气瓶底部铺上一层沙子④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再通入氢气,以免浪费氢气⑤稀释浓硫酸的操作如右上图所示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⑤,,,,先在烧杯里倒入浓硫酸,,必须十分重视安全和环保问题。,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出现倒吸现象,,,,需要加入碎瓷片,。滴瓶用于盛放各种溶液,关于滴瓶中滴管的使用,,,,其中标签贴法有错误的是?,,,(括号内物质为杂质),(K2SO4):适量Ba(NO3)(CaCl2):(Zn粉):(O2):,现在要将该固体NaOH配制成较纯的溶液,、加适量BaCl2溶液、、加适量CaCl2溶液、、加适量Ca(OH)2溶液、、加适量盐酸、(NO3)2杂质的KNO3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的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的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的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的稀***,应尽量让溶液稀些,,,停止加热,,,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端流出,、,需将上面的塞子拿下(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使水没过沉淀,,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物质杂质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AKCl溶液I2酒精,萃取BKNO3K2SO4Ba(NO3)2溶液,过滤CCuCuO盐酸,过滤DCaCO3CaOH2O,(用CCl4为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塞上上口部的塞子,用一手压住分液漏斗上口部,一手握住活塞部分,,待分液漏斗中液体分层后,先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准备放出液体),,另用容器承接并保存上层液体二、、B、C、D四种物质的一些物理性质如下表。?ABCD分散到水中悬浊液无色溶液液体分层,且下层为无色油状液体无色溶液熔点/℃1452--/℃,回答下列问题:(1)若已知A与D不发生反应,且均不与水反应。①欲从A、D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D,需进行的操作:a溶解;b________(填操作名称,下同);c________。②上述a、b、c操作过程中均需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为________。(2)从B的水溶液中分离出B的操作名称为________。(3)从C与水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C,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B、C、D、E、F六种装置,如图所示。(胶塞、导管可自由选用)学****必备欢迎下载学****必备欢迎下载学****必备欢迎下载(1)写出①~④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相连接,制取并收集氢气时应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相连接。(3)做木炭还原氧化铜并检验生成气体的实验,应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相连接,检验气体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4)制取氢气并做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应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装置,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gSO4的KNO3固体提纯,并制得纯净的KNO3溶液,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1)操作①为________。(2)操作②~④加入的试剂可以为________、、。(3)如何判断SO42-已除尽,简述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多次沉淀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多次过滤,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________(填“严密”或“不严密”),理由是_____________。